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說起茶化石,又名碎銀子,肯定耳熟能詳,茶化石(碎銀子)是一種高品質的普洱茶古樹熟茶,是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的完美結合【參考視頻介紹如下】
參考圖
因其原料選用西雙版納勐海古樹茶區百年以上樹齡春茶芽葉,工藝流程複雜,成品數量稀少,外形又酷似經曆千萬年風霜雨雪的小化石,故名茶化石。這裡要重點說下,看到這裡肯定有不少茶客喝到不同品牌種類的茶化石,各說不一,本文介紹的方法和參考圖片适用于采用正宗古樹原料,茶質優質,工藝正宗的茶化石,市場上的茶化石層參差不齊,茶葉不好,方法再好,茶具再漂亮,泡出來的茶還是不理想,也是枉然!好了,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總共常見的方法,也是推薦的方法是壺泡法和煮茶,兩種方式泡茶
一、壺泡法
第一步:取茶。茶化石是小茶塊,體積小,近乎顆粒,所以不用任何撬茶工具,用茶匙取食
量的茶放入蓋碗中即可。
用茶勺取出茶葉要幹淨衛生
第二步:稱茶。8-12克幹茶量,足以3-4人品飲,同時又能泡出茶的甜醇鮮爽的滋味來。
如果你拿不準克數,可以用電子稱,便于控制好量,一是對茶的恭敬,二是泡茶技藝更精進。
在标準的前提下,經過多次反複沖泡,泡茶的經驗會有很大的改進,以後取茶時,手到擒來,
準确無比。
小型電子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精準而且方便
第三步:溫杯潔具。有三個目的:一是潔具;二是提溫;三是熱茶湯入冷杯盞,避免因溫差影響
口感。
泡茶前用開水倒入杯中反複幾次倒掉
第四步:投茶。用茶匙取适量的茶放入蓋碗中即可。
圖片供參考
第五步:浸潤泡。用沸水(至少是95度以上)醒茶,這裡要強調的是,茶化石的醒茶與其它茶有
所不同。注重"慢中有快"。所謂"慢"是指在洗茶時,茶湯要在蓋碗中停留5、6秒左右,再把
它倒出。"快"是指在洗完茶時,到了品飲的茶湯,此時,出湯就應該稍快,不然在蓋碗中呆久
了,影響口感。
浸潤泡,醒茶
第六步:沖泡。水溫高,注水平緩,出湯快,是泡好茶化石的關鍵!從浸潤泡開始,注水要輕柔,
可以定點注水,還可以圍繞蓋碗旋一圈注水,水流要平穩,3~5秒左右出湯,分杯。
沖泡法一定點注水
第七步:請君品飲。茶化石湯色晶瑩透亮,如紅寶石,陳香醇厚,糯感強。
記住茶化石是十分耐泡的哦,能夠泡20泡以上,味道淡了,還可以煮飲。
【溫馨提示】
茶化石是普洱熟茶工藝的創新,其茶質豐富,耐泡度高,适宜長期存儲,存儲時間越長品質越高,
越珍貴。正品茶化石能泡30泡,葉底也很緊實,不會明顯膨脹。而仿品泡10泡以上葉底就明顯膨
脹,仿的程度越低膨脹的越厲害。正品茶化石在沖泡時即使泡到15泡,茶湯口感依然香甜、
茶香綿延。
版權所有
正品古樹茶化石茶幹參考圖
二、煮茶法(标準煮茶法,有時間可以參考步驟進行,也可以根據個人時間精簡步驟)
準備茶具、煮茶最好是有玻璃煮茶壺一套(包括煮茶壺和加熱器)、茶則(盛放茶葉)、茶匙(用來把茶葉撥入玻璃壺當中)、茶海(用來盛茶湯)、蓋碗(可用來清洗茶葉)、茶濾(過濾茶湯)、茶杯(喝茶之用),其中煮茶器建議用電玻璃壺,這樣方便新手查看沸水的情況,從而有效地把握火候!
煮茶最好是有玻璃煮茶壺一套
稱茶:投茶的數量需要和人數、水量對應,如果煮一個人的茶,200ml 熱水搭配2克的茶葉即可;如果要煮3到5人的茶,一般需要600ml的水搭配4克左右的茶葉;人數更多的話,大概1000ml的水搭配8克左右的茶葉,具體根據個人口味增加茶葉分量
參考圖
煮水: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們透過玻璃壺觀察水的情況,當水加熱冒的泡大小從蟹眼變為魚眼大小的時候,就可以投茶了,也可以先投茶到煮茶壺裡,和冷水一起慢火煮沸,前三泡不喝,用于醒茶的目的
參考圖,前兩泡醒茶,從第3泡開始喝
洗茶:這一步需要根據個人的喜好來決定是否操作,有的人喜歡洗一次茶後再飲用,有的人喜歡直接煮茶飲用;洗茶的具體方法:沸水煮好後,将茶葉放入白瓷蓋碗并注入沸水,7秒左右将水倒出,然後進入投茶環節!
洗茶參考
煮茶:煮水達到冒泡大小如魚眼時,借助茶匙、茶針、茶夾等工具把茶葉放入玻璃壺内;也可以直接将茶化石與水一起煮,溫度不要太高,推薦用文火,有時間的話慢慢熬,味道更佳!茶葉的茶質被更好的揮發出來,濃稠度較高,水溫設定不要超過80度,頭兩泡不要喝,直接倒掉,從第三泡開始品飲!
文火慢慢熬,前兩泡不喝
出湯:煮茶完成之後就可以倒出,用茶杯慢慢飲用,如果是一人份的,茶水可都喝完,如果是多人份的,則需要留出三分之一的茶湯,為之後的續水飲茶做準備
參考圖
續水:續水一般都要續沸水,如果續的是冷水或者溫水,茶的味道會比較濃,會出現較苦的感覺;當然續沸水進行煮茶的時候,時間要比第一次長一點,這樣後面的茶的口味基本不會變化太大
參考圖,推薦用沸水續水
[心]注意事項:煮水的時候時間不要太長,以沸騰時候水泡的大小如魚眼即可!
煮茶的時間不宜太長,文火慢慢熬制,根據個人口味調節出湯時長,煮茶時間越久濃度越高!
版權所有
[心]好了時間有限,難免面面俱到,供茶粉們參考,有更好的建議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探讨學習![謝謝]轉發和關注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再次感謝朋友們的關注[謝謝]
沐雲
2020/10/19 雲南勐海
版權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