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百公裡實測?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有人上傳了一張截圖,說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的百公裡加速成績是3.3秒,但是右上角打了個星号,然後在截圖的最下方用不起眼的灰色字寫着“減去了第一英尺的起步時間”于是下面的評論區就炸鍋了,很多人提出質疑,為什麼要減去第一英尺的起步時間,是不是在玩文字遊戲,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特斯拉model3高性能百公裡實測?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有人上傳了一張截圖,說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版的百公裡加速成績是3.3秒,但是右上角打了個星号,然後在截圖的最下方用不起眼的灰色字寫着“減去了第一英尺的起步時間”。于是下面的評論區就炸鍋了,很多人提出質疑,為什麼要減去第一英尺的起步時間,是不是在玩文字遊戲。
特斯拉的官網上,Model 3 Performance版本的百公裡加速成績确實有一個“減去起步時間”的備注,而标準續航版的5.6秒卻沒有備注。這個起步時間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減去,減去以後的加速成績還真實嗎?坦白說,這個問題同樣也在我的知識盲區,為了弄清楚,我查閱了很多英文資料,算是大體上理清了來龍去脈。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下我的研究成果,六級水平加上時間倉促,難免出錯,歡迎大家一起來指正交流。
什麼是“起步時間”?零百公裡加速,簡單說就是看一輛車從靜止加速到100公裡每小時最短需要多長時間,大部分車企都會主動公布性能車的百公裡加速成績。在北美流行一種粗暴的競速賽,叫做Drag racing,也就是直線競速賽,小夥伴們可能在遊戲裡體驗過。一般兩輛車一組,PK直線加速。雖然這種比賽聽起來很街頭,但實際上非常專業,直線競速賽的鼻祖NHRA就有一套非常嚴謹的比賽規則,特斯拉所說的“起步時間”就源于專業直線競速賽中的Rollout。
所謂的Rollout就是“實際加速時間和觀測時間之間的時間差”,但這隻是高度概括的概念,要想完全理解我們還必須了解直線加速賽的計時方式。
直線加速賽在起點使用的是一個叫做“聖誕樹”的發令燈,為什麼叫做“聖誕樹”呢,因為它長這樣。聖誕樹有左右兩列指示燈,分别用來對應左右兩輛賽車,下面的黃綠紅燈是發令燈,而最上面還有兩排小燈,上面叫做PRE-STAGE,下面叫做STAGE,方便記憶我們叫它們輪後線和輪前線,因為它們反映的就是賽車前輪後方和前方兩條感應線的觸發狀态。當賽車進入起點時,需要把前輪的位置調整到這兩條感應線中間,并且同時觸碰這兩條線,此時聖誕樹上的兩排燈就會同時亮起,車手和裁判就知道車輪已經到位了。當比賽開始時,賽車的車輪會先駛離輪後線,此時聖誕樹上的第一排燈會滅掉,然後車輪繼續轉動小半圈駛離輪前線,此時聖誕樹上的第二排燈也随之熄滅,兩排燈熄滅的間隔時間大約是0.2-0.3秒,這就是Rollout,也就是起步時間。
如果從輪後線熄滅就開始計時,得出的就是車輛的實際加速時間;但如果從輪前線熄滅才開始計時,那麼得出的就是觀測時間,而特斯拉所公布的百公裡加速成績用的就是這個。
減去起步時間有什麼意義?之所以要設置兩條感應線,并減去起步時間,一來是為了讓車輛在起點的位置足夠精确,二來是為了充分排除起步瞬間的幹擾因素,比如輪胎變形打滑,機械曠量,甚至車手的反映等等,所以不含起步時間的觀測成績可以更純粹地反應一輛車的加速能力。
用雙感應線來計時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起步時間的長短會受到車輪大小和胎壓的影響,車輪越大,胎壓越低,車輪駛離前方感應線的時間就越晚,起步時間就越長,所以對于不同的車來說,這個Rollout其實是不一樣的。後來随着GPS測速技術的發展,現在直線加速的測試設備都換成了高精度GPS測速儀,但為了延續起步時間的設定,北美相關機構對它進行了标準化,把車輛開始加速後的第一英尺設定成起步距離,換算過來大約就是0.3米,這就是為什麼特斯拉“第一英尺起步時間”的由來。
特斯拉算不算是在玩文字遊戲?目前百公裡加速的測試方法并沒有統一标準,理論上特斯拉的确可以根據自己認可的标準去測試,但基于我的理解,我還是認為其中還是有玩小聰明的成分。首先,減去第一英尺起步時間的測試标準源自北美專業級的直線加速賽,這個标準并非是全球通行的,即便放在北美也僅局限于很小的專業圈子,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車企、機構和媒體在測試百公裡加速時都不會把起步時間減去,如果消費者在不了解情況的前提下用這個成績去做橫向對比,很容易被誤導。
其次,這個标準誕生于燃油車時代,而電動汽車的起步扭矩遠大于燃油車,在短短1英尺距離内車速已經可以提升到9-10km/h左右,如果減去,就等于測的不是0-100公裡加速,而是10-100公裡加速,成績就會失真。現在有很多汽車媒體反映怎麼測都測不出特斯拉官方給出的成績,大概率就和這個原因有關。
第三,特斯拉既然要用這個标準,那就應該自己全部車型都用,但我們看到Model 3的标準續航版卻沒有使用,為什麼高性能版要用,而标準版不用,大家可以自己琢磨琢磨雙标的目的是什麼。
其實不光是汽車,現在很多企業在宣傳産品的時候,都會引入一些超出消費者認知範圍的專業詞彙,對消費者造成誤導,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各種複雜的保險免責條款。嚴格來說企業确實也履行了告知義務,它可以指責你看不懂是你的事,然後還陰陽怪氣地建議你多讀書。但換一個角度,企業是不是也應該主動去打破信息不對等,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去宣傳你的産品呢?畢竟不是每一個消費者都有時間和精力天天去查閱專業英文資料的不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