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後感
作者:許心怡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戀愛也罷,婚姻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初讀《圍城》,我對方鴻漸可謂全無好感。從字裡行間,錢老似乎有意将方鴻漸描述為一個“遊學”多國,卻因懶散度日而買個假文憑搪塞家人的虛僞懦弱的人,他軟弱虛僞的性格也導緻他在一個又一個女人身邊遊走彷徨,求而不得,作者通過他的軟弱展現出了不同類型的婚姻和愛情。然而,細讀下去,方鴻漸卻又不是單純的虛僞之人,他的軟弱來自于他的封建家庭,來自于他身邊的畸形社會,同時也造就了他的“清高”。當他到三闾大學任教後,家道中落,感情生活的不順讓他漸漸失去高談闊論的資本。無疑,此時的方鴻漸仍是軟弱的。
在我看來,孫柔嘉的确是最适合方鴻漸的人,方鴻漸與孫柔嘉的結合頗切合圍城的隐喻。孫柔嘉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人物,她代表了那一個時代。孫柔嘉看起來是獨立的,新式女性,受過高等教育,有自己的工作,“我本來也不要你養活”,這樣的她總是同方鴻漸、和方家父親起沖突,這大概算是新舊家庭的沖突吧,在這場沖突中,她站在了新的一方。但是,在與方鴻漸的沖突中,孫柔嘉選擇了舊的一方,她不斷地想要控制方鴻漸,不斷地斤斤計較,耍各種手段,她的本意隻是為了維持這個家,維持她殘破的婚姻圍牆,卻得不到方鴻漸的理解。而方鴻漸站在新舊的中間,站在父親和妻子中間,同時又面對生活的重壓、情感的失意,他的軟弱讓他無法奮起反抗,這也導緻他逐步陷入他的圍城。這是方鴻漸的悲哀,也是時代的悲哀。這座圍城,圍的不僅僅是方鴻漸、孫柔嘉,也圍住了這樣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
這本書中最讓我感到驚喜的,不是一個個幽默诙諧的句子,也不是精煉的能讓人感同身受的詞句和情節,而是書中以方鴻漸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們,從他們的身上我們或多或少會看見自己或是他人的影子,無論從前抑或是如今,這樣的人大有人在。《圍城》帶給我最大的感悟不是對我來說虛無飄渺的婚姻圍城,于我而言,從這群知識分子身上我們可以看見自己身上的缺點,以旁人的角度看這些缺點能讓我們更好的改變自己。它就像一盞明燈,指引着我前進,無論是學習還是愛情。
《圍城》無疑是一本值得反複細讀的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