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歲月,我們的孩子在放學後奔向的不是各式各樣的電子産品。他們跑向街道、田野、甚至是草原、江河,他們放着風筝仰望天空,也為了捕獲魚蝦潛入水底。
時代的變遷給每一代人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環境與條件,關于這種種變化的孰是孰非已經争論得太多——而這些争論本身也難以得出一個絕對的答案。今天的文章我們不讨論這些變遷的好壞,隻帶你看看曾經一代孩童的歡樂場景。
這是來自一位我的父親一輩的長者書寫下的記憶,我想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閱讀過這般樸實的文字。至于這些記憶的意義,可能每個人看完都會有不同的理解與感想,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想法。
● 《忙趁東風放紙鸢》 豐子恺先生
回憶往昔
放風筝,放在當前社會對于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并不算多麼有趣的遊戲,有的孩子甚至對放風筝表現的很淡然冷漠。每當周末休息或假期的時候,在時間允許、氣候适合的情況下,一些孩子才有可能告别眼前的作業本或電腦在家長的帶領下走出家門,到廣場去放風筝。
但每每沒到多長時間,孩子便會喊苦喊累拖着家長去商場遊戲場玩電動遊戲或是到快餐店進行大快朵頤。每當這時,望着廣場上空飛滿的風筝,我就在想我小時候如果能有一隻現在這樣五彩斑斓、絢麗多彩的風筝該有多好……
● 濰坊風筝節上絢麗多彩的風筝
小時候家住農村,社會發展也遠不如現在,供給孩子們玩耍的仿佛隻有時間。記得上小學時根本沒有什麼學習壓力,一方面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态度遠沒有現在這樣在意,當初家長的心思還都放在“争分奪秒”的為家裡掙錢改善家中的經濟條件上。
另一方面學校的功課和課外學習也遠沒有現在這麼多,每當放學老師都是簡單的布置一些作業供大家學習,而對于淘氣的男孩子來說,每到放學鈴聲響起,那便是自由玩耍的時間到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早都忘在了腦後。
由于家中看管不是太嚴,學校功課也不是太多,在萬物複蘇的春季,我們一放學便直奔大田地,因為那裡是我們放風筝的地方,也是放飛歡聲笑語的地方。
● 宋代 《百子嬉春圖》
在我8、9歲時,由于太小根本就不會放風筝,而且也沒有風筝,那時的風筝不像現在這樣,所有的器材都為你配備好,包括風筝、線軸等,這些放風筝必備品你可以在商店随意購買。我們那時放風筝都得自己做,即使有錢,也很少有賣風筝的商店。
由于歲數太小,若是家長不為你做風筝,你根本無法自己做出一個像樣的風筝。所以,我想要放風筝必須要找比自己大的孩子一起玩,為他們“打雜”。才有可能會在放飛後借你玩一會。
就在逐漸的打雜中,你會慢慢的學會放風筝的技巧,什麼樣的風,向什麼方向跑,多大的風,放多少風筝尾巴,這在當時絕對是“技巧活”。
風筝制作
慢慢的長大後,擁有一支自己的風筝便逐漸成為了現實,我們那時的風筝花樣并不多,八卦、蜈蚣、燕子最為流行,其中“八卦”又是我們男孩子們的最愛,直到現在,我也認為“八卦”作為風筝設計的最為合理。
“八卦”是由兩個正方形交替綁在一起,使風筝形成一個八角,又因同中國傳統八卦相吻合,所以就叫“八卦”了。一個“八卦”風筝看似簡單,仿佛就是兩個四方形的竹條紮合而成,但這樣認為你就錯了。
做“八卦”首先得先找到像樣的竹子作為風筝骨架,這樣能保證你的風筝結實耐用;合适的壁紙做風筝外皮,能保證風筝外衣能夠長時間使用;還有做“八卦”尾巴的麻繩和油紙和所需工具也必不可少。
● “八卦”風筝骨架模型
我們小時候幾乎是沒有零花錢的,家中的東西也是不可以亂動的。所以,所有的東西必須靠自己來想辦法解決。
首先要先找到做風筝骨架的竹子,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豆角苗秧、黃瓜苗秧都需要竹子做插架,這樣才能依附在竹子上向上生長。所以,插秧的竹竿便成為我們做八卦的主要材料。
在這期間,要注意兩個因素,一是不能浪費竹竿,挑選兩根竹竿後一定要一次成型,免于受損後,費工費料,更重要的是被家長發現浪費竹竿時,那可不是臭罵的問題了,一般就是臭罵再加一頓打了。
二是用刀削竹竿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被刀傷到自己。削好竹竿後要把兩兩竹竿放在一個竹竿兩側,測量重量,保證每根竹竿等重,這樣風筝在放飛的過程中就不會發生風筝偏重(偏膀子)現象。
● 蜈蚣風筝
接下來的一步就是紮風筝,紮風筝要注意将竹條擺放整齊,不能有偏散竹條出現。這個過程要平心靜氣,不能着急,一根根的紮。
當每根竹條全部紮緊牢靠後,就要進行貼紙了。貼紙都基本采用報紙等廢棄紙張,因為那時沒錢買什麼油紙,隻能先用報紙貼上第一層,之後再用白紙附上一層,這一層貼好之後,可以拿畫筆寫點字或是畫點畫算是點綴了。在貼紙中也要注意“八卦”每處一定要貼均勻,防止避免偏重發生。
最後要做的就是為“八卦”配尾巴和拴提線了,這兩步不像前兩部那麼重要,但也算是編筐編簍重在收口的活了,不能大意。尾巴穗一定要多準備,有時風大就必須多配些尾巴穗,風小就要摘掉一些尾巴穗。提線一定要選三根相同長度的線,将結打結實,這樣就能保證風筝不在天空掙斷。
● 豐子恺作品 《都會之春》
做完這些,我的風筝就算做好了,但想要去放飛還有一步,那就是風筝軸和風筝線。風筝軸可不是現在大街上放飛筝的軸,方便簡潔,并且随處可買。小時候放風筝,風筝軸也得自己來做。不過這個就相對簡單多了,找一個光滑的油條樹枝,用鋸鋸成兩等段備用,再找一塊長寬與備用油條枝相近的木闆,在木闆兩側用釘子将油條枝與木闆釘在一起,這樣簡易風筝軸就做成了。
剩下的風筝線就得靠父母的施舍了,記得我們鎮上的集市是農曆逢三、六、九,每到這樣的日子都會叮囑趕集的父母不要忘記為自己買點風筝線,就這樣每到集市就去唠叨,唠叨個三四次,父母也就隻能為我買點了。
當風筝線纏到風筝軸上,一個完整的風筝終于做完時,那種喜悅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風筝一完成我們肯定立刻就會拽起風筝出門,找到小夥伴一同去大田地裡放風筝。
放飛往事
如果是周末,那和小夥伴放風筝一放就是一天,沒人會覺得累,中午也不回家吃飯,直到天暗下來才戀戀不舍的收起風筝回家吃飯。甚至我們去上課的時候也要放風筝,一直牽着風筝線到學校附近綁在某個地方,這才去上課。
上課時還經常往窗外看看風筝還在不在,如果坐在中間位置看不到外面的就寫張紙條傳給靠窗的那個同學叫他幫忙看看還在不在,接着在等别人傳紙條回來。然後跟同桌說自己風筝飛的多高,多漂亮。
下了課一個人就跑到操場自己靜靜的站在操場看自己的風筝,要是有别人在旁邊就滔滔不絕的介紹自己的風筝,如果剛好碰到也是看風筝的就會争起來說誰的風筝比誰高。那時候風筝就是我們最好的玩具,是我們的心肝寶貝,很多時候風筝斷線了都是哭着回家的。
● 《童子放鸢圖》張大千 溥心畬
時光飄然,隻待追憶。看着現在廣場放風筝的人群,我很少能在孩子臉上看見我們小時候那種笑容了,更多的是家長在帶着孩子放風筝,為他們放起來後才将風筝軸交到他們手上,孩子們也就是靜靜的站在那擺弄擺弄而已。
看看孩子們的表情,我再看看飛在天上的風筝,我突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現在的風筝上繪制的動物,畫的都是多姿多彩、喜氣洋洋的,而孩子的臉上則滿是安靜鎮定。這仿佛同我小時候放風筝的場景正好相反了,我的風筝上什麼畫都沒有,但我的表情卻定然是快樂的。
不同的時代本應該擁有不同的事物,這無可厚非,但在這漫天飛舞的風筝中,我最希望看到的還是拽着風筝到處跑而臉上帶着微笑的孩子。隻因為這才是我們回憶中童年該有的樣子。
● 徐渭《風鸢圖詩》
編者後記
中國是風筝的故鄉,最早的風筝據傳是春秋時期魯班制造的。漢朝以後,由于紙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使得制作風筝時,逐漸以紙代替了木和竹,因此被稱”紙鸢”。五代時,又在紙鸢上系以竹哨,風吹竹哨,聲如筝鳴,故稱為“風筝”。
“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清代詩人高鼎的這首《村居》,就是我們舊時兒童生活的最真實寫照。
每次了解到這些前人記憶中的童趣生活,甚至是有機會親身體驗到這些“無聊”的過氣娛樂活動時,總會讓我想象起自己父母一輩曾經生活的樣子。乃至于仿佛自己也有機會重曆父輩的體驗,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傳承”帶給我們的重大意義吧。
● 《漢臯春望》 豐子恺
内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