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瑩媽
出去給媽媽們講課的時候,我經常會提一個問題,你們家的孩子在6個月之前有沒有生病如果有媽媽舉手的話,我說你們要打一下自己的屁股,孩子在6個月之前基本上是不太生病的。
那我再問你們家孩子6個月之後有沒有生病?嘩啦啦的,很多媽媽都舉手,我說孩子在6個月生病是正常的現象,平均每兩個月感冒生病一次是正常現象,但是孩子的感冒生病應該不是大問題,在家裡面護理就能好轉,如果需要去到醫院,那就說明孩子的免疫力還是不太夠的。
原因一:先天的免疫用完
足月出生的孩子會在孕後期從媽媽的體内吸取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以保護自己脆弱的身體,而這些免疫的成分可以使用大約5~6個月,所以孩子到了6個月從媽媽體内帶來的保護自己的免疫因子已經消耗殆盡。
這時候沒有了媽媽的免疫因子的保護,孩子自然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
原因二:自身免疫力沒有建立起來
孩子雖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6個月,但是他自己的免疫能力還沒有完全的建立,所以免疫系統處于青黃不接的階段,自然就更容易受到病菌的危害。
原因三:孩子接觸的東西多了
孩子到了6個月開始學會坐,7個月有些孩子都會爬了,那麼孩子接觸的東西就更多了,孩子又比較好奇,看到什麼都想摸都想看,而很多物體上面都有很多的病菌,孩子接觸之後可能還把手指放到嘴巴裡面去吸吮,就會導緻孩子攝入很多的病原體,導緻孩子生病。
有一些孩子生病幾天就能好,有一些孩子生病就要去醫院,這其中就是免疫力高低的區别。
第1件事:堅持母乳喂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媽媽可以母乳喂養,到孩子兩歲甚至是兩歲半。
母乳在6個月之後依然能給孩子提供他需要的大部分的營養,比如蛋白質,各種維生素,特别是母乳中還含有活性的免疫因子,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免疫防線,抵抗細菌病毒。
第2件事:按時接種疫苗
各種疫苗主要的作用就是預防各類傳染病!比如給孩子打卡介苗是預防各種結核病,給孩子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行性感冒,給孩子打手足口病疫苗,是預防重症的手足口病。
這些疫苗對應的傳染病一般都是比較兇險的,所以才會研發出疫苗,建議家長要按時給孩子接種疫苗,無論是免費的還是收費的,都盡量的給孩子接種。
第3件事:注意衛生
孩子慢慢長大,接觸的東西比較多,所以家裡面的各種物品要注意衛生消毒,除了擦拭之外,還可以用一些方式,消毒液稀釋之後進行消毒處理,室内也可以在沒有人的時候開紫外線燈來消毒。
室内環境衛生做得好,孩子生病自然也少。
第4件事:多帶孩子運動
孩子運動能夠加快血液循環,能夠讓他的營養吸收得更好,也能讓他體質更好,所以孩子在7個月教孩子爬行,到8個月給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爬,多帶孩子去戶外爬,去爬有助于孩子提高免疫力。
第5件事:注意給孩子補鐵
孩子6個月之前,每天需要0.3毫克的鐵,到了7個月之後每天需要10毫克的鐵,所以孩子添加輔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孩子需要補鐵。
我們在給孩子選擇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鐵含量越高越好,所以給孩子選擇米粉,要盡可能選擇鐵含量比較高的,而除了給孩子吃米粉之外,也建議家長給孩子買一些肉泥,魚泥和肝泥,這樣能夠對孩子補鐵的效果會更明顯也就更好,孩子的鐵充足可以刺激淋巴細胞的生成,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想要孩子免疫力更好,以上5件事情一件都不能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