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道:今年8月份,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明确要求自9月1日起,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的晚8時至晚9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的服務。這個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防沉迷”的政策如今已經實施過百日,具體的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如何呢?
【記者實測:非服務時間内多款遊戲無法進入】
為了驗證新規是否有效落實,12月12日上午,記者用一位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在網易遊戲平台進行了實名認證,之後登錄了一款遊戲,登錄界面顯示,根據“防沉迷”通知,當前時段無法登錄遊戲。随後,記者又使用一個認證過的未成年人帳号,登錄了騰訊遊戲,系統同樣提示,被認證為未成年人的玩家,當前無法進入遊戲,并列出了這個帳号最近兩個月的可玩遊戲時間。
不難發現,在“最嚴防沉迷”政策實施後,遊戲企業進一步加強了防沉迷措施,在規定的限玩時段外,被認證為未成年的玩家,幾乎都無法登錄遊戲。記者了解到,不少未成年玩家因遊戲時間受限,都選擇了退款或卸載遊戲,可以說,“最嚴防沉迷”政策初步見效。
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21年9月份,國内的未成年人遊戲流水和市場都雙下降了,流水占比是下降到了1.1%,去年同期是4.8%;未成年人遊戲市場的占比下降到了0.7%,去年同期是6.4%。
因為部分遊戲平台還采取了人臉識别技術對遊戲玩家進行識别,曾經以規避防沉迷系統火爆起來的遊戲租号、賣号産業,也因遊戲界面需要實名認證和人臉識别而收到了不小的打擊。
【純技術手段無法100%阻止未成年人網遊沉迷】
然而,“防沉迷系統”也并不是完美地解決了所有問題,純技術手段無法阻止100%的未成年人進入遊戲。未成年人使用、借用朋友或家人的身份信息進入遊戲,或轉移到不需要人臉識别的遊戲平台,來規避“防沉迷”限制的現象還存在。
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工作人員介紹,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去管理那些通過盜用家長身份信息或者是租号繞過監管的小朋友,這的确非常難,可能更多地還是需要思考在遊戲外對孩子進行疏導。
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家長溝通,從而提高家長自己的網絡素養等方面加深對孩子的理解,然後幫助家長能夠更好地去和孩子溝通和管理。
教育專家認為,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當孩子登錄遊戲時,應該給予更多關注,引導他們健康用網,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陪伴他們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當孩子有了更多選項後,才更有可能不再沉迷網絡遊戲。
南京市政府督導辦公室副主任谷力認為,孩子有一種逆反心理,不願意家長過多地指責、過多地唠叨。在這種時候,家長應該改變以往的做法,少一點訓斥,多一點溝通,讓自己跟孩子成為朋友,成為了朋友以後無話不談了,才能走進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情況。
另外,學校也應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引導孩子培養更多的愛好,幫助孩子找到表達自我、愉悅社交的方式。谷力說,青少年會對很多東西感興趣,但是有很多學校開設的一些課程缺少深度,或者缺少持續的深入,孩子的興趣不能夠持續的發展,所以時間長了孩子可能也就由原來感興趣變成不感興趣了。學校的課程要有體系,要有一定的深度,老師也應該在這方面多做一些鑽研,能夠把孩子的興趣引向深入。
應該說,網絡遊戲“防沉迷”政策實施下來,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未成年人玩遊戲的時間。但目前的事實是,技術做不到百分百,還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引導和配合,如何讓未成年人合理、合适地接觸網遊,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更需要每一位家長的用心!
江蘇台記者/關玮玮 毛思哲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