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開展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

開展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1:43:44

很多企業目前還不清楚高企如何申報,經過多日的整理,我将如何申報高企分享給大家。為什麼大家看了高企的申報流程以及申報要求,都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做起呢?那是因為你隻做了表層理解,沒有做到邏輯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什麼叫做表層理解,什麼叫做邏輯理解。所謂的表層理解,就是大家在理解的過程中,隻看到了已知條件的理解,就好比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要求的八大必要條件:

(一)企業申請認定時須注冊成立一年以上;(二)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産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産權的所有權;(三)對企業主要産品(服務)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範圍;(四)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五)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2.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内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六)近一年高新技術産品(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七)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應達到相應要求;(八)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内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嚴重環境違法行為。

初看這些條件大家覺得這很好理解,也很好判斷,去到一家企業,将這些條件一一排查清楚,但接下來呢?是不是有一種一籌莫展,一頭霧水的感覺。

那是因為我們隻看到了表面的已知條件,隻做到了表層理解。我們要學會理解這些已知條件跟高企的聯系。現在我們來講一講何為邏輯理解。我們要明白完成一份高企,需要完成哪些邏輯的生産呢?我這裡提出一個邏輯生産,是因為這是一個從已知條件,推導成一個個符合高企申報的材料的生産過程。

(1)高企需要進行研發費用歸集工作已知條件:企業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總和。(這個是企業的年報中可以提現的,研發費用是在管理費用中的一部分,具體的數額需要審計公司對企業的各項材料審核得到,一般來說管理費用的80%看作研發費用,可以做一個初略的判斷。)

推導過程:知道了企業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總和,要做哪些工作呢?高企的主要審查方向就是審查研發過程。研發費用是研發過程中的重要數據材料,所以研發費用是高企的重要審查對象,因此高企必須要出具三年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

那麼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是審計什麼内容呢?難道隻是對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總和審計嗎?答案是不完全是,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總和隻是一部分的審計工作,最重要的是,這三年中的每一年,費用花在哪些項目上?就是說明白點,你說你做了研發,那麼研發費用都花哪裡去了?花在哪個項目上去了。這就是一層邏輯結構。由三年的研發費用總和與每一年的研發項目産生邏輯關系,将總和分配到每一年的研發項目所需要的研發費用上去,這就是研發費用歸集工作。舉個例子2018年研發費用140萬元,2019年研發費用170萬元,2020年研發費用210萬元。

那2018年研發費用140萬元,是由“RD01:高耐熱性橡膠輪胎,RD02:一種環保型流平劑,RD03:新型車輛傳動總成機構”三個項目構成,那麼RD01、RD02、RD03就占據了2018年相應的研發費用,比如RD01占據了2018年的研發費用40萬元,RD02占據了2019年的研發費用50萬元,RD03占據了2020年50萬元。

那是不是說RD01的研發費用就是40萬元呢?這不一定,RD01可能就是40萬元,它從2018年開始,結束于2018年,那麼它就是40萬元的研發費用,如果RD01它的研發周期跨越多個年份,那麼它就有可能在2年或者3年内産生研發費用,導緻它的費用超過40萬元。同理,後續的RD也是一樣的推導過程。所以除了研發費用的分配工作之外,我們還有一個時間邏輯需要加入到裡面來。就構成了以下的邏輯關聯。

開展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高新技術企業培訓課程詳解)1

一般做高企的工作人員,做到這個程度的研發費用解讀就可以了。但這并非研發費用的最終形态,因為每一個項目的研發費用需要具體到明細,如下圖所示:

開展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高新技術企業培訓課程詳解)2

這是研發項目中的研發費用拆解的最終形态,也是審計公司需要審計的最終形态,那是不是都是由審計公司來完成這塊工作呢?理論是的,隻是有一個内容需要我們提供,就是研發人員的情況,所以在我們的邏輯關系中,需要添加研發人員的情況,這樣我們再來看研發費用歸集中,形成的完整的邏輯關系圖。

開展了高新技術企業培訓(高新技術企業培訓課程詳解)3

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了,需要提供哪些材料給審計公司,才能讓對方最快地做出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出來。在5份專項審計報告中,隻有這份研發費用審計報告是需要中介配合來出具的,其餘的近三年年度審計報告以及高新技術産品收入審計報告都是由企業與會計事務所之間審議決定。

這就是邏輯理解。我們來回顧下,我們先要明白已知條件是什麼,分别對應的轉化結果是什麼?我們需要做哪些内容的判斷?說到這裡,肯定有小夥伴會問,那研發項目又是如何分的呢?總不能随意分研發項目名稱吧。又有什麼邏輯關系呢?它的分配會對接下來的材料産生哪些影響,分幾個才合适呢?分多了會怎麼樣,分少了又會怎麼樣?這些研發項目的該怎麼去描述呢?我們會在接下來的課程中一一解答。

2023年高企申報在即,我們會加快培訓内容的步伐,将更多有價值的内容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多多分享我的作品,讓更多想學習,想了解項目申報以及高企申報内容的朋友們參與進來,謝謝大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