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來,母親的氣色和精神狀态,大不如從前。
畢竟是八十六歲高齡的人了,和同齡人相比,母親的身體還算可以。
我一直在想,這是不是父親泉下有知在保佑着母親呢?
人老了最是孤獨,由其是失去老伴的老人,他們内心的孤獨是我們很難體會到的,即使有兒女陪伴,那也是不一樣的。
在我家院子的角落總能看到幾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佝偻的背影,無論什麼天氣,隻要不下雨,就那樣呆呆的坐着,一坐就是一天。
隻要逢着好天氣,文化廣場上更是黑壓壓的一片,一眼望去,全是坐着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太,沒有喧鬧聲死氣沉沉的,那畫面仿佛跟世界靜止了一樣。
在董卿主持的節目《朗讀者》中,斯琴高娃聲情并茂的朗讀完賈平凹的散文《寫給母親》時泣不成聲。
她哽咽着說到:“我們一定要在父母活着的時候,好好的愛他們,好好的伺候他們,好好的哄哄他們,别太多的犟嘴,不然後悔來不及……”
這幾句發自肺腑的話,感動了無數人,我也是感同身受潸然淚下,是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我們可以,不顧一切不顧任何的角色形象,把真實的自己還原在她面前,可是我們沒有考慮她的感受。
她對我們的關心和疼愛,就變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唠叨,“天冷了多穿點”“早點要吃熱乎的,涼的傷胃”“有時間了歇會不好嗎?手機有啥好看的,成天看多費眼睛”“這麼晚了還不睡覺,熬夜會得病”“上班騎車慢點,别急着趕路,一定要注意安全”。她一天到晚都在替兒女擔心,常常是不厭其煩的叮囑。
“買啥新衣服,錢要省着花,我有衣服穿,别在給我亂花錢了”“剩下的我吃,糧食不能浪費,倒了太可惜”“有什麼好轉的,上了一周班,有時間趕緊好好歇歇,不用陪我”“我一個人挺好的,你們别惦記”……
這些是母親對我常說的話,她一直是在為我們考慮,從不考慮自己。
人老了就變成老小孩了,有時任性有時還特别倔犟,潛意識裡總是想如何不給兒女添麻煩,不拖累他們。
于是好些事情怕麻煩兒女,便說:“你忙你的,我自己随便對付一口,有饅頭呢吃點就成”“我自己可以,你不管幾件衣服我一會就手洗了。”
母親愛幹淨,又特講衛生,她能自己幹的事從不麻煩我們。有時我們開玩笑說,要兒女就是用來麻煩的,再說了你還能麻煩我們多久?
玩笑歸玩笑,說這話時我心裡挺不是滋味的。
是啊!畢竟母親年歲已高,能這樣為母親操心,是我的福氣,因為我還能擁有這樣的一種幸福,讓我去享受做女兒的快樂。
我隻想在她的有生之年,讓她老人家過得高興,讓我不在心留遺憾。
總想着隻要天天陪着父母,讓他們吃好穿好就是盡了孝道,其實,未必是這樣的,隻有真正走進他們内心,聽他們所想,念他們所需,遵循老人的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讓他們生活的舒心自在安逸,這樣才是孝順。
“媽,你今天真漂亮!真精神!越來越年輕了!”這是我對母親說的最多的話。看的出,母親聽到這樣的贊美,她心裡是愉悅的,幸福的,也是甜蜜的。
因為,她臉上燦爛的笑容說明了一切。
你若安好,我便晴天。
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人,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在,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去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經長大,你還未老,我有能力報答,你仍然健康。
我不敢想像有一天母親終究也要離開我,那時的我将如何面對……
我隻想讓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好讓我多陪陪她,哪怕多一天也好。
我隻想把實實在在擁有她的每一天,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過好,我也不止千百次上萬次的從心裡祈禱祝願!
祝願母親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