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咱們主要來聊聊自然光。
我這裡說的自然光就是指太陽光,至于其他的環境光,我們之後再說。
太陽光是個有意思的東西,天氣不同,時間不同,都會讓太陽光産生變化,同時我們可以直射,可以反射,得到結果也會不同,從而在隻有自然光的條件下,就能拍出很多好照片。
那麼我們就按時間順序來聊聊太陽光。
相信所有拍照的攝友們都知道所謂的黃金時段,特别是拍風光的,人像也願意選擇這個黃金時段來拍攝,因為光比小,光線角度好。
一天最開始就是早晨,清晨的光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一般我要是選擇上午外拍,那麼一般會7點左右到場地,開始妝發試衣服,趕在10點左右就結束拍攝。
也許對于風光的朋友們,已經晚了,但是畢竟團隊的人需要保證休息和身體狀态,太早了人都是腫的,拍出來也不好看,這裡給個小建議,咖啡是早上消腫的不二選擇,但是别空腹喝。
這張就是早上拍的,我沒有補光,隻使是逆光,也不會因為光比過強而讓人臉太暗或者背景過曝。早上的光線也是略微偏冷一點,不會過于濃重,很适合拍攝幹淨清新的片子。
中午我們先跳過去,聊聊下午。當然這是廣泛的下午,不要拿靠近赤道地區或者極端環境的情況來讨論。
下午的拍攝我一般是1點開始妝發,大概是2點開始拍攝,這時候太陽已經不是正當頭了,相對有一些角度了,那麼就不會出現極深的眼部陰影和鼻影,那麼我們就可以拍一些略微硬光的片子,但是還是需要用反光闆來控制光比。這個時候我比較喜歡盡量順光拍,這樣能保留一些天空的色彩,逆光就會曝掉。而且順光是可以幫助顯現服裝顔色,一定程度展示臉型的。
這張,是有一些角度的側光,有利于展示男生的立體五官,左側的側面有白布補光,這時候就可以放心按右側受光面測光了。
然後拍了一會,大概到了4點左右,太陽已經降下去不少了,如果是夏天,就是5點左右。
這時候光線開始變成平光或者說趨于平光,平光有利于消除一些面部的瑕疵,同時光比開始變小,我們就可以更自由的選擇拍攝角度,不用擔心黑臉或者陰陽臉的問題了。
這張,我們可以看到影子已經拉長了,從而知道太陽的角度已經低下去了,我很喜歡這個拖長出來的影子,讓人在這個荒草叢中漫步的感覺多了一點孤寂,強化了故事感。同時這時候光線還比較硬,很好的把男生的五官的硬朗感表現出來,尤其是顴骨那部分。這個我稍微欠曝了一點點,同時還後期壓了一下高光,把天空的顔色留下來了。
現在再看,我感覺有一個敗筆,就是拍的時候沒有規避人頭上的塔尖,算是個反面教材給大家吧。
然後再過一會,差不多就是傍晚的黃金時段了。
這個時間,光比适中,光線漫反射比較多,整體比較柔和,同時出現了冷暖色差,在不直射和陰影裡會産生不同程度的冷光,在直射的區域會出現暖光,這樣我們有一些機會玩玩色彩。
這張是一張面光的,基本也是比較平的時候了,沒有任何補光,色彩上也有在低飽和的情況下有一個從暖到冷的過渡,讓我不禁感覺生活真的挺美好的。
這是基本的太陽光的使用,但是我估計很多人會發現,多數情況下,我們可能沒法用到這個好條件的光線,比如南方太陽直射時間太長,北方霧霾太多,有時候下雨,有時候陰天,太陽光真的是有點靠天吃飯的感覺,我們沒法控制呀。
那咱們下面聊點太陽光的塑光配件。
影棚燈都有塑光配件,标準罩呀,柔光箱呀,雷達罩呀等等,太陽光也有。
我第一個想分享的就是陰影,但是不是随便的陰影。這種陰影叫開放式陰影,這是我自己翻譯過來的,英文叫open shade,這是我國外上學的時候老師教我的。
它指的是拍攝人站在陰影裡,但是擡頭能夠看到天空。
它不同于建築裡的陰影,如果比喻一下,它更像攝影棚裡一個柔光箱後面加一把大傘補光的感覺,不會太柔,光比很好控制,在沒有發光闆的情況也能出來很好的效果,很适合隻有攝影師一個人的拍攝情況。
在能看到天的情況,往往我們也可以很好的得到一個眼神光,讓眼睛更有神。
我這張,因為周圍都是白牆,所以漫反射比較強,相當于又多了一個大面積柔光的補光,影子就更淺跟柔和了。
然後我們把這種室外的光線再延伸一下到室内,那麼天窗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塑造光線的道具。
原理跟上面是一樣的,但是天窗由于通過了玻璃這種介質會跟柔和一點,同時搭配不同是時間和太陽的照射角度,也可以出現很不同的效果。
這個跟大家分享兩張,第一張男生這張,我們其實能看到太陽的位置,在畫面的左上角,有一些光還找到了男生的頭發上形成了輪廓光分離的主體和背景,太陽光主要直射的部分其實是在我的身後,人物在一個很淡的陰影區域裡。
第二張則是太陽完全沒有直射到屋裡,這時候我們就得到一個特别柔和的光線,稍微過曝一點,就可以讓女生的皮膚看起來很幹淨膚質好。
如果我們不站在天窗下面,而是周圍的區域,比如這張,那麼光線就有了角度,人也就增加了立體感,就想是一個下扣的巨大柔光箱的效果。
另外我喜歡的太陽光塑光道具還有窗戶和門。這兩樣都很容易形成大光源,這時候我們隻要控制距離和角度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先分享幾張窗戶的。
第一張我們能看到男生身後的大窗戶,其實人身上的主光也是這樣一個窗戶得來的,不直射到人身上,距離比較遠,相當于一塊大柔光屏的效果。
第二張是我很喜歡窗戶的一點,反射。反射的内容可以豐富畫面的信息。這張離窗戶就很近,可以看到管線就衰減的很快,雖然柔和但影子比較深。
第三張是個小窗戶,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落在身上的直射陽光和臉上的非直射陽光的區别。
然後我們再說說門:
相對于窗戶,門的原理是一樣的,可以形成一個大光源,但是門更靈活,門可以通過開合改變光源的大小,從而得到一些不同的效果。
第一張就跟窗戶一樣,人站在門旁,形成了一個很大柔光箱效果。
第二張呢,我畫了個圖,幫助理解,我知道畫的醜,就别噴了。這張我拍的時候,我打開門,讓人站在門旁,但是太陽實際是在身後的位置,沒有直接照到門的區域,其實是掃過的,我畫了個柔光箱,意思是相當于咱們之前分享的把柔光箱往前放掃過人物的效果。如果我把門關的更小,就會變成一個更小的柔光箱。
________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