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邯鄲市号稱是中國成語的故鄉,一點都不假。最經常用到的也有幾百上千條成語。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呀。
成語典故剪紙“上”撲克
圖中是撲克的制作者,邯鄲人王秀梅。每張撲克上都有一個邯鄲成語小故事。
2、
邯鄲·學步橋
邯鄲·學步橋
邯鄲市學步橋的邯鄲學步,相傳來邯鄲學習走路的人就是在這座橋上學習的。所以,這座橋就叫做學步橋,旁邊有一個年代很久的雕像,雕像中描繪的是一個古代人來邯鄲學習邯鄲人走路的樣子。
邯鄲學步是說:幾千年的戰國時候,有一個燕國人到趙國的首都邯鄲去,看到那裡人走路的姿勢很美,就跟着學起來。結果不但學得不像,而且把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了,隻好爬着回去。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學不到别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這個故事來源是:《莊子·秋水》。
所以說這個成語還是非常生動的說明了一些事情的。當然了,這也許不是真的,隻是一個小故事,不過現在形成了成語,用起來也非常簡潔明了。
邯鄲·學步橋
3、
你能看出來,哪隻鳥不用箭就可以把它射下來嗎?
驚弓之鳥這條成語也是來自邯鄲。主要的典故是說,
有一天很多将軍跟着大王出去打獵,在路上,其中一名将軍看到天上有一隻大鳥在飛行,他就對大王說,屬下可以不用箭就可以把天上這隻鳥打下來。衆人聽後非常吃驚,他說完便把自己的弓拉起,但并不裝箭,隻做射箭的樣子,然後,“蹦!”的一聲,一松手,隻看到天上的大鳥從天上就跌落了下來。
大王問到,你是如何做到的?
将軍說:我看這隻鳥,在天空飛行的時候,飛行的慢,聽到它的見聲。我就知道了,它已經受傷,這個時候,我的拉弓聲,驚吓到了它,所以,它就想努力逃跑,結果,反而讓它的傷口更加撕裂,導購無法飛行,所以就從天上掉下來了。
大王聽後,連說“妙”。黃金賞賜。
驚弓之鳥,現在一般比喻受過某種驚吓,遇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的人。
比如,在地道戰中,中國人打的日本人猶如驚弓之鳥之鳥,一聽到放鞭炮的聲音,就會以為是槍聲,吓的屁滾尿流。
4、邯鄲的成語有很多。
這是我随便找了幾十條。大家都有聽過這些成語嗎,聽過它的典故故事嗎?
以後,繼續講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