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電子版資料的進我主頁看置頂文章~~
句段賞析題是閱讀理解中必考的題型之一,也是“八大必考題型”之一,具體來說,句段賞析題又分為4種小題型:
你看下圖這道中考真題,讓你結合文章,分析哪個句子更好。
中考真題再現
看到“比較”“句子”“哪個好”,這幾個題眼,毫無疑問這屬于“句段賞析題”
但具體屬于“句段賞析題”的哪種小題型呢?這個是審題的重點。
其實隻要掌握方法,也不難,
首先,這是兩個句子,不是段落,就可以直接排除“表現手法題”的可能,因為表現手法是針對段落而言的。
其次,這兩個句子顯然不是環境描寫,所以排除“環境描寫題”
最後,你看看題目讓你結合文章的語境,分析哪個句子好,而不是單從句子上分析修辭手法,毫無疑問就是“句段作用題”
這就是解題的第一步:判斷題型
判斷清楚題型之後,接着就簡單了
第二步:從5個緯度分析句子的作用。
句段作用,咱們的解題方式就是從選詞用字、描寫手法、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手法和中心思想這6個緯度來分析其作用。
1⃣️ 首先從選詞用字上來看,顯然B句更好。
為啥呢,你看這個“藤”字,是不是很有表現力,形象地寫出了煙塵之大,1分到手!
2⃣️其次從表達方式的角度,看看句子是否用了環境描寫手法或人物描寫的手法
關于5種表達方式的本質,我之前講得很清楚了,其中描寫的本質就是交代狀态和畫面,
很明顯的,這個2個句子用的都是描寫的表達方式,給你描繪了馬車消失了在你眼前的這個畫面。但是題目中的2個句子都沒有用到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的手法,所以不必展開分析其作用了。
3⃣️接着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比兩句話,第二句話比第一句話好在哪裡。
你要知道,描寫的目的是要讓讀者有畫面感,有畫面感還不夠,如果還想讓它這個畫面更生動形象,更逼真。
那該怎麼才能讓這個畫面更生動形象呢?當然是修辭手法了。
你看第二句中“如飛般”的這三個字,很明顯,這是誇張手法,用這個誇張的手法更生動地寫出了馬車的行駛速度之快! 1分到手!
很顯然,第二句話好!
4⃣️接着從表現手法角度來分析比較。
其實,壓根不需要比,因為隻有段落才有表現手法這一說法,句子就沒有表現手法這回事兒,跳過!
5⃣️然後從結構手法的角度,把句子放到原來的段落裡,找出這句話在本段落的作用。
前面确定了這兩個句子是描寫的表達方式,那為了增強描寫的表達效果,我們還可以用表現手法,對吧!區别是,修辭手法是用于句子的,表現手法是作用段落的。
原文段落節選
再把這句話放到第八段橫線處,那孩子痛苦難受的樣子,是不是照應了煙塵之大?那作者為什麼要描寫這麼一段話呢?隻是為了告訴讀者,這煙塵很大嗎?
當然不是,你看這句“女士沒有回答,隻是冷冷地盯着孩子”,所以作者用一段話描寫了馬車飛奔而去,煙塵之大讓孩子痛苦的樣子,目的就是要側面突出女士的冷漠啊!又1分到手!
我們之前講過描寫類的表現手法有三種,還記得嗎?渲染、襯托、烘托。這裡就是避開了正面描寫女士的冷漠,側面描寫了馬車與孩子的場景,從而突出女士的冷漠,讓讀者印象更加深刻。
注意⚠️⚠️,很多同學一般隻能回答到第一點,能寫出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和作用,回答不到第二點,丢分處也是在這裡。為什麼呢?
因為題目說的是結合語境,分析哪個句子好。那就要把句子放到句段中去分析它的作用。如果是給你一句話,讓你從修辭角度去賞析它的表達效果,那就回答第一點就可以了。
6⃣️ 接着從文章中心角度分析兩個句子。
其實也不需要分析,因為這句話所在的段落,既沒有中心句,也不是文章的結尾部分,隻是普通的内容,并未體現任何文章中心,
分析完了6個維度,接下來就是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
可以這樣回答:
B句更好【1分】因為B句用了誇張的手法,生動地寫出了馬車的行駛速度之快【1分】
“藤”字很有表現力,形象地寫出了煙塵之大【1分】,與下文孩子的痛苦感受相照應,從側面突出了靓麗女士的冷漠。【2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