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一首好歌,如同暢飲一杯純釀;吟誦一首佳作,仿佛遇到一位故人。唐詩宋詞是祖國的文化瑰寶,也讓後世無數讀者引以為傲。詩人機心巧運、構思精妙,詩行中也凝聚了他們無數的心血,更顯出高超的智慧。
詩歌不是散文,不能平鋪直叙,而要追求形象和含蓄,更講究詩趣。詩評家嚴羽就曾說,詩有别趣,如羚羊挂角、無迹可求。詩歌創作既要重視意趣、理趣等等,也需要用語委婉、具有奇謀巧思。下面介紹才子冬夜難眠,吟誦了一首詞,煉字精準,更極具詩趣。
南鄉子·冬夜
宋代:黃升
萬籁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凄清。隻有霜華伴月明。
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黃升,字叔旸,号玉林,他不事科舉,性喜吟詠。詩人也喜歡結交朋友,遇到知己更是相互贈答。他的作品風格多樣,但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借景抒情,傳達心中的感受。後世評價其詞作如晴空見冰柱,可謂文風清澈純淨。
作者平時喜歡在外面溜達,一來是因為創作需要靈感、還需積累素材,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喜歡結交朋友,經常要登門拜訪、并切磋交流。有時候白天進行文學創作很辛苦、又很興奮,晚上雖然感覺很累,但有時反而輾轉難眠。
一個寒冷冬夜,詩人讀書到很晚的時候,周圍萬籁俱寂,衾被卻如鐵一般冰冷。此時已經接近五更天,詩人睡意朦胧,可是忽然覺得有一句詩還未考慮穩妥,于是又在昏燈的陪伴下繼續熬夜。
“衾鐵稜稜”,刻畫出寒夜裡布衾僵硬,仿佛有棱有角一般,難以服帖。“香斷燈昏”,展現出詩人為了吟出一首好詩,苦心孤詣,又廢寝忘食。而“吟未穩”三字,也被後世無數讀者稱道,堪比賈島的名句,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詩人在如此凄清的冬夜,不僅不畏寒冷,而且還可能餓着肚子,隻為吟穩一句詩,這種鑽研的精神着實值得贊揚。
估計作者也感慨于自己的這種執着,于是即興吟出一句,“隻有霜華伴月明”。窗外寒風刺骨,露水結成的霜花伴着明月,卻讓詩人更加興奮,也得到了一些靈感。
上阕的寫景都圍繞“吟未穩”三字展開,傳達出詞人夜寒苦吟之景狀。下阙換頭承接前面的凄清寒冷,然後卻忽然宕開一筆,轉而描寫梅花,“惱得梅花睡不成”。
孤寂寒冷之夜,作者想着那迎風綻放的梅花,擔心她也是心中充滿煩惱,更無法入眠。詞人睡在床上,卻想着外面的梅花。他擔心一夜過來,她是否會凍成冰花;他又惆怅也許明日一早,就再也看不見被狂風吹走的梅花。
如此癡想,也隻有苦吟的詩人才會如此。作者将梅花比作佳人,雖然不提她為何“睡不成”,其實也無須提及,但讀者卻感到了一種濃濃的詩趣。看似無理至極,但又含蓄之至,讓人好笑、又覺得構思精妙。
“我念梅花花念我”,詞人就這樣一邊念想着,一邊進入了夢鄉。等到大夢醒來,又想起了這位佳人,于是趕緊披衣來到窗前,隻見“清冰滿玉瓶”,滿懷的牽挂終于有了着落,也如石頭落地。
黃升的這首南鄉子充滿詩趣,謀篇布局也顯得井然有序。作者先由寒夜寫起,因為衾被冰冷如鐵,于是便難以入睡,于是就接着吟詩,最後實在熬不住了,忽然又發現“吟未穩”,正好也架不住嚴寒,索性繼續推敲。于是自然描寫到“香斷燈昏、霜華月明”,如一氣呵成、不加思考。
最令人驚奇的是詞人居然想到“梅花睡不成”,也因此句聯想,從而讓這首詞流傳久遠。全詞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之感,卻情趣頓生,更顯詩意盎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