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21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其前景)1

趙子續 ,張寶龍1,白東清2,曲木1,王雲祥1,翟勝利1

作者簡介:趙子續 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水産動物營養與飼料的研究。

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計劃項目,“黃颡魚功能性配合飼料的技術轉化與應用”16YFNZNC00070資助;寶坻區農業科技重大項目“金魚新型增色環保飼料的研發與應用”摘 要:在黃颡魚養殖業發展過程中,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研發、推廣與應用意味着更多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市場前景。黃颡魚功能性飼料能夠提高其生長性能,改善其健康狀況,促進其免疫系統發育,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率,改善體色,提升水産品品質,比傳統的飼料帶來更佳的生理效應。文章就國内外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前景進行了綜述,集中讨論了不同添加劑在常規飼料中的添加對黃颡魚生長、體色、非特異性免疫等影響,以期為其進一步開發與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黃颡魚;功能性飼料;應用現狀;前景

(接上文2.2維生素A)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其前景)2

3 免疫增強

3.1中草藥添加劑

中草藥增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大多是通過調節機體非特異性抗菌、抗病毒等因素來實現免疫的增強[6]。在水産養殖業,中草藥制劑可以激活魚類免疫系統,以達到疾病防治的目的[26]。中草藥含有多糖、有機酸、甙類、生物堿、萜類及醇類等一系列免疫活性物質,在黃颡魚基礎飼料中添加1.0%黃芩、茯苓、闆藍根等混合藥液能顯著地增強黃颡魚血細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數、血清溶菌酶[7];姜光麗将蒲公英和甘草等中草藥提取物添加于黃颡魚基礎飼料中,制成膨化飼料飼喂黃颡魚42 d後,黃颡魚血液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及血清總抗體含量得到顯著提高,同時攻毒後黃颡魚溶菌酶活力也顯著提高,降低了黃颡魚死亡率[27];黃颡魚飼料中添加1000 mg·kg-1麻黃、苦參、黃芩、五倍子等中草藥混合粉末,可提高黃颡魚血清中溶菌酶的活性[28];水産基礎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飼喂黃颡魚,可顯著降低遲鈍愛德華氏菌攻毒後黃颡魚的死亡率,提高其免疫保護率,當黃芪多糖水平為1200 mg·kg-1和1500 mg·kg-1時免疫保護率均能夠達到50.0%[29];靈芝多糖也可有效提高黃颡魚免疫細胞的活性,投喂1200~1500 mg·kg-1靈芝多糖飼料後,黃颡魚頭腎巨噬細胞氧呼吸爆發活性、頭腎巨噬細胞氮呼吸爆發活性和外周血白細胞的增殖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高[30]。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其前景)3

3.2維生素

維生素E作為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可阻斷動物機體自由基鍊反應,能夠保護組織器官,使其免受自由基損傷。同時,維生素E還在合成維生素C、輔酶、氨基酸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維生素E可增加細胞間的超氧根離子用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并提高巨噬細胞的呼吸暴發功能[31]。另有實驗證明,血液中SOD含量也會随着維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而顯著升高[32-34]。維生素E是魚類生長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缺少維生素E會出現體重減輕、性腺發育緩慢、紅細胞脆性降低等現象[35]。飼料中添加适量的維生素E可顯著提高黃颡魚的免疫力,維生素E添加量為125 mg·kg-1和175 mg·kg-1g時,黃颡魚血漿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顯著降低,白細胞吞噬指數得到顯著提升[36]。

維生素C是維持魚類正常生理功能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大多數魚類自身不具備合成少量維生素C的能力,必須從食物、環境攝入。在飼料中添加961~981 mg·kg-1包膜維生素C後,黃颡魚溶菌酶活性顯著增高[37]。王吉橋等研究表明,黃颡魚血液中溶菌酶和SOD活力随水産飼料維生素C水平增加先逐漸升高,再逐漸降低或穩定,黃颡魚最适免疫維生素C需要量為600~800 mg·kg-1維生素C磷酸酯[38]。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其前景)4

3.3其他免疫增強劑

精氨酸,賴氨酸:營養學研究表明,精氨酸(Arg)相對其他氨基酸會有更強的免疫功效,并且Arg的免疫機制可能在其抗氧化作用[39],Arg的主要代謝作用之一是在NOS的催化作用下,與分子氧反應生成具有抑菌和殺菌作用NO,能刺激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真菌、病原菌和原生生物的殺傷力[40]。封福鮮等在黃颡魚基礎飼料中分别添加晶體L-Arg·HCL和晶體L-Lys·HCL飼喂黃颡魚;實驗證明,黃颡魚飼料中Arg水平對黃颡魚血清NOS活性有顯著影響;當黃颡魚飼料中賴氨酸(Lys)水平為5.84%時,黃颡魚血清中NOS活性随Arg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趨勢,Arg水平為6.81%時血清NOS活性達到最高;飼料中Arg水平的升高也可以有效提高黃颡魚血清SOD、POD、GSH-Px和CAT活性,提高腸、腸黏膜和肝髒SOD和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41]。飼料中适宜的精氨酸水平可以改善黃颡魚免疫指标,降低各促炎因子含量,升高抗氧化相關酶活性,提高抗氨氮應激能力,精氨酸水平為2.81%時效果最好[42]。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其前景)5

殼聚糖:殼聚糖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醫療,近年來殼聚糖在水産養殖業也有所應用,可增強水産動物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43-44]。在黃颡魚飼料中添加25 mg·kg-1的殼聚糖後,可顯著提高黃颡魚血清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岐化酶和溶菌酶活性,免疫增強效果顯著升高[14];史春路等研究發現,水産基礎飼料中殼聚糖添加量為50 mg·kg-1和100 mg·kg-1時,也可提升黃顆魚的生長指标和非特異性免疫機能[45]。

芽孢杆菌 低聚糖:芽孢杆菌可以作為免疫增強劑來提升水産動物生産性能和消化酶活性[46],并且低聚糖可以作為免疫增強劑提升魚體非特異性免疫能力[47]。0.01%芽飽杆菌和0.01%低聚糖複合制劑可顯著提高了黃颡魚肝胰ACP、血清ACP、血清AKP和肝胰SOD活性[8]。

4 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前景

4.1發展方向

4.1.1産品精準定位

黃颡魚功能性飼料在滿足黃颡魚生長必要營養的基礎上增加了保健和品質改善功能,其作用的有效發揮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生長發育階段、生理狀态、水質狀況、養殖模式、季節、管理水平等,要用系統的理論來看待功能性飼料使用效果的發揮。需要強化黃颡魚功能性水産配合飼料研發的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精準和動态配方技術,開發養殖模式配方、季節配方、階段配方和區域配方,細化功能性水産配合飼料産品定位。應大力發展黃穎魚不同營養階段的營養需求研究,開發出開口飼料、苗種培育飼料、成魚養殖飼料和親魚培育飼料等,并針對黃颡魚各發育階段所需飼料進行功能性拓展研究,為黃顆魚規模化養殖提供基礎;開展不同養殖模式、養殖區域與其營養需求之間的關系研究,以獲得各種養殖模式下的營養需求參數,同時開展營養生态研究,減輕黃顆魚養殖的自身污染,為生産高品質黃颡魚飼料提供理論支持。

4.1.2微藻添加劑的開發

微藻是一類分布廣泛、營養豐富的自養生物,也稱單細胞藻類。藻類種類繁多,目前已知約有三萬種,其中微藻種類約占70%。可用于水産的微藻種類很多,近幾年培養并應用于水産開口餌料及飼料添加劑微藻種類有綠藻門的亞心形扁藻、鹽藻、小球藻,矽藻門的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牟氏角毛藻,金藻門的等鞭藻、湛江等鞭藻、綠色巴夫藻,黃藻門的異膠藻,藍藻門的魚腥藻、螺旋藻等。微藻含有魚類生長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其細胞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氨基酸、脂肪酸、藻多糖、維生素等,同時還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以及甘露醇、核苷類、萜類、大環内酯、生物堿等抗菌、抗病毒物質。近幾年,微藻在水産養殖業也有較多研究與應用,一些研究表明微藻作為飼料添加劑對魚類提高免疫力、促進生長、改善體色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但目前國内鮮有關于微藻利用于黃颡魚飼料的研究,此類産品更為少見,微藻的開發與利用将成為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發展的新方向,其前景十分廣闊。

黃颡魚必須喂專用飼料嗎(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應用現狀及其前景)6

4.2展 望

在大力推進水産健康養殖轉型升級、重視水産養殖業質量安全與環保的今天,研發、推廣并應用功能性水産配合飼料将成為水産養殖和飼料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推動水産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黃颡魚作為備受人們關注的經濟魚種,其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多種養殖模式的開發都已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黃颡魚是否能成功進行大規模的養殖,關鍵在于是否能研發出配方合理、工藝先進的安全、高效和環境友好型飼料,并合理運用于養殖生産中,可有效降低養殖的風險,實現黃颡魚養殖從數量型向質量型、效益型的轉變。因此,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研發、推廣并應用意味着更多的機遇和更廣闊的市場前景,相信将來會有更多有關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的研究成果,并開發出更多能滿足各種生産需求的黃颡魚功能性飼料産品。[參 考 文 獻 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