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氣網訊 通過人工手段影響天氣,不僅可以增雨,還可以防雹、消霧,對農業抗旱減災、雲水資源開發等具有積極的意義。那麼人工影響天氣最早是怎麼發明的呢?中國天氣網推出“人工影響天氣問答”系列科普,一起看看人工影響天氣的前世今生。
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有個叫貝吉龍的瑞典人發現,極小的冰核可以吸收水汽,使過冷卻水滴變為大冰粒子,最終大到足以成雨落地。這一發現便是冷雲降水過程的主要機制。
随後,1938年,美國科學家霍爾頓在麻省理工學院試驗站用吸濕性物質(氯化鈣)播入暖霧中進行消霧,這是首次符合物理原理并獲得成功的人工影響天氣科學試驗。
1939年,德國科學家芬德生從數以千計的降水雲觀測中證明,貝吉龍的假說是成立的,并進一步完善了這一理論,即“貝吉龍-芬德生”理論。
下一個裡程碑,當屬美國人文森特·謝弗和英國人馮内古特。1946年,文森特·謝弗發現幹冰能夠促使過冷水滴形成冰晶,與此同時,馮内古特則找到了有效的、可以作為冰核的物質碘化銀。這一發現開創了人工影響天氣的新時代。
在随後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試驗中,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以色列、法國、中國等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進行了各種實踐。
我國最早的現代人工影響天氣試驗要數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山西人工消雹試驗,1950年7月6日的《山西日報》亦有所記載。1958年,在吉林省,我國第一次通過飛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邁出了我國飛機播雲作業的第一步。
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科學家開始建雲物理實驗室,經過北京市政府特批,100立方米用于檢驗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效果的雲室罐子連夜被送到北京,之後人們在罐子外面蓋好房子,開始研制新型催化劑。自此,我國使用地面碘化銀燃燒爐、高炮和火箭、飛機等方式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格局逐漸形成。
(設計/魏來 專家支持/姚展予 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二級研究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