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 張向榮
我們在做工程中發現,很多同學把負筋與跨闆負筋的布置範圍搞不清楚,造成闆鋼筋重疊布置,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用兩個案例來講解。
案例1你能說清楚下面這塊闆的3根跨闆附筋的布置範圍嗎?如圖1所示。

圖1
在這個案例中,大家容易犯的錯誤是鋼筋重疊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這個錯誤可不小,一旦你鋼筋重疊布置,軟件在重疊這一塊就會算兩次鋼筋,闆鋼筋就多算不少,這個問題新手應引起重視,否則會造成重大錯誤。
正确的布置方式應該是這樣的,如圖3所示。

圖3
軟件如何繪制?
在軟件裡用跨闆受力筋繪制,用到自定義範圍的方法繪制方法,操作步驟如圖4、圖 5 所示。

圖4
16号筋和另一邊的4号筋畫法相同,如圖5所示。

圖5
軟件是如何計算起步筋的?4号筋與16号筋相接處的間距是多少?如圖6所示。

圖6
我們研究了軟件的算法,這兩處的算法都由軟件的起步設置決定的。如圖7所示。

圖7
案例2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案例,你能劃分出下面這三根負筋的布置範圍嗎?如圖8所示。

圖8
很多同學在這裡容易犯的錯誤是這樣的,也是重疊布置,如圖9所示。

圖9
正确的布筋範圍應該是這樣的,如圖10所示。

圖10
軟件如何繪制?
此案例中,兩邊的跨闆負筋畫法與案例1相同,中間負筋用畫線的布置方法布置負筋,操作步驟如圖11所示。

圖11
這個案例中,負筋的起步,兩個負筋之間的距離,與案例1一樣,這裡不再贅述。但是,案例2有個特殊情況,大家應該注意,就是懸挑闆梁頭的布筋,因為梁寬 2個起步距離位置沒法布置負筋,需要補充鋼筋進去,軟件是這樣做的,如圖12所示。

圖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