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七年級下冊第4課孫權勸學筆記

語文七年級下冊第4課孫權勸學筆記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30 05:58:41

語文七年級下冊第4課孫權勸學筆記(七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北固山下課文筆記)1

一、作者簡介

  王灣,洛陽人,一個生卒年不詳的唐朝詩人,但今天我們仍記得他的名字,就是因為他寫下了《次北固山下》這首千古傳頌的詩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人以詩傳”啊。

二、朗讀指導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三、課文翻譯

  ⑴次:住宿,此指停泊,途中暫時停宿。

  ⑵北固山:在今江蘇鎮江市北,下臨長江。

  ⑶客路,當指驿道,是旅客來往所走的道路。鎮江是當時水陸交通的樞紐,故以“客路”與“舟行”相對應。

  ⑷青山:指北固山。

  ⑸行舟:乘船前行。

  ⑹綠水:長江。

  ⑺前:向前航行。

  ⑻潮平:指潮與岸齊,因而兩岸顯得寬闊,這是春潮初升時的景象。

  ⑼風正:指順風,且風力不大,所以帆是懸挂之形。

  ⑽殘夜:夜色已殘,指天将破曉。夜将盡而未盡的時候。夜将盡時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又因鎮江跟東海相距不遠,故稱海日。

  ⑾舊年:未盡的一年。相對于新年而言,舊年未盡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謂“江春入舊年”。

  ⑿歸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⒀鄉書:家書(家信),指詩人寄給洛陽家中的信。詩人有托書于歸雁之意。

譯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夜幕還沒有褪盡,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氣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四、感悟抒情

  1.氛圍創設: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産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你能例舉一些學過的寫鄉愁的詩歌嗎?

  (如李白的《靜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次北固山下》這首詩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屬于寫景?能說出來這是什麼寫作手法嗎?

  明确:第四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屬于寫景。先寫景,再抒情,景為情設,情因景生,這是詩歌裡常用的情景交融寫作手法。

  3.前面三句寫景,各有特色,請問你最喜歡哪一句?說說你的感受和理由?

  設想: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世界、多元理解和獨特感受。

  參考理解: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綠水指長江。此處加了“外”“前”兩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處,可見得旅程介于水陸之間,因此和下聯“兩岸”“一帆”描寫水陸發生密切關系。詩人以平實之筆開篇,猶如畫家作畫以前在紙上鋪設的底色,為抒情言志創設出收縮自如的揮灑空間。詩人一落筆寫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顯然這裡是詩人的想象,這就隐含了詩人并沒有到達終點,可見旅途是艱辛的,而走得越遠,離家鄉也就越遠,鄉愁也就越濃,這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緣由。此外,這裡首句對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詩的要求,也是詩人的匠心獨運,把“青山”和“綠水”分别鑲嵌在詩句中,更顯得色彩明亮,意境優美。

  ②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完全是寫景,其中“平”“闊”“正”“懸”都是詩眼。潮平兩岸即闊,風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積雪已慢慢融化,因彙集了千山萬壑雪化之水,長江的水量逐漸大了起來,江面因之愈發寬廣,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參照物的切入,使得長江兩岸的距離愈顯闊大。漸漸上漲的江水與恰到好處的正風吹拂二者相合,才有這“風正一帆懸”,句内的因果呼應,一是勾勒出壯美的大江行船圖,二是承接首聯、引發下聯的巧妙過渡。江春悄悄闖入舊年,山才會青,水才會綠,才會有“潮平兩岸闊。”這兩句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江面的景象,構圖精美,意境開闊,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陸地風光有異曲同工之妙

  ③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海日”兩句從章法上看,有導出結尾一聯的作用,這就是說,它跟詩人的鄉愁有關。

“生”和“入”的選用的第一妙處,在于詩人把個晝夜更替的壯觀景象與新舊相接的時光荏苒描繪的傳神入化,給人開辟出自由想象的無限空間。“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與“一江春水向東流”相關聯,道出流年似水、歲月暗換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處,又在于詩人把思歸盼歸的鄉情暗暗融入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晝夜更替、新舊相接之時萌發思歸盼歸的鄉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處,還在于詩人借物言志:“海日”能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噴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塹奮力北上,人也應順應天時在一元複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為,隻有如此,思歸盼歸鄉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價值。這兩句找到了更高層次的交彙點、碰撞點:天人兩合,物我一理。

整首詩才渾然一體,讓人感到此二聯去掉那一個,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負載詩人此時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這一聯在此詩中起轉折作用,詩題為“次北固山下”,“次”當“停駐、停泊”講,此聯剛好寫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趕路,“海日”承上聯“潮平兩岸闊”而來,“生殘夜”從将盡未盡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舊年”一句寫作者情緒陡轉,眼前景色使作者鄉情陡生,尾聯“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的無奈情緒便很自然的産生。

  4.最後一句“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點名了詩的主題,你是怎麼理解這種鄉愁的?

  (各抒己見,自由作答,參考理解要點:古代交通的限制,運用了雁的意象,鄉愁人人有,人的情感歸宿)

五、主題歸納

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全詩描繪了詩人泛舟至北固山下時所見之景,北固山下潮平岸闊、殘夜歸雁的景象觸動了詩人飄泊羁旅之愁情,因而寫下此詩,抒發自己的鄉思愁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