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0 23:05:29

自從去年11月“喬家一物(JONSPLUS)”的首款機箱“i 100 Pro”面世後,官網便預告了其第二款機箱産品"BO 100"的概念圖。對于這個有着提手的小東西,還帶着些許“不像機箱”的 跨界外觀,很快在2021年的新年來到了我們面前。作為“喬思伯”的子品牌,“遵循産品之本質”的喬家一物,這次又會給我帶來怎樣的新設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

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下,之前的我們評測過的i 100 Pro屬于“i系列産品”,此系列會更追求産品的完整功能性,所以 i 100 Pro 在原有迷你A4的基礎上,做到了對360水冷、35cm長顯卡、ATX電源的良好兼容,同時可變内倉的雙模式主闆/顯卡安裝的結構,也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

而今天這台喬家一物“BO”系列機箱,則被定義為創造力系列,更強調産品設計語言的創意性與革新性。這類将概念轉化實物的産品具有一定嘗鮮屬性,可能存在較大的市場接受度的風險,因此部分産品會采用定制設備制作,造成産品成本稍高。BO 100 的零售價格為899元,與 i 100 Pro 一緻。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4

BO 100包含銀色與黑色兩款,個人覺得銀色在色彩的層次感與輪廓線條部分更讨喜,黑色則相對更低調一些(全黑,提手也是黑色),大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外觀特色:“男女通吃”的非典型創意設計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5

喬家一物BO 100采用雙層包裝,外部為黃色的工業包裝加強防護,内部才是産品原本的彩包。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6

相信無論是産品圖片,還是面前的産品實物,BO 100 都能讓大多數用戶眼前一亮。如果能夠推出更多色彩,似乎在女性的PC市場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7

看到它,你可能會聯想到很多其他東西,可能是保溫飯盒?收音機?音響?手提工具箱?洗碗機?迷你冰吧?BO 100 打破了設計常規,呈現給大家這台“不是機箱的機箱”。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8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9

BO 100 并非機箱的固有樣式,方正的外型,外部經過四次彎折的2mm鋁合金機身,帶來一體成型的圓潤形态,雖另類但不突兀,給人舒适的視覺感受。鋁合金的表面也采用足夠細膩的磨砂工藝,倒角處在光線則色下能夠顯現出色的金屬質感。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0

頂部的皮質提手,則是整個BO 100的吸睛設計。提手為具備一定韌性的全粒面皮革,長度與造型弧度經過考量,不會軟塌下去。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1

正面則是一整塊帶有“劉海”的4mm厚度鋼化玻璃,在關機狀态下能夠呈現出鏡面反射效果。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2

劉海處則留給了前置IO,喬家一物BO 100提供了兩個USB3.0、二合一音頻口、以及面向未來的TYPE-C數據接口。黑色的鋁合金IO面闆,也讓這個模組與黑色玻璃面融為了一體。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3

開機後,玻璃内壁四周及下部采用黑化塗層,不透設計可遮擋線纜。而上部則有可以透光系數29.3%的可視“窗口”,能夠透視主闆倉内硬件,并能壓制過于鮮豔的發光部件,使光效能夠優雅呈現。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4

機箱腳座為高度18.5mm的實心鋁,同樣采用了圓潤造型,符合整體的圓潤設計語言。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5

整體來說,BO 100對概念設計的呈現度非常高,如果一定要找一些不足,可能就是機箱兩側的散熱口,目前的長條平行設計感覺過于工業化,如果能改成密集的圓孔或者其他樣式,可能會更好一些。另外,機箱的體積如果能再縮小一些,會更讨喜。

内部結構:精密的抽拉式硬件内倉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6

喬家一物BO 100這樣有别于常規的方正外觀,其内部結構也必然需要做出改變來适配。首先從安裝上來說,一體化的外觀設計讓BO 100不存在“側闆”的概念了,内膽為整體結構,采用了抽拉式設計,擰下緊固螺絲後,通過後部的皮質提手便可拉出内膽機架,進行硬件的安裝或調整。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7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8

去年7月,母品牌喬思伯曾發布的“V8”同樣采用了内膽抽拉安裝設計。不過BO 100的抽拉結構比V8更複雜。除了外殼與内部機架,BO 100比V8還多設計了一套中層框體隐藏于外鋁框内,用于加強整體的結構強度。無論是否安裝硬件,内膽與外框通過中框的的銜接,沒有産生空位造成的晃動感,也避免了縫隙導緻共振的産生。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19

内膽與中框的五個接觸部位,均貼有特氟龍PTFE材質(平時大家的鼠标腳墊),不僅增加了抽拉結構的順滑度,也避免了黑色烤漆面摩擦産生的劃傷。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0

為了實現方型外觀,BO 100 内部采用了上下倉位的主闆橫置設計。下方為電源倉與硬盤倉,上方則為主闆顯卡倉。以将小空間的方型設計利用率最大化。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1

主闆支持标準的Mini-ITX與Mini-DTX規格,主闆上方留有較大空間用于風冷與120水冷散熱器的安裝。風冷的支持高度達到了158.5mm,按照機箱本身的定位,能夠滿足日常家用的高性能遊戲處理器性能發揮。待會我們會做相關的散熱性能測試。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2

下層則是SFX/SFX-L的電源安裝位,前端可安裝3.5寸硬盤,底部與側面則可以支持2.5寸硬盤。對于家用ITX機種來說,隻要有3.5寸硬盤位,存儲方面就算畢業了。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3

唯獨需要注意的是,BO 100 對于顯卡的支持有一定限制。基于外觀三維尺寸限定,顯卡長度需要控制在207mm以内,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短版顯卡或ITX顯卡,而通常标準顯卡尺寸都在23~33cm左右。這意味着,BO 100的用戶需要明确知曉自己對于遊戲性能的使用需求。這也是喬家一物“i系列”,與“BO系列”在設計取向上的最大差異。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4

不過也不用過分緊張,受制于目前顯卡緊缺的現狀,RTX 30系列的短版顯卡隻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本文編寫時,微星發布了RTX 3060 Ti AERO與RTX 3060 AERO,華碩發布了DUAL GeForce RTX 3060,技嘉一直有着完善的IXOC系列短卡産品線,随後也将發布相關短版顯卡。如果需要新顯卡的朋友可能需要等待,不那麼追新的用戶,也可以選擇RTX 20系列顯卡,目前GTX 1660 Super、RTX 2060 Super與RTX 2070 Super核心的短版顯卡在實體渠道可能還能購買到。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5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6

會不會有更高性能的短卡呢?不一定。這幾代20cm左右長度的顯卡功耗均控制在180W~200W左右(GTX 1080:180W、RTX 2070:185W),新一代的RTX 3060功耗已經達到了170W,再上一級的RTX 3060 Ti則跑到了200W。最終能否推出高于RTX 3060 Ti的顯卡,從技術上來說應該不是最大的難題,索泰曾經就推出過250W功耗/雙風扇散熱的GTX 1080 Ti Mini,所以最終取決于市場對于短版顯卡的需求情況了。RTX 3060還具備12GB顯存版本,對于喜歡小主機的内容創作者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7

基于顯卡的選擇,BO 100的用戶定位也很清晰了。顯卡上限RTX 3060/RTX 3060 Ti屬于甜品級性能,單塔風冷與120水冷也并不能壓制頂級性能功耗的CPU,所以 BO 100并非針對性能極緻追求的用戶需求設計,這類客戶應當選擇“i 系列”機箱。“BO 系列”更多是面向追求一定設計外觀與品質的家庭用戶使用。待會我們将測試下Intel酷睿i7-10700K在BO 100中的散熱表現,看看次旗艦級别的U,是否能夠與BO 100搭配。

裝機體驗:沒有難度,順利完成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8

喬家一物BO 100并不難裝,有裝機經驗的同學都能夠比較順利完成裝配,唯獨如果安裝3.5寸厚盤時,機箱前部留給電源穿過24Pin供電線及前置USB線的空間會比較狹窄,需要插好線材,再找合适角度插入硬盤。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29

電源的安裝方式則通過托架推入即可。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0

完成裝機後的BO 100,能夠輕松融入家居環境,你喜歡這種創新且有溫度的設計感覺嗎?

散熱性能簡測:可滿足家用高性能需求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1

首先在硬件兼容方面,最高RTX 3060(170W)/RTX 3060 Ti(200W)的顯卡發熱量并不算巨大,即便在小機箱内也能工作在正常的溫度範圍。本次測試因為沒有對應的最新顯卡,所以隻針對小機箱内溫度問題更明顯的CPU進行測試。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2

CPU選用了Intel目前次旗艦的酷睿i7-10700K,散熱器使用了的酷冷至尊暴雪T612單塔散熱器,測試分為三種情形:日常綜合應用(CPU默認TDP)、全核滿載壓力(解鎖CPU功耗限制)以及遊戲應用測試,滿載使用3DMARK壓力測試與AIDA64單拷FPU壓力測試,來看看這顆CPU工作在BO 100機箱内的溫度情況。室溫穩定在20.7℃。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3

喬家一物散熱風道為兩側進風,後部出風。底部雖然有較大面積的防塵網,但實際風流會被内膽底部阻隔,主要隻負責給電源提供散熱進風。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4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5

日常綜合使用的情形中,通常用戶會使用默認BIOS設置并開啟XMP,酷睿i7-10700K在BO 100内待機大約30℃左右(圖中前段溫度),滿載測試開始後經曆了60秒左右的PL2 185W峰值功耗,此時内核平均溫度升至85℃左右(圖中中段溫度)最後CPU功耗回落到PL1的125W左右,溫度也最終穩定在内核67℃(圖中後段溫度)。對于日常使用來說,BO 100對于酷睿i7-10700K這種8核/16線程的高性能處理器提供了還算不錯的散熱條件。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6

在CPU解鎖功耗的情況下(185W)理論全核滿載的AIDA64 FPU測試中,機箱内的CPU内核最高平均溫度為88℃,而取出内膽後單獨裸跑的CPU内核平均溫度為81℃,機箱外殼對于滿載溫度的影響為升溫7℃,畢竟機箱的設計理念更強調一體包裹性,沒有巨大的進風口與更多的散熱風扇。并且機箱尺寸所限制的風冷與120水冷的散熱規模不足,對于發燒友或者長時間滿載進行渲染的用戶來說,解鎖功耗限制并獲得最強全核性能的情況下,BO 100會比較力不從心

不過即便算上夏季升溫5℃左右,CPU還是能工作在最強的性能範圍。這是理論的最大壓力滿載測試,實際家用遊戲對于CPU的壓力強度會比這低很多,比如接下來的遊戲測試。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7

而在3dmark stress test遊戲壓力測試中,裸内膽時CPU内核最高溫度為46℃,裝入機箱後CPU内核最高溫度也僅為52℃,升溫6℃。BO 100機箱雖小,但對于遊戲玩家來說不是什麼問題,能充分保障CPU完整的遊戲性能發揮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BO 100 對于常規家用的中高端CPU能夠提供較好的散熱支持。像酷睿i7-10700K這種級别的CPU再配合一張RTX3060顯卡,也能夠滿足絕大多數家用以及遊戲玩家的性能需求了。同時,因為BO 100主機内風扇數量極少(機箱僅1個風扇),工作時噪音水平也非常低,在這種非發燒級的高性能配置下,達到了非常适合家用的平衡性。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8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39

對于那些追求極緻靜音的用戶,BO 100機箱也具備玩CPU FANLESS散熱器的條件。較大的主闆倉空間沒有多餘遮擋,能夠容納Thermalright Macho/HR02這類的大型準被動散熱器。如果你不是那麼追求溫度,在滿足日常遊戲及綜合應用的情況下,BO 100也非常适合做CPU無風扇散熱的靜音主機,利用機箱後部的1把12cm風扇,排出後傾斜的散熱器熱量,最終的主機僅有一把機箱風扇,并且電源、顯卡、均為低負載風扇停轉,日常使用會十分安靜。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40

最後說一下,在防塵的部分,BO 100與i 100 Pro同樣非常周密,兩側與底部進風口均配置有防塵網。底部防塵為磁吸設計非常方便拆卸。甚至在機箱後部出風口,這種不需要防塵的位置,也貼上了防塵網,但這個位置實際使用時建議取掉,能明顯降低CPU溫度以及後置風扇噪音(以上測試數據為基于去掉後置防塵的數據)。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41

但是,機箱兩側的防塵網并非免工具設計,共計采用了10顆螺絲固定,清理防塵網時會相對比較麻煩。而且因為空間狹小,平時大家常用的23cm螺絲刀還無法進入,隻有換短一點(22cm以内)的螺絲刀才能順利的擰下内部的10顆螺絲。這樣不夠人性化的設計後續應該進行改進。

總結:與衆不同的高顔值桌面呈現

喬思伯bo100機箱大小(喬家一物BO100機箱評測)42

和生活中接觸到的所有物品一樣,我們都欣賞與向往不同的設計,沒有什麼東西一定是“這樣”或者“那樣”才正确,設計本身就是沒有标準答案的創造。相信BO 100所呈現出的的設計感與實物的工藝精度能夠讓大家滿意。日本設計師原研哉曾說,

“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

喬家一物 BO 系列的首款機箱“BO 100”,将我們平時熟悉的桌面工具賦予了新的外觀,即便面臨銷量上的風險,也要去兌現品牌成立的初衷,這确實與原喬思伯品牌的産品做出了不同的思路和感覺,也讓人非常期待“JONSPLUS/喬家一物”的下一款産品又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

市售短卡一覽

喬家一物 BO 100 能夠兼容的顯卡除了還未上市的RTX 3060 / RTX 3060 Ti,現款顯卡也供應緊張。小編簡單搜羅了一下京東各品牌旗艦店内的短版顯卡,大多都是無貨狀态,僅提供型号給大家參考。

華碩 DUAL-RTX2070-O8G-MINI OC

技嘉 RTX 2070 MINI ITX 8G

影馳 RTX 2070 Mini 8GB

影馳 RTX 2060 SUPER Mini 8GB

微星 萬圖師 RTX 2060 SUPER VENTUS XS C OC 8G

華碩 TUF-GeForce RTX 2060-O6G-GAMING

華碩 TUF-GeForce GTX 1660S-O6G-GAMING

微星 萬圖師 GeForce GTX 1660 SUPER VENTUS XS C OC 6G

微星 萬圖師 GeForce GTX 1660 VENTUS XS C 6G OC

華碩 TUF-GeForce GTX 1650 SUPER-O4G-GAMING

華碩 TUF-GTX1650-O4GD6-P-GAMING

技嘉 GTX1650 WINDFORCE OC D6 4G

華擎 Radeon RX 5500 XT Challenger ITX 8G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