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巧克力似乎非常“嬌氣”。一不小心,就會看到巧克力上出現了一粒粒的白點或是一層白色的膜。這種現象在夏天尤為常見。
那麼,這些小白點是啥?它們又是如何産生的呢?
這是巧克力起霜了
就巧克力起霜這個現象科學家們給它起了一個很浪漫的名字“巧克力開花”。雖說名字好聽,但這種“開花”并不多受歡迎。
巧克力上的霜分為“糖霜”與“脂霜”。
圖源搜狐網
糖霜
形成糖霜主要是因為儲藏溫度偏高。溫度較高時,空氣中濕度增加,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巧克力發生液化,在巧克力表面附着上了一層小水珠。
巧克力中的糖溶解在了小水珠中,當水珠蒸發,水珠中的糖分析出留在巧克力表面,就成了我們看到的“巧克力開花”。
當然,通過調整配方、密封包裝的巧克力可以相對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但也不是絕對可避免。
圖源千圖網授權
脂霜
相比糖霜,脂霜更難控制,且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避免方法。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巧克力上的一層白膜,基本是脂霜。
脂霜的産生也是由于高溫。随着巧克力存放環境溫度的升高,巧克力内外溫度出現偏差,内冷外熱。熱的地方可可脂的溶解度變大,可可脂在多次“熔化-結晶”的過程中漸漸朝外部溫度較高的區域移動,最終“到達”表面,我們就看到了那一層白膜。
圖源千圖網授權
雖然通過使用低脂可可粉,或是降低巧克力中的可可脂含量可以減少脂霜的出現,但這樣會犧牲巧克力的風味。
提示:
所以,想避免巧克力開花,最好的方法還是控制存放溫度。
巧克力的含金量
市面上的巧克力有各個牌子,各種口味,但是啥能代表巧克力的含金量呢?
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可可脂的含量。可可脂含量越高,巧克力質量越優。一般來講,可可脂含量高的純巧克力,香味純正、濃郁,入口軟滑。
圖源千圖網授權
巧克力容易熔化也正是因為可可脂。可可脂的熔點為34℃-38℃,當溫度接近40℃的時候,它會立刻熔化,而當溫度低于熔化溫度時,它就會固化。
由于各類巧克力加入的其他物質的含量不同,所以不同種類的巧克力的熔點略有不同。
來源:科普中國、上海科普訂閱号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