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荊州日報】
既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别樣風光,也有荷塘月色的蓮花飄香;既能觀賞落霞與白鹭在湖邊齊飛,也能在一旁的瓜田裡抱出個綠油油、沉甸甸的西瓜嘗鮮;既能在桃樹、棗樹、石榴樹中漫步,又能看着蝶舞蜂忙,采摘掩映在綠油油的藤蔓上的一簇簇紅寶石般的草莓……
近年來,監利市毛市鎮陳趙村依托綠色生态資源發展鄉村旅遊,探索出了一條搞活農村集體經濟的好路子。
毛市鎮陳趙村屬于監利市鄉村振興推進重點村之一,該村的生态園占地1200畝,園内有草莓基地100畝、溫室大棚69個,果園基地220畝,劃分成桃園、棗園、梨園,還有休閑農莊、荷花池、小廣場等資源,是集生态采摘、賞花觀景、休閑體驗、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生态産業園,發展定位為鄉村漫遊目的地。
“這是毛市鎮黨委書記張斌為我們指明方向,他說鄉村旅遊,要保護傳統村落原貌,因地制宜,發展經濟。”該村黨支部副書記饒勝利告訴記者,該村交通便利,距監利北收費站4公裡、監利市區7公裡,以前生态園是一些荒廢了的老房子,參差不齊的樹木交錯,矗立在房子周圍,一座明朝時期修建的大士古庵,也坐落在這裡,400多年來香火不斷。
陳趙村充分利用古老村落多、古建築多、綠色植物多的獨特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不僅讓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來,也吸引不少年輕人回鄉創業。
“現在這個季節,遊客來了,可以采蓮蓬,可以逛果園,可以去大棚裡選西瓜,還可以免費帶一些豆角、玉米等新鮮的蔬菜回家。”饒勝利說,現在的草莓園老闆吳海波正為培育出高質量的草莓苗忙碌,3個大棚的西瓜,3個大棚的豆角、玉米沒有再請人工,都是免費贈送給遊客。待到9月,這69個大棚将全部種上草莓,當年12月份可以采摘,晚的第2年的1至3月份陸陸續續采摘,可以持續采摘到次年5月份。
去年投資260萬元,搭建溫室大棚69個,占地100畝,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同時,該村盤活村民閑置用地,平整邊角地、墓地、河灘等低效用地,打造生态園。按照每畝6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1200畝,村民獲得土地流轉收益72萬元,其中流轉11名脫貧戶和“三類對象”土地100多畝,與8名脫貧戶簽訂了長期勞務合同,草莓基地帶動周邊村民就業,預計每年可為周邊群衆發放務工報酬近60萬元。
去年,該村将28個溫室大棚出租給回鄉創業的吳海波,去年吳海波的草莓實現了銷售收入65萬元,純收入27萬元。另外還有金寶利農莊、荷花池實現了銷售收入24萬元,純收入12萬元。
脫貧戶王建芳今年40多歲,在吳海波的草莓園任經理,草莓園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聘請臨時工進行去草、育苗、澆水、開溝渠,帶遊客摘西瓜等,晚上有空他會在生态園露天茶座幫幫忙,每個月工資4000多元,一年下來可以給家裡增收将近5萬元。家門口就有活幹、有錢賺,這心裡是又樂呵又踏實。
同時,陳趙村利用美麗鄉村資源優勢,瞄準城區市民休閑旅遊的消費市場,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吸引荊州市升恒遊樂有限公司投資2000萬元,在生态園内新建鄉村旅遊服務區,占地40畝,在遊樂場内安裝過山車、海盜船、旋轉塔等遊樂設備,并建設旅遊服務配套設施。
該項目将于今年8月施工,次年4月竣工。目前,僅土地租金一項,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6萬元。
“要留住‘鄉愁野趣’,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實現發展的可持續。”監利市毛市鎮黨委書記張斌說,充分發揮地區獨特優勢,努力做到人有我優、人優我精,鄉村旅遊就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本文來自【荊州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