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不對人到底怎麼樣?我們常說的一些為人處世原則,乍一聽來容易做到,但其實很難或者說,不少原則對君子可能有效,對常人則幾乎無用比如那句常挂在嘴邊的對事不對人,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對事不對人到底怎麼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我們常說的一些為人處世原則,乍一聽來容易做到,但其實很難。或者說,不少原則對君子可能有效,對常人則幾乎無用。比如那句常挂在嘴邊的對事不對人。
對事不對人這話有其特殊的語境。如果是誇贊一個人,這時人和事是一緻的,就算事說的不準确也無傷大雅。如果是批評一個人,那麼為了不引起無謂的争論,一方就會提前聲明,我這是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然而,事情總是人做出來的,你在批評一個事的時候,即使是出于公心,做這個事的人心裡也很難完全平靜,甚至覺得你有意針對他,畢竟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嘛。也就是說,人和事很多時候難以割裂開來。
那麼,是不是意味着對事不對人是個僞命題?當然不是。準确來講,對事不對人,就是要把焦點放在事情上,分析事情的是非對錯,不去懷疑别人做事的動機,更不能因為一件事否定别人的人格。因為一旦涉及動機和人格,就容易轉移視線,本來是說事的,最後變成了人身攻擊。所以,雷震曾說“對人無成見,對事有是非”。
雷震的話可以說把對事不對人做了一個很好的說明,但做到這點非常不容易。一方面,人都有愛恨好惡,要讓一個人對另一個毫無成見,那是很難的。且不說彼此有沒有利益糾葛,就是陌生人,我們也常講要有眼緣,因為有的人從第一眼看見就不喜歡,可以說還沒有正式打交道就有了成見。另一方面,是非對錯的标準難以劃清,時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所以古人說“善未易明,理未易察”。
正因為不易做到,所以但凡有這方面的事情就容易傳為佳話。王安石變法是北宋年間的一件大事。當時,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執拗推動經濟改革,引發廣大官僚的不滿。不少同僚在批評王安石時就難以做到對事不對人,說他“大奸似忠,大佞似信”“罔上欺下,文言飾非,誤天下蒼生”。司馬光則不同,他與王安石政見不同,但隻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具體政策,并不否定其為人,還說“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王安石去世後,司馬光還建議朝廷厚加贈恤。
蘇轼也與王安石政見不一,但王安石處于人生低谷時,他沒有落井下石,還給予高度評價,說王安石“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後來,蘇轼因烏台詩案落難,早已隐退的王安石聽說後,連夜寫信給神宗皇帝,信中就一句話:“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神宗十分重視王安石的意見,下旨把蘇轼放了。在雲波詭谲的政治朝局中,王安石、司馬光、蘇轼都展現出了他們人格高尚的一面,殊為不易。
從這件事情來看,要想做到對事不對人,自身是需要很好的修養的,起碼需要一點寬容心,否則即使最初是着眼于事,也可能為了争口舌之利,把焦點轉移到人身上。如果雙方都有好的修養,那麼就更加容易做到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些人雖然把對事不對人挂在嘴上,以證明自己的客觀理性,但其實,他在對事情提出自己意見的時候,主要因為做這個事情的人;如果換個人,可能就沒有這種意見。也就是說,有些事看起來是對事不對人,其實是對人不對事,怎麼聽都是若有所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