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2022的國慶檔竟是憑張譯一己之力,撐起了一片天。
雖是玩笑話,但也不是毫無道理,因為今年确實隻有一部《萬裡歸途》在前頭領跑,而張譯又是主演中最出彩的一個。
該片講述的是中國同胞們在大使館官員宗大偉(張譯飾)等人帶領下撤離戰亂區的故事。
戰争來得毫無征兆,槍炮侵襲下,生命宛若草芥,彈火紛飛時,無一人能幸免。
危急時刻,宗大偉等人臨危受命,組織參與撤僑行動。
他們要面臨的,不僅僅是叛軍的炮火,還有前方看不到盡頭的荒漠,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命喪他國。
面對這般情形,宗大偉本已尋到歸路,可先行回國與懷孕的妻子團聚,但見國人處于危難之中,他未有絲毫的猶豫,轉身逆行,要将所有同胞救出。
危難當頭時,唯有英雄願逆風而行,迎難而上。
他們或許沒有戰狼那般高超的武力值,也無超級英雄的逆天能力,但他們有一顆無畏的心。
張譯等一衆主演将愛國主義精神和心中的堅毅信仰體現得淋漓盡緻。
如此佳片,能得國慶檔票房冠軍完全是實至名歸。
而在片中有出色演繹的張譯也配得上觀衆的贊譽。
這早已不是張譯第一次用演技來征服觀衆。
被圈内人譽為戲瘋子的他,曾用十年來沉澱演技,以成百億影帝。
他也曾是籍籍無名的龍套,但他能用一份堅持來完成逆襲。
說實話,張譯并沒有一張明星臉,小眼睛長驢臉,五官組合到一起隻能用平平無奇來形容,放到看臉的娛樂圈裡,可能連中等都排不上。
就是這樣的張譯,偏要去當演員。
一開始是癡迷于話劇,并因此參軍,加入北京軍區政治部戰友話劇團。
1997年到2006年,張譯在話劇團度過9年時光,轉眼間已經28歲,在此期間,他演過不下兩手之數的話劇,也在不少電視劇中跑過龍套,但始終沒等來出頭之日。
記得他在一則采訪中講過,以前在《喬家大院》跑龍套時,導演好意對張譯說:“28歲前還沒混出來,就洗洗睡吧。”
不怪導演太直白,人家也說得實話,混了這麼多年還是龍套,基本很難等來走紅的契機了,再加上張譯那太過平凡的長相,讓其戲路不寬,想演個帥氣男主基本是沒戲。
聽導演這樣講,張譯頓時有了危機感。其他人受此打擊指不定就轉行了。
但張譯沒有放棄,而是在認真尋找機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8歲這一年,他等來了《士兵突擊》。
為了拍這部戲,張譯不惜轉業,最後如願以償演到史今一角。
說實話,當初的史今演得并不算完美,因為是張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做主演,很多地方表演痕迹都過重。
但該角依舊很出彩,即使放到今天,史今的退伍也是不少影迷心中過不去的坎兒。
這一次,張譯賭對了。
《士兵突擊》一經播出立馬霸榜各大頻道,成了當之無愧的黑馬劇。
但可惜,張譯并沒有因此大紅大紫。
《士兵突擊》成就了王寶強和陳思誠,卻沒有成就他,張譯隻算是混了個臉熟,但好歹找對了發展方向,之後演幾部軍旅劇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還悄悄拿了不少獎。
張譯就是屬于厚積薄發型的演員,在過程中不斷錘煉演技,等待着一鳴驚人的機會。
像他這種靠演技吃飯的演員,大多有兩種結局:1、默默作配,成就老戲骨之名,以演技為影視事業做貢獻。2、等來幾部出圈的作品,突然走紅。
大多數老戲骨都是第一個結局,張譯卻是個意外。
從《北京愛情故事》開始,他的演繹生涯就開始走上坡路了,相信大家對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石小猛至今還影響深刻。
張譯就是能将每個配角都演到出彩,慢慢到演什麼像什麼的境界。
觀衆們也逐漸喜歡上了這名實力派演員。
等到張譯做了《雞毛飛上天》的主角,他的事業也如劇名一樣飛上了天,之後連拍數部大劇,《紅海行動》、《金剛川》、《懸崖之上》。
有主旋律的地方就有張譯,有演技的地方就有張譯。
而這些流量與名聲,也是他用敬業二字換來。
演《一秒鐘》時,為符合逃犯的形象,他46天暴瘦20斤,在42度太陽底下曬到脫皮。
拍《懸崖之上》時,為快速進入狀态,赤身裸體于雪地中拍攝,并要求真電擊。
如此演員,配得上戲瘋子之名。
百億影帝,亦是實至名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