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現形記還是值得讀?胡适之曾寫道:讀過《官場現形記》的人,總都感覺這書寫大官都不自然,寫作雜小官卻都有聲有色,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官場現形記還是值得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胡适之曾寫道:讀過《官場現形記》的人,總都感覺這書寫大官都不自然,寫作雜小官卻都有聲有色。
其實這到現在都是個沒有解決的問題,前兩年風行一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名字起得讓人拍案叫絕,居然過了審核一關,真實可敬可佩。劇中描寫高官談笑之間動辄掄動大詞兒,看得我老覺得不自然,心底下有個疑問:這個編劇是不是真有生活,還是純編造的呢?
二月河的《乾隆皇帝》裡和珅有一次斥責劉全:無論做什麼事,都得心裡存着忠孝的心思,做着忠君愛國舉止,才能不出毫漏。後面馬上給了個榜樣看:第五卷《奸和珅一石投三鳥 晦國泰密室計對策》一回中,巨貪山東巡撫國泰對自己貪污行徑如此“補過”:
“-------如今江浙銀貴錢賤,我們山東銀價低,過後倒換一下都換成錢,再兌成銀子,今年看來又是十成大豐收,報幾個災府,好歹也能補上幾十萬的虧空。二百來萬銀子,幾年就填平了。”
打算是個好打算,關鍵是有很強的的可操作性,可下面的一句收束厲害,真真算得上曲終奏雅:“——我就是退老東山,總算無愧朝廷、不慚此生了。”
這是多高的覺悟!正氣凜然莫過于此了吧。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神來之筆在所多有,此番答對算的一處。
紅樓高層人迹罕到,多受雷霆雨露,對我輩小民卻是風雨不進的地方,寫小官佐吏入神方有味道,寫高層官長能如此襲貌盡能稱作手了。
誰說與時俱進,看當今電視劇能趕得上人家清代官員這等覺悟的,也就一個高育良書記。
單說高玉良書記,真是近年來少有的出彩角色。這個劇的瑕疵也有,也許是創作者的水平所限,作者給的高書記的人設是一個知識淵博高級知識分子官員,愛好博雅。這倒也符合高書記的談吐,可是劇中給出的幾個設定未免有些“不自然”。一省之長,為自己的孩子謀福利,項目竟然是一個娛樂城,這未免有些太過小瞧人民群衆的智商。高書記喜歡有知識的女青年,談論明史,評判的文本标準卻是一本落後了二三十年的科普讀物《萬曆十五年》,劇中設定,高書記前妻可是曆史學者啊,這十幾年的床頭風吹的,太不夠了。
最讓人感覺有後現代風格的是堂堂省級幹部的會議室裡,竟然請陳老同志來了一場配樂回憶朗誦黨課,這一節看得我渾身不自在。這到底是小瞧天下百姓啊,還是愚弄體制風水?說實話,這斷斷比不得官場現形記裡的講理學官場崇節儉的十九回,其中的各位同志皆有安排的對話,言辭明暢,筆無藏鋒,看起來痛快極了。由此改編的電視劇也是水平好,嚴順開的表演比高育良書記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清末流行小說,失意文人斷了科舉門路,紛紛把筆墨當成了謀生的本事,寫作小說成了職業,據研究清末小說盡管成就寥寥,數量卻極多,連梁啟超這樣的古文大家都下場子親筆做起來小說了,可以說清末小說成了熱潮。李伯元一代作手,報紙同時多部連載,卻對自己這部小說并不滿意,“未作《官場現形記》之先,覺胸中無限蘊蓄,可以借此發抒,迨一涉筆,又覺描繪世情,不能盡肖,頗自愧閱曆未廣,倘再閱十年而有所撰述,或可免此弊矣。”
現在看舊小說,幾乎對情節并沒有什麼期待,而當時的世情人物卻對我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時間過去了,人卻代代無窮已,年年隻相似。李伯年自覺地世情不能盡肖,我輩看來卻饒有滋味,尤其與當下觀照,更是覺得先生筆墨不凡。
真實是最能感動人的,如果隻是真實的名義,那麼諷刺手法比造作歌頌無疑更加的高明。《人民的名義》小說還不如電視劇精彩,而《官場現形記》還是值得一讀再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