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鞋種類基本上包括有:高山靴、登山鞋、徙步鞋、休閑鞋、溯溪鞋、攀岩鞋、沙灘鞋、滑雪靴、高爾夫鞋......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大家提到最多的是登山鞋和徙步鞋。國外有人把這兩類鞋分得更細,高山靴(Mountaineering)、登山鞋(Trek king)、徙步穿越鞋(Hiling boots)和健行鞋(Trail shoes)等等。大家主要購買的也就是登山鞋和徙步鞋,本篇重點介紹一下登山鞋的相關知識。
主要内容包括:
【專業登山鞋的種類】
【 登山鞋的結構構成】
【登山鞋常用材料簡介】
【 登山鞋的選購技巧】
【登山鞋的保養】
【登山鞋鞋帶系法】
【專業登山鞋的種類】
登山鞋依用途主要分為四類:
mountaineering--極地攀登鞋(又名:雙重靴):适用于冰雪岩混合的地形,必須有非常硬的鞋底且兼容于快扣式冰爪。這種鞋子是專門為了極地攀登而設計,顧名思義是由内外兩層鞋子組合而成。這種鞋子不但堅固厚重,而且價格昂貴,但它卻是極地攀登時的利器。它是由塑膠制成的外靴及保暖材質的内靴所組成,兼顧防止雪水滲入及保暖的功能,使您的腳部不緻在惡劣的冰天雪地中凍傷。但較不适用于平地健行。
trekking--長程重裝健行鞋(又名:重型登山鞋):此類登山鞋的材質與一般登山鞋大緻相同,但它對腳部的保護及鞋底的設計上,為因應更複雜而困難的登山活動而有所加強。通常它的鞋底較厚重堅硬,有些甚至加裝鋼闆,使得它的重量相形增加。在防水處理上也特别留意,使您在活動中更亦保持腳部的幹燥。但這類鞋子在使用前必須先行适應,否則貿然穿上新鞋上山,堅硬的鞋子及不易彎曲的鞋底會使您相當痛苦。山區長途健行,強調舒适耐用、遠距離長時間使用,但不特别要求攀登功能。這種健行鞋鞋底中層較有彈性,使你踏出的每一步都能獲得額外的推力;鞋底也同樣的硬,讓你能穿越崎岖困難的蠻荒地帶。
backpacking--短程重裝健行鞋(徒步鞋及一般性登山鞋):這類鞋子有使用皮革、尼龍布或混合制成,專為大背包健行設計--行程不是很長,但背包很重,所以鞋底也是硬底,且支撐力很好。有些還加上Gore-Tex防水透氣布。在設計上加強了它的堅固耐用性,鞋底亦采用抓地力較佳的設計,有些更在鞋跟部份進行加強,以保護使用者的腳踝。因此它的重量普遍比輕型登山鞋來的重。除了全皮革制作的鞋子以外,它在适應上也不緻有太大的問題,但這類鞋子大多無法配合冰爪在雪地使用。
hiking--短程輕裝健行鞋(輕量化的郊野登山鞋):這類鞋子大多采用尼龍布及皮革制成,着重于透氣性及輕量化的設計,輕裝健行,因為背負重量不重,所以強調舒适性而舍棄硬鞋底,多采用軟底,仍具有不錯的支撐力。以便您在穿着上更為舒适,且不必花費太多的時間來适應它,不過它在防水性上普遍較差。雖然有些鞋子采用防水的素材及特殊的設計使它的防漏功能提升,但整體來說,這類的鞋子并不适合長程登山及探險性的活動。
四類鞋的特性比較
hiking——短程輕裝健行鞋
共同特性:防滑、耐磨、透氣快幹
backpacking——短程重裝健行鞋
共同特性:防滑、耐磨、透氣快幹
個别特性:中統、輕量、硬底、通常防水
trekking——長程重裝健行鞋
共同特性:防滑、耐磨、透氣快幹
個别特性:中統、重量、較硬底、通常防水、保溫
mountaineering——極地攀登鞋
共同特性:防滑、耐磨、透氣快幹
個别特性:高統、最重量、超硬底、通常防水、高保溫、适用冰爪
【登山鞋的結構構成】
大底結構:主要有大底橡膠材料和機織碳素闆構成,以使在攀登時敏感,正确度高,同時保證鞋底的硬度。
中底結構:由連體支撐或整體尼龍預成型内撐墊微孔減震緩沖材料構成,進一步增強鞋子的堅硬穩固,保證了扭力的硬度。
鞋墊結構:是一種為腳部提供柔軟舒适的,最後一層中底結構,好的鞋墊會對足弓,足跟多提供一種保護。
腳踝結構:這是一種為腳踝提供支撐保護的設計,在腳踝保護結構的設計上,多采用針對腳踝形狀的不同規則來設計保護結構。所以專業登山鞋的外型結構多為高腰,一般鞋腰會有5--7.5英寸高。
鞋舌結構:鞋舌内墊的設計要高,要厚,更要緊貼腳面。鞋舌應不易移動,不錯位。穩定自如,并且鞋舌開口足夠大,穿脫自如。同時鞋舌的制造應采用整體摺疊制作工藝。
鞋帶結構:鞋帶結構的樣式,主要有傳統對稱結構和不對稱結構兩種,前者注重you美觀,後者更注重鞋帶與腳趾角度的配合。
鞋面鞋形:舒适的柔和又堅固的鞋面設計,會提供重量輕且耐磨并與腳形符合構造,前腳掌空間餘度合理,腳跟穩固牢。制造中盡量使用整體材料,提高設計上的優點,同時鞋縫的處理一定要根據鞋内所承受的壓力,确保鞋面在壓力下不變形。
大底紋路:專業登山鞋的大底紋路設計十分講究。猶如F1方程式賽車的輪胎,在不同的氣候條件和路礦選用不同的輪胎一樣。專業的登山鞋由于類型的不同,在大底紋路的設計上截然不同。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即使同屬一個類型的登山鞋,由于設計的理念不同,造價不同,大底的紋路就會受到影響,也就說,造價低廉時,隻要防滑就行,大底紋路就不會講究精細了。
但是隻要是專業的大底紋路設計一定是這樣的:
1)前後腳掌的前後邊緣紋路的設計是為了更加牢固的抓緊地面和岩面;
2)之後的紋路主要作用是起到制動和有效推動行走;
3)左右兩側紋路是用來防止側滑的;
4)大底的中間部分和腳後跟前部紋路是轉向平衡制動區;
5)大底紋路導排槽,高效地将雨雪,水分,泥沙導排出大底,進一步提高大底的防滑、減震緩沖作用。
【登山鞋常用材料簡介】
VIBRAM:在1935年,意大利人Vitale Bramnni帶領一隊攀山隊在亞爾卑斯山探險時遇上大風雪,其中六人因無法及時下山而死亡,Vitale事後檢讨,認為主因是當時的攀山靴是皮革所制。再在皮底上釘上鋼碼,十分笨重又不方便,随後2年,Vitale帶領一組研究人員,緻力開發新一代之攀山鞋底,終于在1937年,推出了世界第一雙膠靴底,并取名為Vibram,為他姓及名之縮寫,他特别配方之膠底能穩固地抓穩任何地形,耐磨,輕而耐用,很快,它便取代了鋼碼成為攀山靴之标準鞋底,直至今日,他當年所發明,仿鋼碼形排列之粗粒Montagna鞋底,仍為登山靴業界視為最佳鞋底之一,而VIBRAM那**八角形标志,亦成為優秀鞋底之标志。
GORE-TEX薄膜:是由二種獨特聚合物所組成的複合材料。其中之一的聚合物ePTFE(膨體聚四氟乙烯)具防水、透氣功能;在每平方英吋薄膜中含有90億個細孔,每個細孔比水滴細小二萬倍,使雨水和冰雪不能滲透;而每個細孔比水蒸汽大七百倍,所以人體的氣可輕易通過薄膜蒸發,使身體保持**舒适。另外一種聚合物是種抗油材料,該材料也能讓水氣通過,但卻阻隔如體油、化妝品、鹽水所帶來的污染,以免對防水性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此抗油材料是可以完全阻止空氣穿透的,加強此複合性薄膜達到完全防風的效果。
EVA鞋底: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也稱為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E)和乙酸乙烯(VA)共聚而制得,英文全稱為:EthyleneVinylAcetate,簡稱EVA。與聚乙烯相比,EVA由于在分子鍊中引入了醋酸乙烯單體,從而降低了高結晶度,提高了柔韌性、抗沖擊性、填料相溶性和熱密封性能,被廣泛應用于發泡鞋料、功能性棚膜、包裝膜、熱熔膠、電線電纜及玩具等領域。
尼龍線:生産登山靴有兩種方法一用尼龍線縫制做法:這種方法也是生産鞋子的最傳統工藝。它是在平面的鞋楦頭上由機器或手工縫制而成,靴面和靴底尼龍線縫合。優點:這樣生産出的靴子結實耐用,靴子裡的空間較大,穿起來比較舒适。如果靴子底磨壞了,還可以更換一個新的底。缺點:問題在于如果縫線的針眼較大,則鞋子較容易因磨損而開線,或因水的滲入而腐蝕尼龍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制造商在生産中面與靴底的封口外再加一層皮面,以加強縫口的耐磨和密封性,同時,也增加了腳在靴裡的舒适性,如意大利的公司産品,均是采用這種工藝并由手工縫制而成的。另外這些公司為滿足市埸的不同需求,根據其長期制鞋經驗,針對亞歐人種及男女腳形的不同特點,而設計出不同款的鞋楦,以生産出不同人種及性别的鞋型。二采用整體粘合法做法:靴面與靴底由機器整體粘合。優點:這種工藝方法生産成本低,生産量大,價格也較低廉。缺點:其結實性差異較大,這主要取決于生産過程中所用的工藝及粘合劑的品質。一些低檔的登山鞋或靴,均是采用此種工藝生産。
純牛皮:純牛皮最受登山愛好者的偏愛,這是因為,純牛皮具有足夠的強度,不怕岩石的摩擦,材料加工的工藝更使得鞋子有足夠的硬度,即使踢到堅硬的物體也不會弄傷腳趾。鞋或靴子采用不同面料将決定鞋子本身的重量、透氣性能、耐用磨程度及防水性能,生産登山靴的靴面通常采用以下幾種面料:·尼龍織布與小塊皮相拼接--優點:重量輕,透氣性能好,在正常的氣候下具有較好的保暖性,穿起來比較柔軟方便,适用于進行短途野外跋涉,且攜帶較少的登山器材的登山者,而且價格低廉。缺點:是防水性能差,雨水較容易滲透尼龍面料。純皮面料--優點:防水性能好、耐磨程度高、對腳面的保護程度好于尼龍,适合于長途野外跋涉、攜帶較重的登山器材、登比較堅硬的山地登山者。缺點:其自身重量較尼龍重,透氣性能也不如尼龍靴子,穿鞋時比較費時。
硬塑樹脂:優點:比較堅硬,具有較好的硬性,可有效的保護腳部安全,高山登山靴均是采用這種樹脂材料做面。缺點:體積大、自重重、穿脫比較笨重費時費力。
合成紡織布料:登山鞋内襯材料靴裡的内襯材料通常采用合成紡織布料,重量輕、内含防水分子,可防止水浸入鞋裡,同時材料還需有透氣性,能夠保持腳面皮膚**。
Cambrelle:超級裡襯。高吸水性:“Cambrelle超級裡襯”可吸取達本身重量350%的水份而不使人感到潮濕。可适于最易流汗的戶外活動,如網球鞋及登山鞋的需求。速幹:“Cambrelle超級裡襯”不像其他的裡襯會将水份排到不易揮發的部份。使用,“Cambrelle超級裡襯”的鞋類隻要由腳上脫下其中的水份即會開始揮護到空氣中。如此作用可防止汗水在鞋内滋生黴菌,侵蝕鞋各部而延長鞋的壽命。“Cambrelle超級裡襯”可抗黴菌侵蝕而不腐爛。經久耐用:“Cambrelle超級裡襯”可延長鞋子的壽命。以技術性的觀點而論因其可通過世界公認的Martindale耐磨試驗機100,OOO轉的測試。而一般類式材料甚至不能通過10,000轉的測試。 更加舒适:隻要鞋子能保持幹燥就穿得舒爽。“Cambrelle超級裡襯”的材質結構不但提供了冬暖夏涼的舒适牲,也提供了襯墊的緩沖效果。
VertigoGrip:其性能與Cambrelle基本相同,隻是其柔軟性要比Cambrelle更好,應用範圍比較廣。
羊皮:具有良好的柔軟性,也是一種傳統的裡襯,比較舒适,但是透氣性不如上述的合成面料。
AirTech:一種合成材料,含有多種孔隙結構,可吸收皮膚表面的汗氣,透氣性能好,衛生、輕便,通常用于做靴幫的内襯。
尼龍材料:靴底包括内底和外底内底:直接接觸人的腳闆,通常是由較軟的尼龍材料制成,形狀設計是根據人的腳型特點,有的還在内底與外底之間嵌進一條薄的鋼闆,并塗有一種防腐塗料,上面再襯墊一塊皮子。不同型号的登山靴,其内底的設計和材料也各不相同,其舒适性也不一樣。也有的高山登山靴除有内底外,在内底與外底之間,還增加中底,中底也是由尼龍合成材料制成,其中含水量有防震的緩沖微孔結構。外底:直接接觸地面,通常是由合成橡膠材料制成,不同的制造商,采不同的合成材料,但其目的都是有效地保護腳部,增加防舒适性,而鞋跟都比較低、輕、防滑,底面均有防止下滑的不規則凹槽。
【登山鞋的選購技巧】
購賣登山鞋原則
1、準備參與的活動
根據你參與活動的強度、地形、路況等決定鞋的種類。當你參與的活動比較多樣化時,也就意味着你需要不同的幾種鞋來适應你的活動,千萬别指望買一雙鞋能帶給你全面的功能。
大家在論壇上問的最多的登山鞋無外乎去登低海拔的山或是山間的穿越、野營活動,在選擇時可考慮輕量型的登山鞋或徙步鞋,高幫或低幫的選擇要根據你的路況來決定,一般情況下,越複雜的路面、越不好走的路面越需要高幫鞋的呵護。
鞋底是否買V底也一度是很多人争議的焦點,先要搞清楚一點,防滑和耐磨總是一個矛盾,所有的戶外鞋都隻是在這兩者之間做到一個平衡點而已,通常來說,登山鞋更注重鞋的耐磨及對腳的支撐性上,所以相對來講會不太防滑。徙步鞋有些不使用V底更強調在防滑的基礎上相對耐磨,但要明白,這隻是相對,這樣的鞋底和登山鞋的V底比起來耐磨性上總是要差一些的。如果是經常在北方山區登山,那V底無疑是個好選擇,如果喜歡在南方的山水間徙步旅行,也許你應該更多的考慮防滑。
還有人問GTX是不是好呢,這就涉及到下面一個問題。
2、資金的投入
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GTX的防水透氣面料肯定是你的首選。
在價位的選擇上,從目前國内現有品牌來看: 2000元以上的基本有:SCRPA、ZAMBE
600至1200元左右的有:GARMONT、HB、SALEWA、CAMPLINE、COLEMAN、PITORPAN等;
600元以下的有:GONNA、UPLANDER、雪松、夏爾巴、西遙、KATANA。
需要提醒的是:千萬别指望花很少的錢買很好的鞋。你如果花到1000以上,鞋的品質相對就會更好些,如果你隻花個二、三百,就把它當做入門級的鞋來用,再去奢望它能穿上一輩子還能防水透氣顯然有些不太明智。
3、款式、用料、做工、品質
從款式上,現在的鞋很多,有些人喜歡登山鞋頭上包有橡膠,可防止經常踢到石頭之類的損壞鞋頭,而有些人喜歡整皮的樣式,有些人喜歡拼皮的漂亮,現在可選的也很多,隻管挑你喜歡的樣式即可。
用料上,翻毛皮通常較難清理,但比較時尚,除了野外穿越,城市裡休閑也很不錯,而光面皮比較好清理,NUBUK目前來說是做鞋比較好的一種皮料。
做工在鞋類産品上很難從外觀辨别出好壞,你隻能在鞋幫的膠合處、鞋舌的線縫是否整齊這些細節地方來看。
相對于其它戶外裝備,鞋類出現質量問題會多些,這和它的使用強度有關,也和鞋的品質有關。對于品質這點,最好的說服力就是鞋的返修率有多少,在你沒有把握時,可咨詢一下戶外店的店員(但如果一個戶外店的鞋類品牌不超過4種時,最好不要去問這個問題),一個優秀的店員會向你介紹各品牌鞋之間的區别。
4、試鞋
這是買鞋時最關鍵的一點。鞋的舒服與否、合腳與否隻有你知道,所以,先挑上幾款自己滿意的鞋,然後一雙雙試,直至找到一款自己穿着舒服的鞋子為止。如果在漂亮與合腳之間有所猶豫的話,那一定要買合腳的!
穿上鞋後多走走,如果有試鞋台的話還可以在模拟的戶外環境下試一下感覺。
另外,現在國内很多戶外鞋都是歐美的款式,與國人的腳型略有差别(歐洲人的腳比亞洲人腳掌窄、腳面低、後跟坡度小)。建議你在買鞋穿上厚襪子試,穿上後在鞋内還需留下1CM左右的空間(長時間行走後腳會腫脹),簡單的方法是看是否能插進一根手指。人腳在下午、傍晚時會比上午大一些,在買鞋時需考慮到這些因素。
5、磨合
新鞋買回來後,在大強度活動前一定要磨合一段時間,以避免在活動時因鞋未磨合帶來痛苦的經曆。小竅門:新鞋穿着時可穿兩雙襪子,裡面一層薄襪、外面一雙厚襪,這樣讓襪子之間的磨擦減小鞋裡對腳的磨擦,就不太會出現磨出水泡的現象了。
購買一雙好鞋的10個注意事項
向高手請教,當你走進一家登山用品店買鞋時,要求最懂鞋的銷售人員來協助,或是挑選一家有登山高手駐店的用品店,如果不在的話,就預約一個時間見面。
一定要實際測量試穿,不要用之前買鞋的尺寸去推論,腳的尺寸是會變的。
不要被尺寸的号碼迷惑,不論是英國尺寸、歐陸尺寸或美國尺寸(還分男女),尺寸的大小會受制鞋工廠的标準與設計所影響,最好還是多試穿幾個鄰近的尺寸。
要在晚上買鞋!夜晚時,人腳會略微膨脹,就像在山上走路時一樣。
要慢慢試,不要太心急做決定。準備兩個半天來買一雙好鞋,盡量多試試不同的廠牌與鞋款。
帶自己的襪子,最好是用來搭配登山鞋的襪子。
綁好鞋帶以後,活動腳指看能否碰到前壁,新鞋穿久後,可能會稍微增加寬度與厚度,但絕不會增加長度,太短的鞋子往往會撞擊腳趾頭與指甲。
試穿時,穿着鞋走一走,一方面試新鞋的皮革或纖維較具彈性,一方面也可試出是否有不易察覺的不舒服處。
買适合用途的鞋,但不要想一雙鞋應付所有的用途。也不要隻為一次特殊行程去添購一雙功能特别的鞋子。
抓住腳的感覺,挑一雙最舒服的,用那雙的标準去試所有的鞋子,隻有一個人知道哪雙鞋最适合你,就是自己。
購賣登山鞋4個技巧
先穿上排汗内襪、專業登山健行外襪各一雙後,穿入鞋帶全松開的鞋中,将腳往前頂,以腳跟後留有1指空隙為原則。
再将腳往後靠至鞋跟,綁緊所有鞋帶。
站上有15。斜角的平台,以測試腳尖和腳闆是否舒适。
前三項都合格者,若換到平面上行走,兩腳皆無不适時,即可購買。
我該買哪一類的登山鞋?
種類 | 天數 | 坡度 | 路況 | 負重 | 天氣 |
hiking [H] | 當天往返 | 平坦 | 清晰好走 | 5公斤以内 | 好天氣才走 |
backpacking[B] | 1-3天 | 有些地方稍陡 | 崎岖不平 | 5公斤至15公斤 | 一般天氣都會走 |
trekking[T] | 3天以上 | 很多陡坡 | 砍路、找路 | 15公斤至30公斤 | 壞天氣也走 |
mountaineering [M] | 遠征 | 冰雪岩混合峭壁 | 冰雪地自行開路 | 30公斤以上 | 會在暴風雪中前進 |
登山鞋選購尺碼對照表
男鞋尺碼對照表
尺碼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中碼 CM | 245 | 250 | 255 | 260 | 265 | 270 | 275 |
歐碼 EUR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日碼 JP | 23.5 | 24 | 24.5 | 25 | 25.5 | 26 | 26.5 |
美碼 US | 6 |
6.5 |
7 | 7.5 | 8 | 8.5 | 9 |
女鞋尺碼對照表
尺碼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中碼 CM | 225 | 230 | 235 | 240 | 245 | 250 |
歐碼 EUR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日碼 JP | 21.5 | 22 | 22.5 | 23 | 23.5 | 24 |
美碼 US | 4 | 4.5 | 5 | 5.5 | 6 | 6.5 |
【登山鞋的保養】
保養原則
如果是很髒的戶外鞋:加上清水清洗,要是不是皮革的戶外鞋的清潔,隻要用海綿蘸清水即可;要是沾上了油污的話,就要用皮革清潔劑加上尼龍刷子,清理過後,就要用海綿蘸清水趕緊搽拭幹淨,不然就會因為含稅的鹽分進入皮革的毛細孔使的皮革組織破壞,使得戶外鞋的皮革出現裂痕,壽命嚴重縮短;
磨砂戶外鞋的清理:清潔時應該先讓此類戶外鞋充分幹燥後;刷去表面的浮土,再用撥水劑進行清理和處理,不要用蠟油或者鞋油擦拭,這樣會影響戶外鞋的透氣性;
冷水清洗非皮革類的戶外鞋:清洗非皮革類的戶外鞋時應用冷水清洗,自然幹燥,然後再用撥水劑進行維護處理,這樣就不會破壞鞋子的透氣性;
保養的技巧
每次穿後,取出鞋墊,放松鞋帶,讓鞋自然晾幹。如果鞋很濕,用報紙塞滿鞋子。
對較髒的GORE-TEX鞋先用刷子沾水清潔,對非皮革類鞋(如尼龍面)隻要用海綿沾溫水清潔即可。在非皮革類鞋幹後用抗水劑處理。
所有的鞋都必須在室溫下晾幹,切勿将鞋靠近熱源或在陽光下曝曬。皮革易被燒壞,變形、彎曲、發幹和爆裂。
勿将幹燥的鞋存放在潮濕的空間裡——因為皮革是天然制品,易發黴。
請定期使用鞋類保養品! ——保養皮革和恢複表面抗水功能。
在鞋舌部委擦油可防止皮革發出響聲,在金屬部件上擦油可防止他們氧化、生鏽。
如果不對GORE-TEX鞋進行保養和抗水處理,GORE-TEX膜的防水透氣性不會受到損傷,但會影響整雙鞋的透氣性、耐用性和舒适性。
登山鞋清理保養方法
清理:先将鞋面及鞋底泥土石塊以乾毛刷清理,再将整雙鞋子及鞋帶以清水刷洗。
清潔:使用專用鞋類清潔劑(請不要使用漂白成分之清潔液)刷洗整雙鞋子。
乾燥:将鞋子置於通風乾燥場所晾乾,請勿将鞋子放置於超過攝氏48度的環境中。待鞋子 80%以上乾燥後,鞋内塞滿報紙或衛生紙團,以吸收鞋内濕氣、及保有鞋型。
水密處理:待鞋子完全乾燥後,在鞋子車縫線處以專業水密膠作水密及水封處理。
防水處理:以專業防水鞋膏塗抹鞋子的皮面,視鞋子的皮革軟硬決定塗抹的次數,加有GORE-TEX 布料的登山鞋,最好再噴上一層可透氣性防水噴劑。
鞋墊:保養戶外登山鞋時别忘了取出鞋墊進行清潔整理,否則時間長了也發黴、發臭!
【登山鞋鞋帶系法】
按照下面的兩個步驟做,會保證鞋帶系得舒适而實用。
快挂鈎
像通常那樣繞最頂層的鈎子,然後将鞋帶十字交叉,再繞着鈎子系成8字型。
穿過鞋帶孔
B1.在每根帶子上結一個環,把它們塞過頂部的金屬孔。
B2.将鞋帶的尾端穿過另一根鞋帶的環扣,拉緊,如圖中登山靴的左側。腳踝腳掌舒适原則。
把登山鞋鞋帶拉緊不僅可以保護腳後跟,還會大大減少磨泡的可能。
但是,這樣做也可能會壓迫腳趾,在長時間的運動中還會擦傷腳背,特别是裡墊不太舒服的靴子更容易如此。以下的這兩個方法分别使你方便地調整腳趾和腳踝的張力,起到保護作用,不緻妨礙血液循環。
合适的松緊度
C1.将登山鞋鞋帶調整到合适的松緊度。在腳踝前面,兩條鞋帶交叉纏繞幾次。
C2.即使你把腳踝處拉得很緊,腳的前部也應保持寬松。記住,當你穿較厚的襪子時,需要重新調整腳前部的鞋帶。
雙層系帶
如可能最好準備兩根鞋帶或把鞋帶斷成兩截,分别系住登山鞋的上端和下端。這種分層的結構可以使您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松緊策略。
更多精彩内容請向下點擊“相關鍊接”閱讀全部内容!建議使用WiFi.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