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2 15:07:23

如果你來山西,有幸來到這裡,你可以站在他們站立的地方,回到烽火連天的曆史現場,然後毫發無傷地回到現在,恍然間,烽火已滅,長城酣睡,在浩然邊塞雄風的夕陽裡,還會隐約聽見遠去的達達馬蹄聲……。

雁門關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雁門關位于山西境内忻州市代縣以北的一座關隘,因其地勢險要,被稱為“天下第一關”。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

雁門關以“險”著稱,其與甯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這個古戰場,是長城關隘中戰事最多的地方。據統計,雁門關外,在兩千多年間,兩年一小仗,十年一大仗,曾經發生過一千多次戰争。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3

這裡是中原民族與少數民族的交界處,是漢民族北部邊境的戍邊處,無數凄涼悲壯的戰争發生在這裡。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4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進行軍事改革,擊敗林胡、樓煩等胡族,首先建立雁門郡,晚期戰國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是駐守雁門郡,以對抗匈奴騎兵的入侵和騷擾。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5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下令大将蒙恬進攻匈奴,蒙恬就是從雁門關北出攻打匈奴,收複河套地區,将中原的民族的邊境線向北推到九原郡(今内蒙古包頭),同時蒙恬率三十萬軍民修建的萬裡長城,而雁門關就是長城邊上的一座關隘。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6

漢朝建立後,雁門關附近地區,一直是匈奴與漢民族發生戰争的地方,李廣、衛青、霍去病都曾在此與匈奴作戰,在與匈奴打打和和的過程中,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出關與匈奴和親的。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7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直是宋遼争奪最激烈的地區,随着燕雲十六州脫離中原民族的統治後,雁門關就成了漢胡雙方争奪的焦點。到北宋後期及南宋時期,雁門關徹底淪為胡人的地盤,失去了抵禦外族屏障的作用。至元明清時代,雁門關一度失去軍事及戰略價值。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8

在雁門關天險門城樓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塊“中華第一關”的巨匾。這是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先生于2001年考察雁門關時為雁門關題寫的匾額。他說:“人們都說山海關是天下第一關,是因為山海關是長城東起的第一道關隘。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9

可山海關是平地建關,而雁門關則是在素有‘九塞之首’美譽的勾注塞上設關,建關曆史更加悠久,地理位置更加險要,是中國北方最重要、最雄偉的長城雄關,是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關。”

甯武關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0

甯武關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甯武縣。甯武關曾與偏頭關、雁門關聯結成内長城一線,是橫亘晉北五百裡的一道巨大屏障。因其地處三關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應偏關,東援雁門”之說。值得一提的是,甯武關建在恢河河谷中,是中國明長城段唯一的水關。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1

山西的兩條大河桑幹河和汾河都源于這裡,然後分流南北,東西兩面又有滹沱河、黃河的支流流出。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2

戰國時,趙武靈王曾在此設置樓煩關,用來防禦匈奴。到了秦漢時期,甯武成了樓煩縣地,如今縣城南面的甯化村即為樓煩關南口,縣城北面的陽方口即為樓煩關北口。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3

北魏時期,廣甯、神武二郡先後治理此地。隋朝,這裡先後屬于崞縣、靜樂縣。到了唐朝,這裡又設置了甯武郡,取廣甯、神武二郡尾字。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4

明成化三年,明憲宗命人在此建立甯武關,在此之後,甯武關的防禦功能被發揮到淋漓盡緻,有效地擋住了蒙古的入侵。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5

甯武關是三關中曆代戰争最為頻繁的關口。當時,北方諸民族隻要南下,必經三關。偏頭關由于有黃河作為天險,隻有到了冬季時,匈奴騎兵才可以踏冰而過。而雁門關以山為天險,騎兵難以突破。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6

水關甯武所靠的恢河是季節性河流,在恢河斷流的季節,匈奴騎兵就沿河谷揮師南進,直抵關下。當時,恢河河谷可容“十騎并進”,所以大多數時候,甯武關成為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交戰的主要戰場。

偏頭關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7

偏頭關位于偏關縣,與甯武關、雁門關合稱“外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偏頭關。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瀕黃河,是明長城上的重要關口。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8

現存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所建,明宣德、天順、弘治、嘉靖、隆慶年間均有修建。史稱“九塞屏藩”。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19

明宣德四年(1429年),九鎮長城之一的山西鎮也叫太原鎮在偏頭關設立,管轄雁門、甯武、偏頭三關。嘉端二十一年(1542年),三關總兵移駐甯武關,山西鎮在偏頭關設立時間長達110多年。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0

偏頭關是黃河入晉第一縣,也是山西長城裡程最長的縣(全國居第二,僅次于河北省張家口赤城縣)。縣境内的明代長城遺迹,還有黃河邊堡界,又稱“西河石邊”,俗稱“黃河邊”。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1

偏頭關内有曆朝長城500多公裡,50多個城堡,1000多個烽火台,堪稱長城的迷宮。特别是長城黃河在此關握手,内外長城在丫角山交彙,給偏頭關平添一層神秘的色彩。

殺虎口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2

殺虎口位于山西朔州市右玉縣境内,是雁北外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是殺虎口。一曲"走西口",出塞幾人還,讓人對殺虎口有種莫名的記憶。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3

在蒼涼殘缺的晉北古長城中,殺虎口是個不一般的存在。它是明代長城的關口,明朝曾多次從此口出兵征戰,故而起名"殺胡口"。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4

清朝年間,康熙親征北方,為了緩和民族矛盾,才把“胡”改為了“虎”。《明神宗實錄》記載“大同殺胡口為雲中第一要沖地。”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5

殺虎口兩側是綿延的高山,關隘就建在兩山之間的平地上。這裡曾是外長城的邊關一線,聞名遐迩。作為重要稅卡以及中原與蒙古、新疆、俄國貿易的必經之路,在其極盛時期,關稅日進“鬥金鬥銀”。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6

同時,殺虎口還是晉商的發源地和主通道,曾經盛極一時的“大盛魁”商号的發祥地就在這裡。殺虎口,演繹了千年的金戈鐵馬、烽火狼煙、多元文化的曆史;孕育着晉商誠實守信、艱苦創業的傳奇故事。

大同古城牆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7

大同古城牆為我國古代軍事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傑作,堪稱我國古代軍事防禦的巅峰之作。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8

據記載,由于大同在曆史上曾經是中原漢民族與北方塞外遊牧民族争奪天下的古戰場,因此早在作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時就已開始修築城牆。現存城牆是明代大将軍徐達在漢、魏、唐、遼、金、元的舊土城基礎上,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奉命增築而成。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29

大同城牆四角雄峙着四座角樓,尤以西北角的“乾樓”最傑出,呈八角形。城牆四周伫立着54座望樓,54座望樓中,以“洪字樓”為望樓之最,是其他古城牆中少有的。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30

城牆四角建有角樓,四角墩外各建控軍台一座。城設四門,東和陽門、南永泰門、西清遠門、北武定門。四門之上分别建有城樓,其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之外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

山西銅牆鐵壁的古城(默默無聞的山西)31

城牆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布防嚴密,各種防禦設施齊備,自成一體,是我國古代軍事建築史上頗具特色的古代城牆。

雄關漫道、古韻悠悠,長城蜿蜒、烽燧連綿……讓人歎為觀止。行走在山西邊塞古道,宛若打開一部厚重的曆史典籍,領略一部蕩人心魄的史詩壯歌,讓人欲罷不能,山西的美就是這麼雄壯而瑰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