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繩選擇
目前大部分地區體育中考跳繩項目的跳繩都是由教育局統一采購發放到考場的,一般都是pvc跳繩(具體材質要求可以直接向學校體育老師咨詢)。
圖源網絡
所以在平常鍛煉、模拟測試的時候,選擇同款材質的跳繩我覺得非常有必要。PVC繩重量較輕,甩動穩定,适合提速,适合力量較弱及初學者,對應試考生也較友好。
圖源網絡
另外鋼絲跳繩其實也适合平常練習,重量适中不易打卷,甩動風阻小,适手度高,但是不少地方體育中考不允許考試用包括鋼絲繩在内的器材,沒辦法被考試設備掃描識别。
考體易體測現場
除了跳繩材質的選擇,跳繩的長度也很重要。這裡分享一個小技巧,幫助大家找到合适的長度。
在起跳前可以單腳踩住繩,兩端拉到胸口到肚臍眼的位置,通過試跳将繩索長度調至自己最合适的長短。
各别身高較高、身體協調度較弱、較胖的同學,可以适度調長繩長至心髒高度;總的來說,跳繩的材質、重量、适合長度都會影響卡繩發生的概率。
二、遠離錯誤姿勢
不論是日常的跳繩鍛煉,還是體育考試,都需要掌握正确的跳繩姿勢,避免用力過猛傷到關節。以下這些常見錯誤要避雷~
錯誤一:跳得過高
起跳時跳得過高,下落的距離就會變長,落地瞬間沖擊力過大會損傷到踝關節。
圖源網絡
如果不改變為合适的高度,長期的錯誤姿勢可能會讓踝關節壓力過大。建議跳躍高度為3~5厘米,足夠跳繩甩過身體即可。
錯誤二:雙腿受力不均
正常情況下,正向雙腳跳并不會出現雙腿受力不均的情況,一般出現在雙腳交替跳繩。
錯誤三:雙腿過直
跳繩時膝蓋需要保持自然彎曲,如果雙腿伸得過直,膝蓋缺乏緩沖角度,很容易對膝關節造成傷害。
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