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一葉而見森林,觀一鄉而知生态
此前的名著導讀中,我們走進了梭羅的《瓦爾登湖》,一起感受了這部著作的魅力,在其中,我們領略到了自然之美,而這部書也喚起了人們對于自然環境保護的重視。而有另一部著作,被認為“是一部堪與《瓦爾登湖》比肩的自然主義文學傑作”,這就是《沙鄉年鑒》。
《沙鄉年鑒》其書
《沙鄉年鑒》是美國“生态倫理之父”奧爾多·利奧波德最重要的著作,書中凝聚了他對自然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對環境生态深刻的思索。《沙鄉年鑒》文筆優美、思想深刻,其影響力甚至可與梭羅的《瓦爾登湖》相媲美。作為自然文學的典範,這部著作被譽為土地倫理學開山之作。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将它評為“20世紀自然寫作領域十大好書之一”。《芝加哥論壇報》贊譽它:“近幾年出現的最美好、最溫暖人心、最重要的自然主義作品之一。”
全書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第一人稱“我”講述與家人在“木屋”生活時,一年之中對自然的觀察與見聞。第二部分以散文随筆的形式,描述了美國威斯康星、伊利諾斯等地的自然生态風貌。第三部分明确提出了作者的理論觀念“十地倫理’與“生态學”。作者用“共同體”概念總結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關系--一個緊密關聯、不可分割的整體。長久以來,人類文明中的“倫理”主要處理人與人的關系,而缺少一種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倫理觀。我們應該建立起一種“生态學”意識,以重新審視和處理人與自然的倫理關系。
《沙鄉年鑒》完稿于1941年,卻直到作者去世後的一年(1949年)才得以出版。當時正值二戰後的經濟複蘇時期,為了發展經濟,人類将掠奪的雙手伸向了大自然。在當時,“土地倫理”和“生态學”對人們來說,還是兩個陌生的概念,因此,《沙鄉年鑒》在問世之初并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直到20世紀60年代,破壞環境所造成的惡果顯露出來,人們才不得不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沙鄉年鑒》以其超前的指導意義。時時警醒着人們,生态關乎全人類的命運。書中的真知灼見,直至今日,仍然給我們重要的警示和啟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