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介紹
高爾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蘇聯作家,當過學徒、碼頭工、面包師傅等,流浪俄國各地,經驗豐富。
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政治活動家,蘇聯文學的創始人。
《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
代表作還有長篇小說《母親》和劇本《小市民》等。
1927年10月22日蘇聯科學院決定就高爾基開始寫作35周年授予他無産階級作家的稱号。
故事正文
一次,高爾基在燒水時,讀書讀得入了神,沒有發覺水早就燒開了,結果把茶缸燒壞了。
這下可闖了禍,兇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說就朝高爾基身上打來,一邊打還一邊罵,把高爾基打得遍體鱗傷,以至不得不請醫生來看。
高爾基身上青一塊,紫一塊,有的地方都滲出了血,木刺都紮進肉裡去了。醫生從他的背上拔出了十二根木刺,并非常義憤地鼓動高爾基去告發。
女主人這時害怕了,她生怕高爾基去告她虐待罪。馬上換了一副可憐的面孔說:“孩子!隻要你不去告發我,你提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你說話算數?”
“是的。”女主人無可奈何地說。
“隻要你允許我在幹完活後可以讀書,我就不去告發你。”
女主人極不情願地答應了。這樣,高爾基因禍得福,以皮肉受苦的代價,換來了多餘時間讀書的權利。
小故事大道理
這個故事在别人看起來是“因禍得福”,卻忘了少年高爾基要經曆如此磨難才能獲得别人唾手可得的讀書的機會。
這樣在極度困境中仍然堅持讀書的态度值得我們學習。
課外小知識
就其成就而言,高爾基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也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
他組織成立了蘇聯作家協會,并于1934年主持召開了全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培養文學新人,積極參加保衛世界和平的事業。
高爾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開始介紹到中國。
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全世界無産階級的共同财富。
列甯稱他為“無産階級藝術最傑出的代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