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喜大普奔三十多天

喜大普奔三十多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7 16:20:15

睡前聊一會,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傳說李白看到崔颢寫的《黃鶴樓》一詩後感歎,“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題詩在上頭”。春和景明,大家出門踏青時,看見草長莺飛、花繁柳茂的時候,會不會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覺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是什麼讓我們變得“不善言辭”“不會表達”。

應該說,漢語博大精深,自成一體,在表達上有簡潔、生動,意蘊深長的特點。不說古詩詞,單說日常用語就是如此。比如,僅描摹笑聲,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噗哧”等之别,更不用說前仰後合的大笑、勉為其難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的分别了。可以說,多樣的表達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語言,不僅可以更好地說出個人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夠以百花齊放的語言,營造豐富多元的文化氛圍。

喜大普奔三十多天(哈哈哈換個說法)1

然而,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76.5%的受訪者感覺自己的語言越來越貧乏,主要表現在不會用複雜、微妙且精确的修辭,以及基本不會引用乃至創作詩句。比如面對爛漫春光,有人能在“紅杏枝頭”品味“鬧的春意”,于“拂堤楊柳”領略氤氲春煙。有人卻語竭詞窮,縱然美景悅目,也隻能停留在“哇塞”“筆芯”的簡單感歎。盡管衆人眼中的景色“遠近高低各不同”,但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誇張的語氣詞,看似個性實則雷同,既鈍化了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惰化了吐故納新的文化積累。

是我們的語言貧乏了嗎?其實并不盡然。無論從存量還是增量上來說,我們詞彙、句子、典故等語料的多少,可能并沒有太大變化。與其說語言貧乏,不如說是表達上的一種偏愛。語言嬗變的風向,也是時代發展的走向。互聯網時代争分奪秒,自然要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簡潔的表達。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讓同質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複制粘貼稱得上高效。網絡語言所創造的大量流行詞、新句式、新修辭,在簡化語言的同時也為其注入了鮮活的生命力和時代感。因此,古詩成語也好,網絡用語也罷,都是表情達意的方式,都蘊含着語言的力量。

可以說,沒有貧乏的語言,隻有單調的表達。語言的活力其實來自常用常新。在一個新詞彙層出不窮的時代,準确說出所思所想比不假思索套用流行詞彙,其實更有價值。當高興時,不再拘泥于“喜大普奔”,可以“春風得意馬蹄疾”,也可以“漫卷詩書喜欲狂”;當沮喪時,除了“人艱不拆”,亦可感慨“萬裡悲秋常作客”,長歎“問君能有幾多愁”。很多時候,網絡用語的風頭正盛隻是暫時的,真正擁有生命力的語言總會在時間的沉澱下大浪淘沙。隻有直面内心感受的差異化表達,才能生機勃勃、經久不衰,造就語言的經典。

喜大普奔三十多天(哈哈哈換個說法)2

更進一步看,身處網絡時代和自媒體時代,我們或許更需要“咬文嚼字”。一段時間以來,從教科書上的“姥姥”“外婆”的稱謂之争,到“遠上寒山石徑斜”“鄉音無改鬓毛衰”等詩詞的古音讨論,如今的語言生活空前活躍也空前複雜。在語言的吐故納新中,倒映着傳統與現代的激蕩、文化與生活的互動。如何對待語言、如何更好表達,其實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對待生活。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用豐富的表達去認清自我、認識生活,在創新與守正的辯證中感悟過去、探索未來,語言的河流就會奔騰不息,交流與溝通就能心心相印。

書是音符,談話才是歌。有人将去年的流行語編成了順口溜——命運共同盼錦鯉,眼神退群成杠精,小二官宣無佛系,教科書式怼巨嬰,如此改編不失俏皮, 令人莞爾。不妨多些真實準确的表達,少些刻闆枯燥的套路,領略語言的豐富多彩,品味生活的色彩斑斓。

這正是:好玩隻會笑哈哈,點贊習慣筆芯誇。莫到真心表達時,詞不達意陷尴尬。

各位晚安。

(文 | 盛玉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