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金末元初的 著名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幼年時期是很不幸的,他的家鄉太原市忻縣屢次遭受來自北方蒙古部落的侵襲,家中兄弟三個,其二叔、三叔均無子嗣,幼年時期的元好問隻好過繼給三叔,跟随叔叔元格生活。
但元好問天資聰慧、勤奮好學,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在自己32歲的時候,考中了進士,并且當時的皇帝——元哀宗 (完顔宗緒)非常賞識他,委派他做了一年的國史編修。在以後的十年裡,元好問被委派到河南,先後做了鎮平縣縣令、南陽縣縣令,又因其為官清廉,大力發展區域經濟,造福一方,當地老百姓對他贊賞有加、有口皆碑!
天興元年(公元1232年),元好問重回朝堂,知制诰(宣傳部長);并兼任左司都事(開封市市長);
但好景不長,元好問隻做了三年的宣傳部長,元軍便攻克了開封,身為俘虜的元好問,同大批故國舊臣一起押往山東聊城被看管起來。在之後的兩年裡,他把同僚們的詩詞歸納整理成《中州集》,這本書也成了研究金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等到元好問 50歲的時候,他迎來了人生的又一個春天:
元太宗(孛兒隻斤氏窩闊台)親自出面,請元好問入仕為官,但此時的元好問目睹了故國的覆滅,百姓的饑寒困苦,又怎能背國投元,去做一些違心的事情呢,便一口回絕了元太宗,開始潛心研究學術。他此時的心境,在他的《驟雨打新荷》裡有着充分的體現——
念良辰美景,一夢初過,自古窮通皆有定,何必苦張羅!邀賓玩賞,淺酌低歌,任它兩輪日月,來往如梭!
他提倡做學問要“真積曆久”,不斷鉆研;在詩文上,他追求清新、自然之風,反對生硬晦澀,刻意裝飾!對元初散文家、雜劇家王恽、白樸影響較大。
公元1257年初冬,元好問在河北獲鹿(huai,lu,在河北石門市西北,介于正定縣與井陘縣之間,現改為“鹿泉市”) 縣的個人寓所中去世,終年68歲。
元好問生逢亂世,親眼目睹了國家的覆滅,在自己的後半生裡,更是和百姓為伍,因此他能夠深刻體會勞動人民的饑苦,進而從社會底層獲得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洞察推動社會文化發展的原始動力,他的《論詩三十首》才能夠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永久不朽的地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