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汝州對人工湖裡意外出現的兩條鳄雀鳝進行追蹤捕撈,引發廣大網友持續圍觀,與此同時山東青島、湖南長沙、甯夏銀川、雲南昆明等地的自然水域或者小區景觀湖裡也都發現了鳄雀鳝,相關部門對這種魚進行了抓捕、無害化處理。
有南京市民反映,在花木魚蟲市場,見到過這種魚在銷售。它能不能被買賣?自然水域中為何會出現這類物種呢?
在位于南京七橋甕的夫子廟花木魚蟲市場走訪時記者發現,凡是銷售熱帶魚的水族店基本都能見到鳄雀鳝 ,這些一兩歲的鳄雀鳝就可以長到半米長,每條售價在200元左右。
店主們說,這種魚屬于雜食性的,非常好養活,可以存活幾十年,長到近兩米長,消費者買回家主要是放在大水族缸中作為觀賞魚飼養。
“雀鳝,也叫福鳄,小魚、飼料都吃,上次新聞裡面不是報道嘛,就是這種魚。”水族店店主介紹,“這種魚是雜食性的,什麼都吃,活食死食它都吃”。
記者咨詢專家了解到,鳄雀鳝是原産于北美洲的外來物種,近期我國自然水域中發現的鳄雀鳝,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負責任的買家随意放生導緻的。
在我國現有自然環境下,鳄雀鳝缺少天敵,其生存和繁殖能力比較強,一旦大面積入侵,會導緻嚴重後果。
“鳄雀鳝是一個溫帶物種,在相似緯度的我們中國廣大東部地區,這些鳄龜、鳄雀鳝都是可以自然過冬的。從農業生産上來看,鳄雀鳝首先是捕食者,在自然水域中,對經濟物種,比如魚苗,吞噬能力很強。第二點,雌性鳄雀鳝在繁殖的時候,它的卵巢是有劇毒的,通過吃掉它來遏制它的想法是比較危險的 ,而且鳄雀鳝可以長到很大的個頭,對于開放性水域來說是一個不太樂觀的事情。”南京江豚保護協會技術專員丁兆宸說。
專家表示,我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長江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生物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規都明确,随意放生不光對生态有害,而且也是違法行為,甚至牽涉到犯罪。真正增殖放流的,應當是本地物種,而且這一行為必須提前向漁業部門報備,接受相應的監督。
據了解,近期江蘇多地都出現了這種“怪魚”。南通如臯一居民看到此前新聞後,想起了自己負責的一魚池内觀賞魚數量急劇減少,時不時有一條怪魚出沒,于24日向如臯市農業農村局報告了這一情況。
26日上午,這條怪魚被抓獲,經比對确認此魚為鳄雀鳝,該魚長63cm、重3.3kg,已作無害化處置。
8月26日,蘇州常熟市公安局白茆派出所接到一起警情,轄區一位漁民老伯在河道内捕獲一條從沒見過的大魚,老伯報警求助确認。
警方立馬向漁政部門報告,後經漁政部門确認,這條形似鳄魚嘴的大魚确實是鳄雀鳝。這條鳄雀鳝的身長已經達到了50厘米左右,體重2斤左右。
目前該條鳄雀鳝已由漁政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置。
據了解,目前,法律沒有明确禁止售賣鳄雀鳝,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無法确保這種外來物種在被人購買後,不被随意放生或丢棄。這次發生在河南汝州的捕撈鳄雀鳝的行動,慢慢演變成了一場大型的網絡科普活動,這讓社會對預防外來物種入侵有了更多的了解。
環保人士認為,更應該借這次事件,推動水生生物寵物市場銷售和管理的進一步規範,希望能夠促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激發更多的行動保護我們國家的物種安全。
記者 / 周會峰 張健王德儉
來源: 江蘇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