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當爸媽對你表白的時候

當爸媽對你表白的時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6 09:38:36

當爸媽對你表白的時候?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幹貨,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當爸媽對你表白的時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當爸媽對你表白的時候(你出櫃是為了讓父母理解并祝福你嗎)1

當爸媽對你表白的時候

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幹貨。

文|WeGo_萦繞

推薦Huang老師的前年的一篇文章《Les,母親信佛,不接受,以死相逼怎麼辦?》。

因為有人在後台@萦繞,也說起自己是同性戀,但是父母很反對,自己很痛苦這樣的話題,相信Huang導師的這篇文章會對你有所啟發的。

好,文章完!

哈哈哈,不是啦。

以我的角度,也補充幾句吧,希望你能夠更好的理解。

對于父母反對這件事,放在同性戀上面來,其實會有一些誤區。

很多時候,在涉及同性戀情感問題的時候,之所以很容易走入誤區,是當事者常常以異性戀的标準(看法)來處理同性戀的事情。

異性戀,如果帶着自己的伴侶見家長,或者告訴家長,我談戀愛了。

是為了什麼?

是為了得到父母的允許,高興,以及祝福。

對吧?

很顯而易見的目的。

出櫃的目的是啥?

因為這個過程跟異性戀見家長過程是差不多的,所以出櫃仿佛給大家下了個心錨,你覺得你要出櫃,等同于是為了得到父母的允許和接受自己喜歡同性這件事,并祝福你們?

是不是這樣?

說真的,我勸你不要這麼想。

事實上,出櫃的目的并非為了父母允許和接受你喜歡同性,而是為了給父母機會認識和了解真正的你!

能明白不?

在出櫃之前,你的父母看到的還不是一個真實的你,起碼在性取向上面。

所以異性戀做一步往往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允許及祝福,因為這個動作對應着他們這個唯一的訴求,父母顯然并不用更新自己的認知,同時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相反作為同性,你做的這一步,卻有着兩個訴求(四個小訴求),推翻對方對你的認識,并接受這個新的認識,然後再允許你的戀情,最後給出祝福。

單這一步走?

顯然很難……

出櫃之所以對同性來說意義重大,也在于不管父母(他人)是否願意理解和接受真實的你,至少你自己先做了那個無條件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人。

實際上,隻要是向父母坦言了自己的性傾向,出櫃就成功了。

是否出櫃是我們的事,這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但出櫃後父母是否理解和接納,這是他們的事,決定權在于他們,而不是我們。

當然,我們肯定是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祝福,那就是我們後面要努力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你應該要先懂得一個道理,這個道理是: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跟别人說了一番道理,别人改變了,就以為是自己改變了别人,但實際上隻是别人自己想通了,選擇了改變。

用父母是否理解和接受我們作為評斷出櫃是否成功的标準,事實上篡改了出櫃本身的含義。

如果你覺得,你告訴父母你是同性戀後,如果父母不理解,不接受,你就覺得對自己很不公平,覺得他們太過分。

那你又有什麼區别呢?

你們都是在拒絕接納真實的對方,把對方改造成自己幻想中的那個人……

此時此刻,如果你的痛苦來源是:

我是同性戀,造成父母很痛苦。

父母不接受我喜歡同性,造成我很痛苦。

都建議你先看下Huang導師的另一篇文章:《理性情緒ABC理論:從“應該很難”到“我試試”!》,結合ABC理論,去對這件事做一個理解(怎麼感覺我在偷懶呢~~~)。

核心觀點是:一個事件發生以後當事人所産生的情緒及結果,并不取決于事件本身,而是取決于其對這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評價和認知水平。

通常,我們會認為事件的結果隻和事件本身有關系,即A引起了C。其實不然,事件A隻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當事人對誘發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C的更直接原因。

每一份情緒都是我們心中的觀念在身體上起的反應。所以這些觀念是我們的,情緒也是我們的,該為此負責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那個讓我們生氣的人事物。隻要找出我們心中有問題的觀念,就能管理好我們的情緒。

也要明白,不是我們喜歡同性這個事實讓父母感到痛苦。

父母感到痛苦、悲傷、憤怒等等,都不是因為我們喜歡同性這件事本身,而是他們認為同性戀不正常、有病,我們應該按照他們認為對的方式活的觀念造成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允許,允許父母隻能有這樣的表現,接受他們隻有這個能力,而接下來才是我們要去做的“功課”。

感謝閱讀,私信@WeGo戀愛援救,發送“22”,可領取一份挽回愛情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