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19課:《雖有佳肴》,怎麼學
【教材文本系列之議論文閱讀課】
(文言文)
課堂學習過程:
第一步:在“議論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自主解決問題。(獨探獨練)
第二步:在“議論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自主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合作解決問題。(獨探合練)
第三步:在“議論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合作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自主解決問題。(合探獨練)
第四步:在“議論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合作探究原文,不斷地生成并合作解決問題。(合探合練)
第五步:在“議論文閱讀思路”的框架下從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展示探究成果,不斷地生成并不斷解決問題。(展示演練)
感受原文
【走近作者如沐春風,感受原文似逢甘霖】
雖有佳肴
《禮記》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探索之旅
【現成答案滋生惰性,探索旅程增長才能】
第一環節:明确與把握
一、目标
生成問題:1. 學習本文需要達到哪些目标?2. 學習本文的重點、難點是什麼?3.……
解決問題:
學習目标
1.了解《禮記》相關知識,積累重點文言詞語,熟讀并背誦課文。
2.準确翻譯課文。
3.學習類比說理的方法,理解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
4.理論聯系實際,用正确的學習方法指導完善自我人生。
二、過程
(一)自主探究
自主生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二)合作探究
合作生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合作解決問題
三、方法
類讀法(全稱“類中類文章讀學法”)
第二環節:标段與勾劃
生成問題:1. 全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2. 需要畫出哪些生字、難詞及精彩詞句?3.……
解決問題:1. 本文隻有一個段落。2. 劃出生字、難詞、精彩詞句。……
第三環節:查閱與積累
生成問題:1.需要查閱、了解和積累哪些字、詞、句? 2.……
解決問題:1. 《禮記》:儒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佳肴(yáo):美味的菜。佳,好,美。肴,用魚肉做的菜。旨(zhǐ):甘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是故: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自反:反省自己。自強(qiǎng):自我勉勵。強,勉勵。教學相長: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别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兌(yuè)命》:《尚書》中的一篇。“兌”通“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yuè)。命,《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布的政令。學(xiào)學半:教人是學習的一半。第一個“學”是教的意思。其此之謂乎: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其,表示推測。2.……
第四環節:整體誦讀
一、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一)從音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需要辨析哪些多音字? 2. 本文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字的音?3.……
解決問題:1. 多音字:教、強、長。2.……
(二)從形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需要區别哪些形似字? 2. 本文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字的形?3.……
解決問題:1. 形似字:肴與希,旨與詣。2.……
(三)從難讀字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本文需要了解、掌握哪些難讀字?2.……
解決問題:1. 肴(yáo) 旨(zhǐ) 強(qiǎng) 兌(yuè)命 學(xiào)學半2.……
(四)從通假字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有哪些通假字?2.……
解決問題:1. 《兌命》曰(“兌”通“說”,指賢相傅說) 2.……
二、停頓恰當,節奏合理
從詞和詞的組合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句話怎樣停頓?2.……
解決問題:1.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2.……
三、語氣明顯,流暢自然
(一)從語調、語氣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誦讀這句話時,要用怎樣的語調、語氣? 2.……
解決問題:1. 陳述語氣,讀出規勸之情,讀出肯定的口吻。2.……
(二)從語速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誦讀這句話時,要用怎樣的語速?2.……
解決問題:1. 語速:中速。2.……
四、按照要求,選擇記誦
從強行記憶、理解記憶、想象記憶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哪些是需要反複誦讀的? 2. 哪些是需要記憶的?3.……
解決問題:1. 有感情地朗誦并背誦這篇文章,注意積累精彩詞句。2.……
第五環節:粗知文意
一、準确釋詞
(一)從掌握一般詞語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哪些詞語是需要了解的?2.哪些詞語是需要掌握的?3.……
解決問題:1. 2.……
(二)從注意一詞多義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哪些詞存在一詞多義現象?2.……
解決問題:1. 其:不知其旨也(它,代詞);其此之謂乎(表推測,副詞)。學: 學學半(第一個學,教);學學半(第二個學,學習)。2.……
(三)從區别古今異義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哪些詞存在古今異義現象?2.……
解決問題:1. 不知其善也(善,古義:美好。今義:善良。);是故(是,古義:這。今義:判斷詞。);雖有佳肴(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不知其旨也(旨,古義:甘美。今義:意義,用意,目的。);雖有至道(至,古義:達到極點;今義:到。);教然後知困(困,古義:不通,不理解。今義:困難。);教學相長(長,古義:促進。今義:增長。)2.……
(四)從揣摩詞的活用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詞存在詞的活用現象?2.……
解決問題:1. 弗食(食:吃。名詞活用作動詞);然後能自反也(反:反省。形容詞用作動詞)2.……
二、了解句式
(一)從省略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哪些句子是省略句?2.省略了什麼?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4.……
解決問題:1.例: 2. 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加法補上。4.……
(二)從倒裝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句子是倒裝句?2.将什麼倒裝了?3.正常的順序應該是怎樣的?4.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5.……
解決問題:1. 例:2. 3.4.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交換法還原。5.……
(三)從判斷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句子是判斷句?2.是否有判斷詞?3.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4.……
解決問題:1. 例:“教學相長也”意思是: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2. “……也”表判斷。3.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将判斷詞變為現在的“是”。4.……
(四)從固定句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哪些句子是固定句式?2.有什麼标志性詞語?3.在譯文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4.……
解決問題:1. 例:其此之謂乎?2.“其……乎”相當于“大概說的就是……吧。3.……
三、了解文化常識
(一)從國号、帝号、年号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文中出現了國号、帝号、年号沒有?2.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3.……
解決問題:1. 2.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照搬法原封不動的搬過。3.……
(二)從官名、地名、物名、人名等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文中出現了官名、地名、物名、人名沒有?2.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什麼譯法?3.……
解決問題:1. 《兌命》:《尚書》中的一篇。“兌”通“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yuè)。命,《尚書》中的一種文章體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員或賞賜諸侯時發布的政令。2. 在譯文的時候應該運用照搬法原封不動的搬過來,或用現代詞語來置換。3.……
四、翻譯文句
(一)從文言知識、詞義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運用掌握的文言文知識,将文言詞語置換為現代詞語。2.……
解決問題:1. 例:雖(即使)有(有)佳(美好)肴(菜), 弗(不)食(吃), 不(不)知(知道)其(它)旨(甘美)也(是,表判斷)2.……
(二)從翻譯方法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運用掌握的翻譯文言文的幾種方法進行翻譯。2.運用了哪些譯法?3.……
解決問題:1. 譯:即使有美好的菜,如果不吃,是不知道它的甘美的。2. 運用了加法、照搬法和置換法。3.……
(三)譯文
即使有美好的菜,如果不吃,也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學習,也就不知道它的美好。所以,學習過後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然後才能反省自己,努力向學;知道不通達,然後才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第六環節:分類閱讀
一、類型感知[浏覽掃描,明确方向]
從文體、論題、所寫内容、表達方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從文中表達方式看,是以議論為主嗎? 2. 本文是什麼文體?3.文中寫人、寫事、寫景、寫物沒有?4.……
解決問題:1. 從文中表達方式看,是以議論為。2. 這是一篇議論文。3.……
二、類型切分[火眼金睛,透視切割]
從文體、論題、所寫内容、表達方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本文的論題是什麼?2.有哪些分論部分?3.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4.……
解決問題:1. 本文論題:教與學的關系問題。2. 本文短小,沒有分論部分。3. 主要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4.……
三、類型閱讀[步步設疑,解剖麻雀]
讀議論文
1.從論題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全文的論題是什麼? 3.……
解決問題:1. 本文論題:教與學的關系問題。2.……
2.從中心論點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中心論點:教學相長。2.……
3.從全文論證思路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作者是按這樣的思路進行論證的?2.……
解決問題:1. 思路:舉例(佳肴不食不知其味) →舉例(至道弗學不知其善)→道理論證(從教和學兩方面講道理)→ 中心論點(教學相長)→引用論證(引用《兌命》中的話)2.……
4.從論據及作用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運用了什麼論據?2.運用這些論據的作用是什麼?3.……
解決問題:1. 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2.A. 事實論據。舉有佳肴不吃不知其味甘美的事實,引出本文“教與學的關系”的論題。B. 事實論據。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的事實,為論證“教學相長”這一論點提供了事實依據。C. 道理論據。引《兌命》中“學學半”,為論證“教學相長”這一論點提供了理論依據。3.……
5.從論證方法及作用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2.運用這些論證方法的作用是什麼?3.……
解決問題:1. 論證方法:類比論證、引用論證。2. A.類比論證。舉佳肴不食不知其味這一事實,是為了引出道不學不知其善的事實,最終引出教與學的關系,論證了中心論點。B. 引用論證。文章末尾引用《兌命》中的話,作為引用論證,證明了中心論點“教學相長”,增強了說服力。3.……
6.從全文語言特點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本文語言有什麼特點?2.……
解決問題:1. 本文言簡意赅,論證嚴密。2.……
7.從全文寫作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1)從主要内容的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本文主要内容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主要内容:本文在論述時先以“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進而又以教與學兩方面加以說明。2.……
(2)從寫作目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寫作目的:告訴人們“教學相長”的道理。2.……
8. 揣摩精彩詞句,精讀精彩片段
(1)揣摩詞語
詞例: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①從詞意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這個詞在句中是什麼意思?2.……
解決問題:1. “弗”,不的意思。2.……
②從技法及作用等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這個詞用在句中有什麼作用?2.……
解決問題:1. 作用:強調作用。2.……
③從用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作者用這個詞語是否有意圖?2.……
解決問題:1. 連用兩個“弗”,強調了實踐非常重要,要重視實踐,在實踐中才知道“不足”“困”。2.……
④……
(2)揣摩句子
句例:《兌命》曰:“學學半”。
①從思想内容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2.……
解決問題:1. 這句話的意思是“《兌命》說:“教人是學習的一半。”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2.……
②從技巧及作用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技巧?2.運用這個技巧有什麼好處?3.……
解決問題:1. 這裡引用《兌命》中的話作為論據,運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2. 引用《兌命》中的話作為論據,這裡運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增強了說服力和權威性。3.……
③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這句話的意圖是什麼?2.……
解決問題:1. 目的:為了證明論點。2.……
④……
(3)片段精讀
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①從知識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根據所學知識來提出問題。2.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A.雖有佳肴( )B.教學相長( )C.然後能自強( )也D.學( )學半 3. 解釋加點的詞語。A.不知其旨也( )(從音的知識)B.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C.其此之謂乎( )D.故曰:教學相長也( )(從詞的知識)4. 下列加點的詞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雖有至道B.教然後知困C.教學相長D.弗食,不知其旨也(從詞的知識) 5. 翻譯“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個句子。(從翻譯知識)6.……
解決問題:1. 2.……
②從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學學半”這句話的意義和作用的理解。(從理解能力)2.……
解決問題:1. 2.……
③從意圖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根據詞、句、段來提出問題。2.……
解決問題:1. 2.……
④……
四、類型遷移[學以緻用,觸類旁通]
(一)閱讀能力遷移
按照“類中類文章讀學法”閱讀,從讀學過程中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能不能運用這種方法來閱讀同類文章?2. 将相同類型的文章比較。3. 将寫作對象相同但文體不同的文章比較。4.例:讀《長善救失》。……
長善救失
《學記》
學者有四失,救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救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釋】
之:無實義。則:用于對偶或排比句中的相同位置,隻起一個音節作用,不譯。寡:少。易:輕易。
解決問題:1. 2.……
(二)寫作能力遷移
從寫法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運用文中寫法進行寫作。2.例:運用類比的方法,引出你對某個事物的看法。3.例:用一個事實證明你的這個看法。4. 例:引用一句話或幾句話來證明你的觀點。5.……
解決問題:1. 2.……
(三)口語交際能力遷移
1.從複述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複述課文。2.……
解決問題:1. 2.……
2.從傾聽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1)從理解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對文中“教學相長”這一觀點的認識。2.對别人的某一發言的理解。3.……
解決問題:1. 2.……
(2)從概括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對段意、主要内容、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等概括。2.對别人的發言進行概括。3.例:本文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4.……
解決問題:1. 2.……
(3)從評判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對文中某個方面進行評判。2. 對别人的發言進行評判。3.例:你是否贊同本文的觀點?4.……
解決問題:1. 2.……
(4)從記憶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 本文中哪些是需要記憶的? 2. 與課文内容相關的記憶。3.例:記住“教學相長”,并理解它的意思。4.……
解決問題:1. 2.……
3.從應對能力的角度生成并解決問題
生成問題:1.針對文中的某一言行進行應對。2.針對别人的發言進行應對。3.例:舉個例子證明“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這個觀點。4.……
解決問題:1. 2.……
第七環節:求異與創新
一、從内容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是否可以在第一句裡加一個分句“雖有……,弗……,不知其……也”,讓它和另外兩句一起來構成排比?2.……
解決問題:1. 2.……
二、從知識的角度求異
(一)從文化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我們的文化,強調“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而往往忽略了學生求異思維的培養,所以就有了錢學森之問。學了本文,你認為還可以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中加入一點什麼?2.……
解決問題:1. 2.……
(二)從哲學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教學相長”揭示了教與學怎樣的辯證關系?2.這啟示我們建立怎樣的師生關系?3.……
解決問題:1. 2.……
(……)從……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産問題:1. 2.……
解決問題:1. 2.……
(N)從語文知識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根據文中語文知識求異。2. 可根據讨論情況針對别人的展示,露露自己的知識面,尋機出擊。3.……
解決問題:1. 2.……
三、從寫法的角度求異
表達方式:記叙(直接、間接)
描寫(語言、動作、心理活動、外貌、神态;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正面、側面、場面、細節、感覺的角度)
抒情(直接、間接)
說明(說明對象,對象的特征,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别、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诠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條理及順序,結構,語言特點,意圖)
議論(論題,觀點,論證方法〈例證法、引證法、喻證法〉,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論證思路,語言特點,意圖)
修辭手法:比喻、拟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複、設問、反問、對比、引用、借代、反語、反複、雙關等。
表現手法(藝術手法):照應、聯想、想象、抑揚結合、動靜結合、叙議結合、首尾呼應(前後照應)、直接描寫(間接描寫)襯托對比(渲染烘托)、伏筆鋪墊,白描,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征、借古諷今、承上啟下、開門見山、動靜相稱、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布局謀篇(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設置懸念、伏筆照應、過渡鋪墊、結構嚴密、主次詳略得當、材料典型真實、新穎、有力)等。
生成問題:1. 是否可以加入排比論證或其它論證方法?2.……
解決問題:1. 2.……
四、從情感态度和價值觀的角度求異
生成問題:1. 閱讀其它寫這個話題的文章,看看它們在情感态度和價值觀方面與本文的有什麼不同。2.例:對老師和教材能不能絕對迷信?3.……
解決問題:1. 2.……
第八環節:歸納整理
第九環節:回望目标
【注:為了更好的闡釋學法理念,在列舉案例時部分内容來自于教材、《教師教學用書》、一些教輔書籍和網絡。若要求删,立删!】
【讀惡,隻為棄惡;讀善,隻為從善;讀真,隻為求真;讀美,隻為尚美。】
求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