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冬季來臨,人們就會想到“冬補”的代表性食物——羊肉。羊肉富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和鈣、鐵等成分,甘而不膩,具有補腎壯陽、暖中祛寒、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因此,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圖源 |搜狐網
中醫上認為,羊肉性溫、味甘,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肝明目、健脾健胃、補肺助氣等功效。《名醫别錄》記載:“(羊肉)味甘,大熱,無毒。主緩中……虛勞寒冷,補中益氣,安心止驚。”寒冬吃羊肉可暖中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
雖然羊肉很好吃,但在食用過程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四點:
不宜與醋同食
圖源 | 全民大健康拍攝
醋中含有醋酸、乳酸、琥珀酸等多種有機酸,其性酸溫,有消腫活血、殺菌等作用,與寒性食物配合效果較好,與羊肉這類溫熱食品相配則不宜。
肝炎病人要少吃
圖源 | 全民大健康拍攝
羊肉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肝炎患者大量攝入羊肉後,不能全部有效地分解、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從而會加重肝髒的負擔。
吃過羊肉後禁茶
圖源 | 全民大健康拍攝
茶水是羊肉的 “克星”,吃羊肉後喝茶,會産生鞣酸蛋白質,使腸道的蠕動減弱,大便的水分減少,進而誘發便秘。
陰虛火旺者不宜多吃
圖源 | 全民大健康拍攝
冬季幹燥,加之羊肉性偏熱,所以陰虛火旺者不宜多吃羊肉。此外,外感實邪發熱時也不宜食用羊肉,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發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