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一開頭,曉七想提醒一下諸位讀者,本文講的是《婆婆來了》原著小說的劇情,不是電視劇,請别搞混淆了。
之所以要強調這點,是因為劇版《婆婆來了》跟原著的結局有很大的差别。說白了,就是劇版在改編的時候,為了方便過審,做了美化,搞了一個大團圓式的結局,《雙面膠》也是如此。
在劇版裡,女主何琳生下了一個兒子,原諒了給自己造成了不少傷害的婆婆,去尋找患了老年癡呆症的婆婆,接回了婆婆,一家人其樂融融。
除此之外,何琳的閨蜜劉小雅也得到了好的結局,離不開兒子的單親媽媽也就是劉小雅的婆婆終于接納了劉小雅這個兒媳婦,主動退出了他們的生活。
然而,在原著裡,何琳與劉小雅這對閨蜜的結局都不好,一個離婚了,一個丢了性命,讓人唏噓。
讀《婆婆來了》原著的時候,看到何琳為母則剛,為了不再讓女兒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也為了擺脫王傳志吸血鬼式的原生家庭,精心謀劃離婚,奪回自己的陪嫁房,拿到了王傳志拿夫妻共同财産購買卻被婆家人一直惦記的另一套房子的劇情的時候,曉七很想給何琳點一個贊。
要不是何琳選擇離婚,她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劉小雅。
1
先來認識一下劉小雅,了解一下她悲劇式的愛情和婚姻。
劉小雅是何琳的閨蜜,但兩個人家境有很大差别。劉小雅雖然是北京本地人,但是家境不好,父母均為下崗工人,忠厚老實,收入卻不多。好在,女兒劉小雅有出息,有了工作,可以幫到家裡。
劉小雅在一家酒店工作,從服務員做到大堂經理,在讀成人大專,在當時收入已經很不錯了。
劉小雅的男人叫作方鴻俊,是一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海龜,與劉小雅相識相愛,可是,兩個人的婚事遭到了方鴻俊的母親強烈反對,不為别的,隻因單親媽媽把兒子看得太重要了,離不開兒子,把兒媳婦當作了跟她搶兒子的敵人。
盡管劉小雅一而再、再而三地釋放了善意,又是掏錢買房把婆婆接過來一起住,又是上交工資卡,又是對婆婆的無理要求再三忍讓,想讓婆婆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自己不是來跟她搶兒子的,婆婆隻是多了一個女兒。
可是,方鴻俊的媽媽戀子情結太重,根本不會改變,也不會接納劉小雅,婆媳矛盾越來越嚴重。更麻煩的是,方鴻俊說得好聽點叫作孝敬,說得難聽點就是媽寶男了,總是偏向自己的母親,也讓媽媽的氣焰更加嚣張。
最終,劉小雅崩潰了,被誣陷精神異常後,從醫院跑了出來,回到家裡跟婆婆大吵了一架,從15樓一躍而下,為自己被愛情沖昏了頭腦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2
何琳不知道這是與小雅最後一次聊天共同詛咒婆婆無限同情自己,也不知道兩個星期後與這個神神道道的鮮活生命從此相隔陰陽兩界,否則一定說勸慰她的話,繼而讓她快刀斬亂麻:婚姻也許是陷阱,但不是宿命,是可以選擇的。
何琳明白了這個道理,也明白自己的婚姻已經無可救藥了,隻因她跟劉小雅一樣,嫁錯了人。
方鴻俊是一個媽寶男,不敢為了妻子忤逆含辛茹苦二十多年把自己撫養長大的寡母,由于他在處理婆媳矛盾的時候天平嚴重失衡,站在了母親這邊,才讓他的母親欺負兒媳婦的底氣更加嚣張,反正他們母子一條心,她就沒啥好顧慮的。
正如《知否》裡盛明蘭所說:“婆媳事,歸根結底是夫妻事。如果丈夫的心跟明鏡似的,就沒有那麼多事了。”
可是,無論是方鴻俊還是王傳志,他們的心都被孝道籠罩了,根本拎不清,無法調和婆媳矛盾。
如果女人結婚之後遇到了婆媳矛盾,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找婆婆吵架,而是去找男人,逼他解決問題。你會跟他媽成為一家人,是因為他,那麼,他就責無旁貸,必須處理好你們之間的關系,如果他做不到,或者壓根沒這意識去做,隻能說明一點,那就是你嫁錯了人了。
嫁錯了人,那麼,你再怎麼努力,再怎麼忍讓,婚姻都無法走上正軌,隻因開頭就錯了。當你發現你嫁錯人的時候,不想委曲求全一輩子,就得有及時止損的覺悟。
何琳利用王傳志的愛女之心,哄騙王傳志同意把房子過戶到女兒的名下,奪回了被加上王傳志名字的陪嫁房,又利用那張五十萬的欠條,逼迫王傳志把婚後購買的房子給她,狠心嗎?
算不上,隻因何琳這麼做都是被逼的,是在為自己跟女兒争取最大的利益。如果她不這麼做,不及時止損,她就可能就是下一個劉小雅,被他們逼到崩潰,甚至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
王傳志把愚孝刻入了骨髓,王傳志的原生家庭把他當作搖錢樹死不放手,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有錯的是何琳,跟認識不到自己錯誤的人講道理,你根本說不通。
為了一個媽寶男、一個不愛你的男人,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這樣的女人太傻了,也太不值得了。
記住,好死不如賴活着,隻有活着,才能談以後。要是你連死都不怕,還怕離開他,重獲新生嗎?你死了,隻會親者痛仇者快,讓你感到痛苦的婆家人又不會為此付出代價,反而是你的父母,老年喪女,這樣的打擊難以承受得住。
忍一時,也許可以換得風平浪靜,但是,你沒必要忍一世,隻因根本不值得。
END.
曉七請你評:你怎麼看待《婆婆來了》原著裡劉小雅跟何琳的結局?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