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烏克蘭危機是普京的一步棋

烏克蘭危機是普京的一步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6 04:40:46

烏克蘭境内四個州準備決定公投加入俄羅斯,肢解噩夢已經開始要上演了麼?普京講話預告被删除,接下來的戰争動員不容小觑,一場即将席卷整個歐洲的風暴正在開始醞釀起來。

根據俄新社報道稱,在當地時間9月20日,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地區和紮波羅熱地區分别宣布将會在9月23日至27日舉行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公投。雖然此前就有消息稱上述地區要舉行加入俄羅斯的公投,但并沒有得到證實。而現在是頓巴斯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赫爾松州以及整個紮波羅熱被俄軍控制的地區要啟動公投,毫無疑問,他們已經做好了加入俄羅斯的準備。雖然,相關地區“領導人”一再強調會根據公投結果來決定是否留在烏克蘭境内,但考慮到他們既然都選擇宣布要進行公投,毫無疑問,這四大州的大部分人在基輔方面眼中就是“烏奸”,而烏克蘭怎麼對待那些叛徒,其實他們心裡都非常清楚,因此這次公投的結果必然會是這四個地區全部加入俄羅斯聯邦,成為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

烏克蘭危機是普京的一步棋(烏克蘭四州決定公投入俄)1

對于烏克蘭境内四個州的公投行動,俄羅斯自然是表示支持和認可。西方媒體指出,一旦公投結束之後,這些地區都将會成為俄羅斯的“領土”,雖然這一決定不會得到美西方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認可,但如果烏克蘭以及其他國家對該地區進行攻擊,那麼則等同于對俄羅斯直接宣戰,所引發的嚴重後果其實是可以預料到的。而對于這四大地區的公投,烏克蘭方面也強勢回應:無法接受和不會認可。基輔政府已經發出了明确的警告,即使進行公投加入俄羅斯,也改變不了其屬于烏克蘭的事實,最終這些地區都将會被烏克蘭政府軍全部解放,烏克蘭也最終會收複包括克裡米亞半島的全部領土。似乎是為了印證基輔政府所言非虛,烏軍在四州宣布公投消息之後加強對頓巴斯地區的攻勢行動,兵鋒直指利西昌斯克。

烏克蘭危機是普京的一步棋(烏克蘭四州決定公投入俄)2

不過,外界注意到俄羅斯國内在公投消息傳出之後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俄總統普京講話推遲發布,這是否會直接影響到本次公投結果呢?在9月20日,俄羅斯官方媒體發布了普京即将發表講話的預告。然而,俄羅斯人經過兩個小時的等待,發現普京并未講話,而預告也被俄羅斯媒體删除了。有分析人士指出,普京選擇推遲本次演講似乎是為了不過度刺激西方,從而導緻局勢的惡化。畢竟在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的特别軍事行動之後,西方絕大部分國家都認為俄羅斯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吞并烏克蘭,實現全面西擴的目的,現在烏克蘭四地同時舉行公投,似乎也意味着俄羅斯真的打算慢慢肢解烏克蘭,最終實現全面吞并烏克蘭的目的,所以普京認為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去刺激西方,從而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情況。

烏克蘭危機是普京的一步棋(烏克蘭四州決定公投入俄)3

而在9月21日,俄總統普京面向全國發表了電視講話,說出了一句讓整個西方都震動和惶恐的言論,俄羅斯要開始進行“部分戰争動員”了。據了解,部分戰争動員指在有限的區域内調動有限的作戰力量,去進行戰争或者其他軍事行動。不同于關乎生死存亡的戰争總動員,部分戰争動員表明這個國家當前所面臨的軍事問題有一些棘手,但并非完全無法解決,所以才需要通過動員來解決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普京也在講話中特意強調,此次“部分戰争動員”主要針對一些有過相關軍事經驗的人員,比方說退役軍人或者精銳的預備役部隊。而按照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的話來說,俄羅斯這次将會征召30萬的作戰部隊,而這個數字是當前在烏克蘭戰場俄軍一線作戰部隊的3倍。

烏克蘭危機是普京的一步棋(烏克蘭四州決定公投入俄)4

雖然這次俄羅斯在俄烏軍事沖突中出現了不少的損失,總兵力折損超過5000人,但這對于俄羅斯而言并不是傷筋動骨,充其量隻能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損失。而從官方數據來看,俄羅斯依然擁有全面壓制烏克蘭的優勢,除非北約直接派遣作戰部隊進入烏克蘭,幫助烏軍與俄軍作戰,否則俄羅斯沒理由打不赢。可普京這次選擇“部分戰争動員”似乎也在暗示一場席卷歐洲的風暴正在醞釀。有西方軍事專家結合戰場情況分析之後認為,普京如此興師動衆的主要目的似乎不是烏克蘭,而是烏克蘭背後的美國和北約。本次俄軍在哈爾科夫戰場失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兵力缺乏,現在俄軍直接征召30萬作戰部隊,讓烏克蘭和北約明白不是俄軍不敢打,而是俄軍不想打。

普京也明白如果還不展示俄軍真正的實力,那麼北約将會繼續拱火烏克蘭局勢,甚至會直接出動部隊介入這場軍事行動,到時候俄軍的損失還會更大,所以倒不如趁現在以摧枯拉朽之勢直接打垮烏軍,獲得沖突的勝利,把烏克蘭打服,把北約打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