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認識來自實踐”,我通過長期“自拉五當唱”即自拉自唱京劇五大行當:老生、青衣、花臉、老旦、小生等,從而加深了對“五大行當”演唱的理解和認識,新的理解、認識又加強了對“五大行當”拉唱的把握和發揮,防止演唱中“五大行當”串味、變味現象。
二百年來,京劇在無數藝術前輩的實踐中,形成了京劇“五大行當”演唱體系,他們互相關聯、互相區分、相互補充。
最為有趣的是這五大行當蘊藏着鮮為人知的衍變規律,我命名為橫向變生律,我在老年大學和我帶的學生中,給他們闡述過這一變生律:
青衣衍變小生、小生衍變老生、老生衍變老旦、老旦衍變花臉。
相鄰行當即青衣與小生、小生與老生、老生與老旦、老旦與花臉,他們關系最近,這相鄰行當最容易變味串味,相隔行當即老生、青衣、花臉關系最遠,相互獨立!形成了五大行當支柱。
最富特色行當小生和老旦,雖然是過度行當,他承前啟後,不可缺少,這兩個行當的建立才使五大行當渾然一體!小生是青衣和老生發音變化合成的,老旦是老生花臉變化合成的。
青衣小嗓(男旦為假聲)把小嗓的一半成分去掉,加入一半大嗓(真聲)成分變為老生發音,他的聲音中小嗓成分太大,顯得柔弱,缺少陽剛氣。大嗓成分太大,向老生發音靠近、串味,缺少青少年人物聲響;老旦最容易向老生發音串味(尤其過去很多老生演老旦、老旦又演老生)混淆了老旦和老生的發音規範。架子花臉的發音實際上是老生和銅錘發音的混合。
因為聲腔是聽覺藝術,很難用文字闡述清楚,這裡隻能從各個角度闡述,供演唱者參考借鑒,為了直觀便學,列表見下:
行 當 用 嗓 |
旦 |
小生 |
老生 |
老旦 |
花臉 |
用嘴位置 |
上嘴 |
全嘴 |
全嘴 |
後嘴 |
前上嘴 |
用嗓 |
小嗓 |
大小嗓 |
大嗓 |
強大嗓 |
大大嗓 |
氣和音量 |
小 |
較大 |
大 |
強大 |
很大 |
共鳴中心 |
頭腔 |
頭腔口腔 |
口腔 |
咽腔 |
鼻腔 |
音色 |
明亮 |
寬亮 |
洪亮 |
寬厚 |
渾厚 |
此外,五大行當演唱味道的不同主要是五大共鳴腔(頭、鼻、口、咽、胸)共鳴配方所緻,五大行當聲音配方表如下:
共鳴腔 行 當 |
頭 |
鼻 |
口 |
咽 |
胸 |
青 衣 |
5 |
4 |
3 |
2 |
1 |
小 生 |
3 |
4 |
5 |
2 |
1 |
老 生 |
(2) |
3 |
5 |
4 |
1 |
花 臉 |
1 |
5 |
4 |
3 |
2 |
老 旦 |
(1) |
2 |
3 |
5 |
4 |
注:
這五大行當發音中,老旦全面綜合了其他行當的發音成分:高音部分有旦角發音成分,中音有更多的老生發音成分,低厚音部分有花臉的發音成分。
老旦不同老生發聲,老旦多用後嘴發聲,他的音量比老生大,音色厚,用氣足,他的咽腔(包括鼻咽腔、口咽腔、聲咽腔)和鼻腔共鳴都比老生大。他的發聲介于老生和花臉之間,他的聲音比花臉更外漏,實際音量比花臉大(銅錘),由于花臉要突出鼻腔共鳴(這是銅錘發音的關鍵),所以他的口腔、咽腔、胸腔共鳴都要相對減少,否則掩蓋了鼻腔共鳴變成了架子花臉味道,缺少銅錘味道。
從聲樂角度研究京劇五大行當發聲方法,可以發現旦角張派、花臉裘派、他們的聲音豎,共鳴綜合,吐字适中,保證了聲美字美的美聲唱法;小生、老生、老旦發聲淺薄、直觀,共鳴局部聲音不太豎,用氣上中下不夠通暢,所以說他們是京劇的通俗、民族唱法。
來源:京劇名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