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克己複禮的含義

克己複禮的含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3 20:15:21

克己複禮的含義?顔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管理好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的大道上來,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是靠别人嗎?”,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克己複禮的含義?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克己複禮的含義(克己複禮為仁)1

克己複禮的含義

顔淵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管理好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的大道上來,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是靠别人嗎?”

顔淵又問:“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途徑。”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事不聽,不合禮的事不言,不合禮的事不做。”

顔淵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這些話去做。”

(孔子是因材施教,對顔淵這麼解釋仁,對别的弟子,真不一定)

---------------------------------------------------------------

所謂仁,是本心的完整無缺的德行。克,戰勝。己,指個人的私欲。複,返回。禮,天理的節制和文飾。為仁,即努力使心的徳行完整。

人類天生便已具備完整的德行,其中沒有不符合天理的,但也會被人欲所破壞。所以追求仁的人,必須有能力戰勝人欲而返回到禮,那樣事事就會都是天理,而本心的德行就又完整地存在于“我”這裡了。

歸,意思是歸附。孔子說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就都稱許他的仁,這是在極力強調仁的效應迅速并且極端的巨大。孔子又說“為仁由己”,不是别人所能幹預的,這是又看到了機會在我自己而并不困難。天天“克己",不覺得困難,就會把私欲消除幹淨,使天理流行,從而仁也就用之不竭了。

程子說:“不符合禮的地方就是私意。既然是私意,如何能得到仁?必須是克盡自己的私意,都歸于禮,才能是仁。”又說:“克己複禮,就事事都是仁,所以說‘天下歸仁”。

謝良佐說:“克己,必須從個性偏頗難克的地方克去。”

顔淵聽了夫子的話,對于天理人欲之際,己經明白了,所以不再有所疑問,而直接請問具體的條目。非禮的,是自己的私欲,是禁止之辭。這是人的天心有可能為主,而戰勝一己之私歸複于禮的轉機。戰勝了私,那麼一舉一動沒有不合乎禮的,而日常生活之間,也就沒有不是天理在流行了。

事,就是“事事”的“事”。請事斯語,顔子心裡已經領會了這個理,又自知自己的力量能夠做到,所以直接作為自己的責任而不疑惑。

程子說:“顔淵問克己複禮的條目,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條是身體的動作,是發自内心而表現于外部,用外部的制約來養護内心的。顔淵決心按這話去做,以此去達到聖人。以後那些學習聖人的,應牢記在心而不要忘記。我也借此做了幾句箴言以自我勉勵。其中《視》是:“心啊本體空虛,應接事物沒有痕迹。把捶它有個要領,看與不看是個原則。事物交會在眼前,心就跟着變遷。外面有所制約,為的是安定内心。戰勝私欲複歸禮制,久而久之就會誠意在其中。

《聽箴》說:人有禀賦,根本在于天性,知識的引誘,物質的熏染,導緻人們失去本性。多麼高明啊那些先覺者,知道目标何在因而志向堅定。抵制邪念保持真誠,不合禮制的不要去聽。”

《言箴》說:人心的動作,借言語表現出來。一開始就禁止浮躁和輕率,内心就會甯靜和專一。況且語言是個樞機,可以引起戰争也可以導緻友好。吉兇榮辱,全由言語感召。輕率會走向妄誕,煩瑣會出現支離,自己放肆别人就會抵制,出言悖理就會引來反對。不合規矩的就不是正道,對這個訓辭要慎重對待啊。

《動箴》說:“哲人洞察事情的轉機,真誠貫徹于他的思慮。志士磨練自己的行為,操守表現于他的處事。順從天理就從容自在,放縱人欲就處處危機。緊迫之時也要戰勝雜念,始終要戰戰兢兢自我修持。習慣會成就本性,共同奔向聖賢的領域。”

這一章的問答,是傳授心靈法門的切中要害的言論。不是極端英明就不能洞察它的微妙深奧,不是極端剛健就不能達到它要求的決心。所以隻有顔子得以聽到,也是所有求學的人不可以不勉勵的。程子的箴,發揮闡明得非常親切,求學者尤其應當深刻體會。

------------------------------------------------------------

1.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顔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集注》:仁者,本心之全德。克,勝也。己,謂身之私欲也。複,反也。禮者,天理之節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于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複于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複全于我矣。歸,猶與也。又言一日克己複禮,則天下之人皆與其仁,極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又言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預,又見其機之在我而無難也。日日克之,不以為難,則私欲淨盡,天理流行,而仁不可勝用矣。程子曰:「非禮處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須是克盡己私,皆歸于禮,方始是仁。」又曰:「克己複禮,則事事皆仁,故曰天下歸仁。」謝氏曰:「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将去。」目,條件也。顔淵聞夫子之言,則于天理人欲之際,已判然矣,故不複有所疑問,而直請其條目也。非禮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辭。是人心之所以為主,而勝私複禮之機也。私勝,則動容周旋無不中禮,而日用之間,莫非天理之流行矣。事,如事事之事。請事斯語,顔子默識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勝之,故直以為己任而不疑也。

程子曰:「顔淵問克己複禮之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于外所以養其中也。顔淵事斯語,所以進于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

其視箴曰:『心兮本虛,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為之則。蔽交于前,其中則遷。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複禮,久而誠矣。』

其聽箴曰:『人有秉彜,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其言箴曰:『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内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兇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其動箴曰『哲人知幾,誠之于思;志士勵行,守之于為。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愚按: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緻其決。故惟顔子得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發明親切,學者尤宜深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