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莎士比亞,是英國著名的文學家和劇作家。同時他也是世界級的大文豪。之所以說他是世界級的大文豪,是因為他不隻屬于英國,不隻屬于一個具體的時代,他還屬于全人類和全時代。他就像一個文學高峰屹立在世界文學史上,連中國世界級的詩人屈原和李白,都沒有他那麼受歡迎和受愛戴。而且全世界翻譯過莎士比亞作品的國家和地區,不下兩百個,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影響力有多麼大。
威廉莎士比亞,一五六四年出生于英國的斯特拉福小鎮。當時這個小鎮的人口隻有兩千人。現在這個小鎮的人口,已經接近兩萬人之多。就是這麼小的一個小鎮,因為是莎士比亞家鄉的緣故,每年要接待一百五十萬人左右的遊客。可見莎士比亞為故鄉做出了多麼巨大的貢獻。
說到威廉莎士比亞的名字,莎士比亞隻是他的姓,在英文裡,莎士比亞翻譯過來是揮舞長矛的人。聽起來這個姓似乎很英勇和好鬥。實際上莎士比亞的祖先們都隻是一群農民和牧羊人。而莎士比亞的父親則做點小生意,搞點皮革加工,制造皮手套。開始他父親很走運,發了小财,當過鎮上的民政官,一度還當上了鎮長。可是好景不長,莎士比亞的父親很快因為負債過多而破産。
莎士比亞因為家庭衰落的原因,不得不十四歲後就沒有再上學,十六歲就被逼着自己謀生。所以沒有受過高深的學校教育的莎士比亞,最後成為學識淵博的劇作家,很多人都十分的好奇和驚訝,甚至有人懷疑那些劇本,都不是他親手創作的,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瞎說。莎士比亞的成功完全是他不放棄努力的結果。他博覽群書,自學拉丁文,希臘文,學習很多系統的知識,而且向著名的作家,詩人和劇作家學習,堅持研究英國人民和曆史,紮根在大衆之間,從民間吸收大量的文學養料。所以很快,他就掌握了創作戲劇的内容和方法。
十八歲的時候,莎士比亞和一個比他大七歲的女孩結婚,很快他們有了女兒和雙胞胎。莎士比亞養家糊口的擔子越來越重。但後來因為莎士比亞在家鄉奚落和嘲諷了一位大地主,被大地主的手下鞭打了一頓,莎士比亞為了逃避更嚴厲的報複,不得不逃往倫敦,開始新的職業。
一開始莎士比亞隻是在倫敦的劇院門口當馬夫,相當于現在代客停車的服務員。後來他慢慢成為劇場裡的雜務員,做點粗活和累活。因為有時候劇場的演員不夠,就會拉莎士比亞進來,讓他也演一些小角色,結果演出效果還相當不錯,于是後來他獲得很多演小角色的機會。幹了一段時間,莎士比亞發現寫劇本收入更高。所以他開始學習寫劇本,一開始隻是幫别人的劇本做修改和潤色。後來他親自創作屬于他自己的作品。
莎士比亞的作品很快受到大衆的喜愛和歡迎。莎士比亞也逐漸成為了劇院中很重要的人物。以至于後來劇場的老闆,讓莎士比亞成為了劇院的股東之一。在當時,演出的收入,大部分歸老闆所有,小部分歸股東,最少的部分才歸演出人員等。由于莎士比亞創作的劇本數量很多,又大受歡迎,因此莎士比亞也很快的富裕起來。
成功後的莎士比亞被英女王授以貴族頭銜,莎士比亞光榮的回到故鄉,受到大家一緻的愛戴和尊敬。莎士比亞給妻子帶回漂亮的首飾和布料,還花了幾百英鎊,在故鄉買了房産,準備在那裡安度晚年。莎士比亞在與父老鄉親和朋友的交往中,平平淡淡的度過了晚年。
雖然莎士比亞享有很大的名氣,各種各樣的人對他贊不絕口。形形色色的表揚像星星一樣多。可是莎士比亞生前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因為莎士比亞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那些在大學教書的老師和讀書的學生,組成了學院派,經常奚落和挖苦莎士比亞的作品粗俗不講規則。他們甚至像罵人那樣說莎士比亞是暴發戶一樣的烏鴉,喜歡剽竊他人作品,說他是打雜工的,不配在舞台上取得成功。其實莎士比亞完全有能力猛烈的反擊他們,但莎士比亞最終選擇了沉默。
那些學院派以及當時被莎士比亞比下去的劇作家們不甘心失敗,處處與莎士比亞作對。這些人自己寫不出好作品,卻把莎士比亞當對手,現在看來,真的有點自不量力,而莎士比亞卻一心一意的創作,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
縱觀莎士比亞創作的一生,他的創作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很樂觀的莎士比亞,創作的都是喜劇。後來到了第二階段莎士比亞變得很悲觀,對無力改變的世界感到很失望,創造了大量的悲劇。最後階段莎士比亞又變得比較浪漫起來。其中莎士比亞最出名的作品,都來自悲觀時期。他的四大悲劇至今是莎士比亞的代表作,作為經典作品,在各種場合,反複的排演。
據說,莎士比亞一個人,就為英文創造了不下兩千個新詞和詞彙。莎士比亞的經典句子更是多得像海水裡的魚。現在的英國人,誰能大段的背誦和引用莎士比亞的句子,那麼簡直就是很有文化、很牛的象征。盡管莎士比亞的作品裡也有誇耀和刻意修飾的痕迹,但大體上華麗的辭藻和順暢的口語,是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的。值得注意的是莎士比亞作品裡也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和殘忍,這是不能否認的。但總的來說,優點還是更多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