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東周時期水晶瑪瑙的打孔問題第一個問題 :孔道透明問題。東周時期水晶、瑪瑙的孔道都是光亮透明的,好像是經過了特意抛光一樣,那麼到底這樣的孔道是加工鑽孔過程中無意中形成的還是古人為了美觀打孔之後再次抛光形成的?筆者認為前者的可能性更大。第一點:試想,如果古人是為了美觀而後期對孔道進行抛光的話,必然打孔在先,抛光在後,那麼光亮透明的孔道絕對不會出現在半成品的鑽孔上,我們來看下圖,這是筆者搜集的一件春秋時代的瑪瑙觿殘件,上面有一處半途而廢的鑽孔,雖然沒有完工,但是它的孔壁卻是光亮如水,這一點可以說明古代人鑽孔的同時無意中抛光了孔壁,絕非是鑽孔後再對孔道抛光。
第二點,如果古人是為了美觀而對完成的孔道再次進行抛光的話,抛光的重點必然會放在那些顯而易見的孔道上,比如珠子,竹節管之類的佩飾上,而如瑪瑙珩,瑪瑙觿這類器形的佩飾的孔道短淺而且位于不顯眼的位置,孔道光亮與否并不影響它的美感,在這種情況下,後期對孔道單獨進行抛光顯然沒有必要。但是它們的孔道依舊光亮無比。這一點也可以證明,孔道的抛光是鑽孔的過程中無意中形成的。下圖為一隻斷掉的瑪瑙觹的孔道,雖然孔道透明與否并不影響它的美觀,但是依然光亮如水。
第二個問題:孔道為何要對鑽?有人認為東周時期水晶瑪瑙佩飾之所以采用對鑽,是因為技術落後鑽不了長距離的單向鑽孔,這個觀點我們從東周同一時代的兩種瑪瑙管飾足以推翻,下圖是春秋時期兩個瑪瑙管,一個1點5厘米,一個7厘米。兩者都是對鑽技術,而長管的單向鑽孔距離已經達到3.5厘米,遠大于對鑽的小瑪瑙管的總長,古人打不了遠距離的單向鑽孔這個觀點足以推翻了。
那麼古人為何還要采用對鑽技術?我們來看下面這些水晶珠子,我們可以看到,孔道方向各個角度都有,單向鑽孔進行到底的話極有可能會從珠子的側面鑽破,造成珠子廢掉。古人極有可能控制不了準确的鑽孔方向,隻有對鑽打孔才可以避免珠子毀掉。這可能是古人采用對鑽技術的主因。
我們再把目光投向下圖,瑪瑙珩是東周時期唯一出現過單向鑽孔的佩飾。照片上的崩口顯示,古人為了提高鑽孔速度,除了使用堅硬的研磨砂之外還對鑽頭施加了一定的壓力,所以鑽孔在即将鑽透的時候會出現崩口。這種崩口如果出現在珠飾上,無疑是毀滅性的,由此可知,防止崩口可能是古人采用對鑽技術的另一個原因。
第三個問題:古人鑽孔用的到底是實心鑽還是空心鑽?先看下圖,這是兩件東周時期瑪瑙佩飾上的未完工的鑽孔照片,孔道的底部不是平的,而是有一個乳突。很多人誤以為這是管鑽痕迹,其實恰恰相反,這是實心鑽留下的痕迹,古代鑽孔原理是用鑽頭帶動研磨砂來磨擦瑪瑙孔底,實心鑽你可以放大想象成一個磨盤那麼大的圓柱體,它在轉動的時候,底面帶動研磨砂做圓周運動,鑽頭底面帶動着無數顆研磨砂在瑪瑙孔道底面劃出無數同心圓,越是外圍的研磨砂摩擦滑動距離越大,相反越是圓柱體鑽頭中心位置的研磨砂滑動的距離越小,最中心的圓心位置的研磨砂幾乎是不動的。這種情況下,研磨砂反倒開始磨損圓柱形的金屬鑽頭中心位置,并在金屬鑽頭中心形成一個漏鬥形的凹陷,最終會在瑪瑙孔道底部形成一個尖尖的錐形突起。
我們再來看看真正的管鑽痕迹,下圖是一個瑪瑙質地煙嘴,當圓管狀的鑽頭抵住研磨砂來回旋轉時,隻會研磨到金屬管鑽抵住的位置,形成一個圓圈狀态的深槽,鑽到一定深度後需要人為掰斷或者敲斷圓柱形芯子。管鑽的孔道底部必定有斷痕,絕非圓滑的錐形乳突。
古代工藝品的精緻細膩,來源于農耕社會裡古人内心的甯靜。他們不是具備了拒絕名利的自覺,而是社會條件所限,他們無法速成,幾乎不可能過度攫取名利。中國農耕社會裡,人力成本是極其廉價的,最不值錢的似乎就是時間與技術,于是一代一代的能工巧匠就隻能在毫無希望的現實中,将生命磨耗在手藝上。
這殘忍的時代,為後人留下了無窮物質的和非物質的遺産,也為現今市場經濟環境裡的當代人攫取名利提供了機會。
王者玩具:古珠玉文化藝術交流
(圖文供學習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是最好的鼓勵 尋一位愛古玩的人做朋友吧!
或許就在你的身邊。“玉器雖有美質,在于石間,
不值良工琢磨,與瓦礫不别。”偉大的藝術品不必追随潮流,他本身就能引領潮流。
在自然界留下的所有古物珍寶當中,隻有古玉是有靈魂的,真正的古玉是在認它識它的人中,會産生千變萬化的魅力,如果你能識得真正的古玉,并與之靈魂相通,在你的盤玩與接觸當中,古玉會呈現出它最美麗的那一面,呈現出其他任何古物無法與他替代的那一個瞬間,所以好的古玉是有生命的,每一個收藏古玉器的愛好者,都是生命的發現者和傳承者,是在做最大的功德的文化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