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6:13:31

轉眼間,出差已經四十二天了,怎能不想家呢?每天盤算着回家,就是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天。

今年的二次出差真不是時候,小年、春節沒有在家過,正月十五、八月十五也都是在外地他鄉,這幾個重要的節日都沒有和家人團聚在一起,真是遺憾啊。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

翻翻古詩詞吧,看看古人的鄉愁。鄉愁是詩仙李白眼中的一輪明月;鄉愁是宋朝詩人李觏的望盡天涯不見家;鄉愁是唐朝詩人方幹的一場思鄉夢;鄉愁是趙長卿心中的一曲小梅花;鄉愁還是王安石女兒心中的父女情深。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鄉愁的詩詞總是能深深地打動你、感染你,親情、鄉情永遠都是最溫馨。

筆者精心選取了秋氣應憐我憶家等十二首著名詩詞,一起體味詩人們的鄉愁,願天涯共此時,千裡共婵娟!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2

一、鄉愁是詩仙眼中的一輪明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已經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兒歌。當我們還在牙牙學語、還不知道什麼是鄉愁的時候,詩仙就把鄉愁牢牢地刻進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裡。

鄉愁是李白眼中的一輪明月,月明星稀之時,輾轉反側之際,遊子的鄉愁最濃。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3

二、鄉愁是李觏(gòu)的望盡天涯不見家

《鄉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李觏(1009年—1059年),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詩人。他出身寒微,卻能刻苦自勵、奮發向學,最終成為“一時儒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4

黃昏時分,日落西山,遠在他鄉的李觏,看到百鳥歸巢的景象,于是,他極目遙望故鄉,視線卻被連綿的碧山所阻擋,他惆怅不已。人們都說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望盡了天涯,卻看不見我的家。更何況現在這碧山還被層層的暮雲所遮掩呢。

鄉愁是李觏的望盡天涯不見家,這首詩展現了他歸鄉無計的痛苦和無奈,表達了他對故鄉深摯濃厚的思念之情。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5

三、鄉愁是詩聖發出的孤雁哀鳴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路上斷絕了行人,戍樓上傳來更鼓聲,秋夜的邊塞上嗎,孤雁哀鳴一聲聲。從今夜開始,就進入了白露節氣,這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啊。

兄弟們各去一方,家園無存,也無從得知他們死生的消息。寄往洛陽城的家書經常是不能送到,何況這頻繁的戰亂還無止無休。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6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中原大地處于兵荒馬亂之中。杜甫與四個弟弟杜穎、杜觀、杜豐、杜占各自分散。在白露節這天的晚上,杜甫聽着孤雁的哀鳴,倍加擔心、思念弟弟們,他望着夜空中的一輪明月,寫下這首凄楚傷感的思鄉懷親詩。

鄉愁是杜甫發出的孤雁哀鳴,是杜甫作為兄長對弟弟們的一片關愛、憂慮與思念。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7

四、鄉愁是蘇轼的一聲歎息

《臨江仙·送王緘》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

憑将清淚灑江陽。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别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

殷勤且更盡離觞。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宋神宗熙甯七年(1074年)秋,蘇轼在杭州擔任通判,亡妻王弗的弟弟王緘前來探望。王緘的到來,勾起了蘇轼對亡妻王弗和故鄉的深切思念,在送别王緘時,蘇轼寫下了這首《臨江仙》。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8

忘掉成都那些事兒,已經有十多年了。因為你的到來,使我不能不再三的思念。今日送别,請将我的傷心的眼淚帶回家鄉。我何嘗不知道故鄉的好啊,可惜自己是天涯孤客,隻能徒自悲傷。

送别宴席上我的愁緒你沒有看見,愁腸早已斷盡,回來的我已無腸可斷。今日殷勤地給你送上離别的酒宴,希望能借酒澆愁。我的身軀就好像傳舍一樣輾轉流離,何處才能是我的家鄉呢?

鄉愁是蘇轼一聲悲哀的歎息,這歎息裡面包含着對亡妻的悼念、對家鄉的思念,還有對仕途失意的無奈和感傷。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9

五、鄉愁是方幹的一場思鄉夢

《思江南》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動故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春天來了,去年冬天的枯草又開始變綠了,旅居在外的我,也動起了思鄉之情。夜裡做夢,夢見自己踏上了回鄉的歸途,可惜,尚未走到自己的家鄉桐廬,就已天亮夢醒。

方幹是唐朝詩人,為人質樸耿直,唐憲宗元和三年舉進士。他擅長律詩,清潤小巧,多有警句。鄉愁是方幹的一場思鄉夢,可惜好夢容易醒。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0

六、鄉愁是趙長卿心中的一曲小梅花

《阮郎歸·客中見梅》

年年為客遍天涯。夢遲歸路賒。

無端星月浸窗紗。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鬓先華。新來瘦轉加。

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

我長年漂泊在外,足迹踏遍海角天涯。那回家的好夢,卻總是姗姗來遲。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忽爾見到那浸透了月光的窗紗上,映現出一枝梅花橫斜的姿影。

愁腸雖然未斷,兩鬓卻已斑白。近來身體也越加消瘦了。運處的角聲吹奏着哀傷的《小梅花》。漫漫長夜,讓我更思念遠方的家。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1

趙長卿,号仙源居士,宋朝著名詞人。他出身于宋朝皇室宗親,卻厭惡王公貴族的豪奢生活,他辭别京都,縱情于山水,旅居于江南,過着遁世隐居的清貧生活。《四庫提要》介紹他:“長卿恬于仕進,觞詠自娛,随意成吟,多得淡遠蕭疏之緻。”他是宋詞現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全宋詞》錄有他的詞339首。

鄉愁是趙長卿心中的一曲小梅花,讓人體會淪落他鄉、終日思念家鄉的愁苦心情。全詞含蓄隽永,意境清幽,情真意長。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2

七、鄉愁是韋莊身旁的絲絲楊柳

《江外思鄉》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莺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每年到了春天的時候,就獨自在他鄉不勝悲傷,長安老家杜曲的黃莺最是了解我的心境。看着江岸上那漸漸西沉的殘陽,自己的愁腸就好像煙柳一樣絲絲寸斷。

鄉愁是韋莊身旁的絲絲楊柳,著名詩人韋莊晚年生活在成都,他人到晚年,就更加思念他的家鄉長安杜曲,尋鄉之心越重,思念之心就越是凄涼。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3

八、鄉愁是王禹偁的宛如自己的故鄉

《村行》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籁,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荞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餘忽惆怅,村橋原樹似吾鄉。

馬兒穿行在山間小路,路旁的野菊剛剛開放,陶醉于山林美景,就信馬由缰,興緻悠長。秋風蕭瑟在山谷間不停回響,幾座山峰默默伫立在夕陽的餘晖之中。

棠梨的落葉紅得好像染上了胭脂,荞麥花開潔白如雪,撲鼻而來陣陣的清香。是什麼讓我在吟詩時忽覺惆怅,原來是這鄉村的景色像極了我的家鄉!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4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宋朝著名詩人王禹偁觸怒了宋太宗,被貶官商州(今陝西商縣)團練副使。

這年秋天,王禹偁去郊外登高踏秋,他在欣賞風景、吟詠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裡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因而産生了思鄉的心緒。而他是宦途失意的異鄉人,有家卻不得歸,他的鄉愁隻能是宛如自己的故鄉了。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5

九、鄉愁是張籍匆匆發出的一封信

《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洛陽城又開始刮起了陣陣秋風,想寫封信告訴家人我的心事重重。寫得匆忙擔心還有沒想到之處,在信使出發之前再次打開了信封。

鄉愁是張籍匆匆發出的一封信,他借助于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經典片段,描繪了在寄送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唯恐家書有說不盡的地方,于是封了再拆,拆了再寫,以至于在信使要出發的時候,還想開封再補充。

全詩語言平淡自然、真實感人,細膩地表達了張籍對于家鄉親人們的真摯思念。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6

十、鄉愁是岑參的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749年(天寶八年),三十四歲的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任安西(今新疆庫車縣)節度使高仙芝的幕府書記。遠在西域邊陲,岑參怎能不想家呢?他每日向東遙望長安的家園,不禁淚眼婆娑,那思鄉的眼淚沾濕他的雙袖、模糊了他的容顔。有一天,岑參偶然遇到一位熟悉的回京使者,他趕緊攔住使者:信是來不及寫了,就麻煩老弟到了京城,給我家人報個平安吧。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7

鄉愁是岑參的憑君傳語報平安,以前信息溝通不發達,漂泊在外的遊子偶遇家鄉來人,都是急切詢問家鄉、家人的情況,臨走時,再殷切托付他們回去給家人報個平安。岑參用不加雕琢的樸實語言,道出了思親念家的真實感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具有濃烈的人情味。

十一、鄉愁是王安石女兒心中的父女情深

《寄父》

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氣應憐我憶家。

極目江南千裡恨,依然如淚看黃花。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8

王安石确實是一代偉人,他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世俗觀念,而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培養成了才女。大女兒嫁給了同為宰相的吳充的次子吳安持。出嫁後的女兒很少回娘家,重陽節這天,王安石的女兒想家了,就寫了這首詩寄給王安石:

我站在窗前,秋風瑟瑟,卻沒有進入小窗,也沒有吹動窗紗,或許這秋風是在憐惜我思念家鄉吧。我極目遠眺,這裡距離江南千裡之遙,哪能看的見家啊,隻有這綿綿鄉愁在心底翻騰,重陽佳節本應該是家人團圓的日子,我卻隻能在這裡含着淚水欣賞菊花。

鄉愁是王安石女兒心中的父女情深,老爸,我想你啊,我想回家。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19

收到女兒寄來的詩後,王安石心痛不已,趕緊提筆寫了一首詩,安慰、開導自己的愛女。古代女子出嫁後,從夫姓,所以王安石在詩題中稱女兒為吳氏女子。

《次吳氏女子韻》

孫陵西曲岸烏紗,知汝凄涼正憶家。

人世豈能無聚散,亦逢佳節且吹花。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20

十二、鄉愁是詩佛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十七歲時,為了準備應試科舉,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九月九日是重陽節,這天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王維卻是隻身客居異地他鄉。

他不由得思念起家鄉的山山水水、親朋好友。他遙想着,老家的兄弟們應該是佩戴着茱萸囊,一起在登高踏秋了,隻是少了自己一個人啊。

鄉愁是王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強烈的思鄉懷親之情、不能回家團聚的遺憾,讓王維寫出了這首千古流傳的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寫得自然質樸,娓娓道來,寫出了在外漂泊遊子的真切感受。成為了千百年來思鄉的第一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的思鄉之心,極富感染力。

王安石借春抒發思鄉的詩句(秋氣應憐我憶家)21

以上就是筆者精心選取的十二首著名的鄉愁詩詞,展現了詩人們的思鄉懷親之情,您喜歡哪一首呢?歡迎好友們一起分享、讨論、轉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