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教會爸媽如何用智能手機“網上沖浪”。
這件事本是寫在年初個人計劃裡面的,結果一直“空了再說,空了再說”就拖到了年底。
促使我下這個決定的契機是一次外出就餐。
對于這次外出就餐,起初我媽是拒絕的。用她的原話來說就是,“外面的館子油大又不衛生,還不如在家裡吃點泡菜稀飯舒服。”
後面好說歹說,我又給她看了在網上買的一家網紅餐廳的代金券後,她才勉強同意去外面吃飯。一路上我媽還在不停地問道:“這個9.9元買的100元代金券真的能用,網上買的東西商家認不認哦?“
當我們一家人5點過來到這家網紅餐廳的時候,門口已經排了長長的隊伍。看着店門口黑壓壓的人群,老媽立馬就想另外換一家。我一邊翻着訂座短信,一邊說道:“我已經在網上提前定了位置,直接進去就是了。”
當我們穿過排隊的人群,由服務員領着往裡面走的時候,我聽到老媽在後面感慨了一句,“現在什麼都可以在手機操作,太方便了。”
沒想到幾分鐘之後,我媽又說了一次這句話。
這家網紅餐廳可以“掃碼點餐”。我拿着手機幾下就下好了單。十多分鐘之後,菜品陸陸續續就端上了桌。
“真的太方便了,手機上就可以把菜點了。“
“一會兒吃了飯我們去看電影,我在網上搶了幾張9.9元的電影票,再不看就過期了。“
“這些手機上的高科技東西也隻有你們年輕人弄得來,我們老人家就搞不懂了。”
這時候一旁的老爸忽然插話說道:“啥子高科技,就是以前我給你說的那個‘網上沖浪’,隻是以前是在電腦上,現在是在手機上。”
好久沒有聽到過“網上沖浪”(surfing the internet)這個說法。我愣了一下,立馬拍馬屁說道:“還是老爸搞得懂。”
“就隻是我不想去學,要是我認真去學,兩三下就曉得咋個在手機上‘沖浪’了。”老爸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那時候為了學習網上沖浪我還專門學了五筆打字法,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個口訣。”
“王旁青頭兼五一,土士二幹十寸雨,大三肆頭古石廠,木丁西邊要無女……”
聽着老爸背的口訣,我感覺瞬間回到了撥号上網的年代,想起了當年謊稱為了學習買的電腦。
後來忙着忙着我就把教爸媽用手機網上“網上沖浪”的事情忘了,直到有一天聽到老媽和一個阿姨打電話。
當時老媽帶着不經意的炫耀語氣說道:“你們曉得不,現在手機上直接就可以定位置了。你去那個餐廳手機一掃就點菜,方便的很。那天我兒子帶我去開個了洋葷……”
看着老媽笑呵呵的表情和明顯炫耀的語氣,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呢。
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很自私,現在爸媽之所以有種種生活的不便,很大一部分責任都在我身上。
“互聯網 “時代的開啟方便了年輕人,但是對于大多數上了歲數的人是不友好的。移動互聯網的便捷他們不僅沒有享受到,反而對他們幾十年的生活習慣和認知都産生了沖擊。
網上買菜,外賣上門,出行導航,掃碼付款,手機訂票……這些便利他們很少能享受到,反而因為不會操作而成倍的增加麻煩。無論是手機支付,還是導航出門,不管是手機看新聞,還是點外賣,對于上了歲數的人來說都是一項的巨大挑戰。
後來,我耐着性子給爸媽手機上下載好了各種各樣的APP,然後一個一個挨着教他們如何使用。
“你要想看電視劇就點這個軟件,我已經給你買了一年的VIP會員,啥子電視劇都可以随便看。這個是暫停鍵,這個是音量,這個是調亮度……”
“你想看新聞就用這個軟件。那些國際時事,軍事政治我都提前給你關注好了。你要看到喜歡的新聞就直接點這個鍵分享到微信群裡。這裡添加你想說的東西……”
“你要買東西就用這個軟件,默認收貨地址,付款賬号我都給你設置好了。微信裡面我給你存了幾百塊錢,你看到啥子喜歡的就買,不夠給我說。不敢給你充多了,買東西你先看評價,網上歪貨還是多……”
就這樣我會手把手地教會了爸媽如何在手機上訂餐館,訂門票,如何查線路,查天氣,如何購物,如何看新聞。每次看到爸媽如老小孩一般在親戚朋友面前炫耀這些新知識,我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來滿足感。
期間爸媽也交過幾次學費,但是慢慢地他們已經跟上了這個社會變化的腳步,我們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語言。
我媽嘴裡那句,“這些隻有你們年輕人搞得懂,我們老年人就不行了”已經不聽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這個咋個用,快來教下我。”
後來有一天,我陪着爸媽去買菜,看到老媽還是揣了一堆零錢在身上,于是我不解的問道。
“媽,你不是會用微信掃碼給錢的嘛,咋個身上還是帶那麼現金呢?”
“網上沖浪你要懂得多一點,過日子還是我們經驗多一點。你用微信給錢就沒辦法抹零了嘛。”
得,隻要爸媽跟上了時代的節奏,姜還是老的辣。
| 文:王一
| 圖: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