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書六禮”是我國傳統的婚俗禮儀。“三書”是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指的是 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過程中的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六個禮法。

“三書六禮”的傳統婚俗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據《禮記》記載:“昏禮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禮 采納、問名、納吉、納征、請期,皆主人筵幾于廟,而拜迎于門外,入,揖讓而升,聽命于廟,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由此可見,這項禮俗曆史之悠久。
聘書:就是訂親的文書,指的是男女雙方在訂婚的時候男方給女方的書柬(表示對女方的尊重);
禮書:在過大禮的時候的時候所用的文書,文書中列明過大禮的具體物品和詳細的數目;
迎書:顧名思義,迎書就是男方在迎娶新娘的時候交給女方的文書;

納采:男方向女方提親,男方需要送有吉祥意義的禮物給女方,數量大約在三十種左右,在送禮物的時候女方會向媒人打聽男方的情況(提親);
問名;女方接受了男方的提親以後,将帶有女兒生辰八字和姓名的庚帖傳給男方(讨八字);
納吉;又稱過文定,男方在收到女方的庚帖後,會請專門的算命先生看看雙方的八字是否相合,有否相沖相克,如果一切順利這門親事基本上就定下來了(合八字);
納征:又稱為過大禮,在婚前十五天至二十天左右進行這個流程,指的是男方選定良辰吉日,将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方家裡(下聘);
請期:又稱乞日,指的是男方擇定結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方的同意(送日子);
親迎:在結婚當天,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裡迎娶新娘,就類似于今天的娶親(婚禮)。


古代的結婚程序體現着封建的禮法,很難被現代人全盤接受。雖然現在的結婚儀式和古代大不相同,但是三書六禮作為古代的婚姻禮儀,我們中華兒女還是應該了解一下的。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中華民俗常識、禮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