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會區未來發展?南都訊 2月23日,江門市召開第二場“開局即加速”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新會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兵介紹新會區 2022 年經濟發展目标,以及強化首善擔當,聚焦“一園三中心”,以十大行動落實市委“1 6 3”工作部署的情況,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廣東新會區未來發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南都訊 2月23日,江門市召開第二場“開局即加速”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新會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兵介紹新會區 2022 年經濟發展目标,以及強化首善擔當,聚焦“一園三中心”,以十大行動落實市委“1 6 3”工作部署的情況。
劉兵介紹,去年以來,新會區乘着江門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東風,按下經濟社會發展加速鍵,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省布局的江門大型産業集聚區,新會區有670多平方公裡土地納入其中,面積占全市近一半;“雙碳”實驗室、投資200億元的中創新航江門基地先後落戶;珠肇高鐵江門至珠三角樞紐機場段全線動工;151個總投資超2200億元的重點項目有序推進,新會建設江門“首善之區”和高質量發展标杆的基礎不斷夯實,前景無限美好。
今年,新會區把牢“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委提出的目标要求,以“重在求進”的奮進姿态,力促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增長9%以上,但在實際工作中力争11%,進一步接近千億GDP總量,為2023年率先建成千億GDP強區打下堅實基礎。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全力建設“首善之區”
江門市委、市政府賦予新會“首善之區”定位,新會區将以“開局即加速、起步即沖刺”的精氣神,保持昂揚鬥志和沖天幹勁,堅決扛起“首善”之責,力求“首善”之效。
一是認真找準發展标杆。選定廣州市增城區為個性化“比學趕超”對象,選定江蘇南通市海門區為綜合性“比學趕超”對象,借鑒學習這兩個城市在城鄉融合發展、産業升級提檔和營商環境提升等經驗做法,力争新會未來5年的平均增速高于增城、海門,不斷縮小發展差距。
二是出台十大行動方案。新會區已經率先制定了《新會區聚焦“一園三中心”建設 全面落實市委“1 6 3”工作部署十大行動方案》,包括新會區落實“黨的建設”工作五年行動方案、落實“科技引領”等六大工程五年行動方案以及落實“區域平衡發展”“宜居城鄉建設”“法治新會建設”五年行動方案,細化出2022年工作清單和未來五年工作任務,推動市委工作部署在新會全面落地見效。三是打響招商引資頭炮。在今年春節前,投資200億元的中創新航項目簽約落地新會,我們按照“拍地即動工”的目标,配合推進項目建設,預計将在3月底前全面動工。目前,新會區還在洽談一個投資超百億元的大項目,有望近期簽約落地。
打造平台,聚力“一園三中心”建設
江門市黨代會提出了要在全市建設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平台,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極強的舉措。新會将聚焦“一園三中心”建設目标,在未來五年謀劃建設國家級科技産業發展重要新平台、廣東高端裝備制造重要基地、廣東汽車産業重要制造基地、高端精細化工生産基地、國家低碳示範城市、四個華僑華人國家平台、兒童友好型城市、區域平衡發展綜合試驗區等,舉全區之力推進江門大型産業集聚區新會片區建設,打造大灣區西翼制造中心、大灣區城鄉融合發展示範中心和大灣區僑文化交流合作中心。新會區也把這些目标寫進了剛剛出台的十大行動方案,一項一項地抓,一件一件地做。
聚焦工業,全力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落實科技引領工程,加強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推動“雙碳”實驗室納入省級以上實驗室體系。積極與港澳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江睦新能源汽車、銀洲湖紙業基地兩個“雙碳”産業園。推動高企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力争高企增至49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500家。
落實工業振興工程,培育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與健康三大産業集群。主動布局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動力電池項目,推動汽車産業全鍊條發展。全力招引大項目、好項目,高頻度、全方位對接深圳,每季度至少1次赴深圳舉辦招商推介活動,力争全年引進5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5個,百億級項目不少于2個。搶抓RCEP實施機遇,加強與14個成員國開展經貿交流,推進貿易投資合作。
落實園區再造工程,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實行“領導小組 管委會 開發公司”模式,全面整合、提質發展園區。深化與市國資合作,做實國資開發公司,打造集建設、運營、招商、服務于一體的運營主體。按照每個園區建設一個街區、一個公園、一所學校、一家醫院、一個産業服務中心的“五個一”标準,籌建人才公寓、共享食堂、文教設施、鄰裡中心等基礎設施,打造具有灣區水平的15分鐘宜居生活圈。
落實人才倍增工程,争取新增3個博士或博士後科研平台,引進不少于150名博碩專業人才。籌建人才産業園,新增3個以上人才驿站,提供“上管老、下管小”服務。建成華立技師學院、華商職院、南方職院,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
以僑為橋,打造大灣區僑文化交流合作中心
立足葵鄉文化禀賦,深入推進“僑都賦能”“港澳融合”工程,進一步将文化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發展新優勢。
一方面,着力弘揚僑鄉魅力文化。精心籌備紀念梁啟超先生誕辰150周年系列活動,加快推進“小鳥天堂·梁啟超故居”創4A景區,弘揚梁啟超愛國精神和傳世家風。謀劃岡州會館總館,啟動“一鎮一僑村”示範創建,在樞紐新城、古井燒鵝街,建設有“僑味”有牌樓的唐人街,留住僑鄉記憶,留住美麗鄉愁。
另一方面,着力打造華僑華人創新創業平台。實施“僑資僑企”回歸行動,推進便利華僑華人投資制度專項改革,推動 “僑夢苑”新會園提質發展,吸引廣大華僑華人回鄉投資創業。深入推進“灣區通”工程,深化與港澳城市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開設港澳跨境通辦政務服務專區,為華僑華人提供優質政務服務。
用心用情,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深化與台山對口合作,整合兩地僑資源、優質農産品,打造特色共建品牌,推動東西部區域平衡發展。啟動新一輪城市品質提升工程,完善教育、醫療、文體等配套設施,讓群衆享有高品質公共服務。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切實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記者問
問:去年,江門“雙碳”實驗室在新會區揭牌,新會區如何借助這一重大科技平台,引領新會區低碳綠色産業高質量發展?
答:陳岸明書記指出,江門“雙碳”實驗室是江門市重要的科技創新平台,是“科技引領”工程的頭等大事。新會區将借助這一重大科技平台落戶新會的良好機遇,以“開放、協同、共享”的建設理念,大力推動低碳綠色産業高質量發展。剛才我已作了扼要介紹,下面,我詳細彙報一下。
一是率先推進産業園區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科學編制《江門市新會區“雙碳”産業發展規劃》,謀劃建設江睦新能源汽車産業園和銀洲湖紙業基地等“雙碳”産業園區,推動“雙碳”引領産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制定珠西樞紐新城發展有關規劃,率先開展低碳社區試點建設。
二是深化“政産學研”合作模式。進一步加強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大力推進“雙碳”實驗室建設,力争獲批省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實“科技引領”工程,積極推動ABB、中創新航、芳源環保等國内外著名企業積極參與“雙碳”實驗室建設,共建共享科技研發平台,構建新會“創新走廊”重要支點和産學研協同發展良好生态。接下來,新會區将重點圍繞中創新航動力電池等大型項目,深入開展綠色能源技術創新,打造“整車 電池 零部件”綠色全産業鍊。
三是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會區裝備制造、食品、紡織服裝、精細化工、造紙等傳統産業規模較大,有着豐富的碳彙資源和廣闊的“雙碳”應用場景。比如,李錦記綠色醬油發酵工程獲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頒發的“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評級體系(LEED)”鉑金認證,亞太森博紙業發布首款“碳中和”複印紙,美達錦綸已把“雙碳”技術納入實驗室研發方向。下一步,新會區将積極推動“雙碳”實驗室與企業對接,深化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合作,加快促進傳統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南都記者 嚴亮 通訊員 江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