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顧憲成故居大全

顧憲成故居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03:25:52

本人新作《東林沉浮》由中國出版集團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不日全面上市,敬請欣賞選節3——

無學費包吃住顧憲成辦東林書院圖啥

萬曆二十二年即公元1594年,45歲的吏部官員顧憲成被革職回家。

回到老家無錫之後,顧憲成沒有消沉。他不甘寂寞,最要緊的是他放不下政治,于是招呼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商大事。

顧憲成故居大全(無學費包吃住顧憲成辦東林書院圖啥)1

兩個好友應邀而至。這兩位顧憲成好友在當時也是鼎鼎有名的“長老”級清流人物。一位是有着“清都散客”之稱的趙南星,另一位就是“斷腿節士”鄒元标。

顧憲成被皇帝趕回家、招呼好友聚商時,這二位也沒閑着,趙南星正在家鄉招生講學,鄒元标正在遊學訪友。聽說老顧也被攆回家了,這二位召之即來,三人徹夜長談,顧憲成提出一個想法:籌建書院。得到二位積極響應。

但是建書院不能擅自搞,就跟今天民間辦學一樣,得跟政府打招呼。于是顧憲成就跟常州府打報告,說因講學需要,請求在本地修建一座書院,取名“東林”。

那麼,顧憲成的書院要建在哪,這個書院“東林”二字又是什麼寓意呢?

據《東林書院前記》記載,顧憲成這個東林書院位于無錫城東,選的是一塊曆史舊址,那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楊時的講學之地,原來就有這地方這個名字,取自江西廬山東林寺,東林寺為佛家淨土法門,楊時以此為書院命名,意為創造人間思想淨土,顧憲成就延用了東林這個名字。

顧憲成的名氣大,中央退下來的幹部,地方官自然很給面子。時任常州知府歐陽東,無錫知縣林宰,對顧憲成非常敬重,先生辦學,要地給地,要錢給錢,很快批複同意書院工程。萬曆三十二年即公元1604年四月,書院修複正式舉行,修複工程由顧憲成親自組織督理,至同年九月工程順利告竣。重修後的東林書院,共占地約16畝,合今天的面積計量是近一萬一千平,相當于現代中等培訓學校規模了。其中基田6畝,院田10畝,均為顧憲成捐資所購。大家都知道,顧憲成是個廉吏清官,拿出一萬多平的裝修費,應該也是傾囊而出了。

雖然資金有限,但是書院布局絕不将就,很是體現了高級學者的講究。修複後的建築采用“左廟右學”形制,左邊建有祭祀建築—— 燕居廟、道南祠等,右邊為講學建築,從東林精舍步入麗澤堂,再往後是依庸堂、東西長廊、小辨齋。後院有還經亭、泮池等小憩賞景之處。

燕居廟是供奉孔子之地,相當于書院孔廟,道南祠是為紀念程朱理學的創始人程頤程颢,以及将理學傳到南方的程颢高徒楊時。東林精舍相當于書院大堂,來者都要在此登記注冊。麗澤堂是正式講學之地,“麗”是連接的意思,“澤”是水,以麗澤名堂,意為此為海納百川、朋友間互相切磋之地。此堂名是顧憲成親自所起,他就是要在此“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堂上高懸“高山仰止”“斯文在茲”兩塊文匾,體現了書院的高雅大氣。

依庸堂是賓主落座之地,客東主西,以年齡大小分班排列,相當于會客室。也是東林學派學術領地之象征,堂名取自“依乎中庸”之意,意在強調繼承并發揮儒家經典思想。後來士人多以登堂入室于此為榮耀,有“腳迹得入依庸堂,人生一大幸”之說。

整座書院,粉牆碧瓦,石坊高聳,松柏蒼翠,群芳吐豔,環境幽寂,是理想的講學場所。

雖然選的是舊址,書院的名字也是先人所起,但顧憲成卻不是簡單的繼承,而是創造性的發揮,這一點,從他所書寫的那幅家喻戶曉的對聯即可管窺一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書院落成後,顧憲成親書此聯,命人高懸于東林書院依庸堂,成為辦院宗旨。

提及這副對聯的來曆,還有一番“妙對”傳說。年輕時的顧憲成,勤奮好學,癡迷儒家經典圖書,他拜同城陳雲甫為師,平日裡有空就手不釋卷,孜孜不倦。有一天,陳老師乘船不期而至,行進到顧憲成居住地,時微風有雨,見顧憲成與弟弟顧允成在河旁家中朗誦經書,陳老師有感而發,吟出一句上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顧憲成聞聽即興應對,稍加思索便脫口而出: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就這樣,一副脍炙人口、反映以顧憲成為代表的中國正統儒士“三實學風”(實學、實用、實益)的經典詩句誕生了。

随着依庸堂高懸此聯,名垂後世的晚明東林書院也正式面世了。

那麼,東林書院到底是幹什麼的?

從形式上來講和一般的書院也沒什麼不同,就四個字:聚衆講學。

東林書院并不是一個全日制學校,也不是成人夜校,而是一個“月校”,講學采取大會小會相結合。每月一小會,會各三日。每年一大會,或春或秋。小會每月推一人為主,大會每年推一人為主。也就是說,東林書院的 “院長”按照傳統叫法稱“山長”,顧憲成是第一任山長,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每次大會的主持人則不一定是山長,而是采取推舉制推舉,稱“主盟”,且每次會講推舉一次,相當于現在的“大會秘書長”。每次會講,由主盟邀約主講嘉賓,講課之外,有問則問,有商量則商量。每會設茶點,臨會午、晚飯四人一席,“同志會集宜省繁文以求實益”。

有會期,有主持,有主講,有招待,有茶點,有文集。

這個陣勢,顯然不次于現代大型論壇會。

東林書院的會講形式,在當時來看,并不新奇,但是會講内容卻别有洞天。一般學堂和書院隻是圍繞大明科舉指定教材“四書五經”來講課,是應考或純學術性的,但是東林書院講的内容不限于學術,而多涉及時政。用當時史書上的話來說,就是“諷議朝政、臧否人物”——每會先由主講嘉賓說《四書》一章,之後會員就開始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聯系時政,來評價國家政策的是是非非、政治人物做的好與壞。東林書院請的主講嘉賓,大都不是在官場被排擠、就是被邊緣化的官員,所以他們對時事政治看得非常透,也敢于大膽講話,這種講風就吸引了很多聽衆。尤其是對年輕學子和基層官員,特别具有吸引力。

作為東林書院的主盟,顧憲成就對當時流行的陽明心學白眼相對,他批判心學末流,稱其空疏淺薄,流于禅學,形成了不正的空談之風, 跟當時的社會現實脫節。顧憲成為東林人高舉的是接地氣的實學,讀書不能脫離現實社會和國家政治。“東林先生”主張,知識分子要回歸儒家道統、敢于直面現實、幹預政治、關注民生。

那麼,作為書院靈魂人物,具體說來,顧憲成用自己的哪些思想指引讀書人?

下面,就讓我們和東林弟子一起,分享些廣為流傳的顧憲成語錄——

1、若是貴的可以勢求,富的可以力求,那不會求的便沒有份,造化亦炎涼也。

如果有權的人,可以依仗權勢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有錢的人可以靠财力得到他想要的一切,沒錢沒勢的人永遠靠邊站、什麼也得不到,那麼這樣的社會也太令人寒心了吧。

2、年少妄拟古之人,歲月蹉跎忽至今。一息尚存應有事,莫将夭壽貳吾心。

年輕人總以為能超越老人,殊不知歲月無情自己要變老了卻一事無成。所以,一定要趁活着,抓緊做事,别白來世上一會。

3、天下之是非,自當聽之天下。

國家的是是非非,應當由當代人來評論。

4、讀得孔書才是樂,縱居顔巷不為貧。

讀書要讀孔子書才能得到最高享受,能讀到孔子書,你起碼是個精神貴族,即便住在棚戶區也不能叫窮人。

5、字辇毂,志不在君文;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無取焉。

如果在你朝中為官,卻不想為皇帝分憂;做了一方大員,卻不想着為一方百姓造福;住在休閑之地,卻不修身養性、關心社會,那麼這樣的人,君子是不會做的,也不會交往這樣的人。

從上述語錄不難看出,東林先生顧憲成當初成立東林書院的目的,就是教化一批真君子,要在渾濁世道中,建立一支“道德十字軍”。

東林書院一誕生就引人矚目。獨特的辦學風格,對天下舉子極具吸力。

包吃包住,管茶管飯,不收學費,還能讓你得到真才實學,登高入仕。天底下,還有這樣好的綠洲嗎?

總之,在東林先生和主講嘉賓的感召下,東林書院人氣日盛,集結了朝野諸多清流人士。他們擁有一個共同信念,那就是追求一種道德的力量,挽救暮氣沉沉的大明王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