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切的是鄉音。我的家鄉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的西部半山區。據縣志記載,自秦漢時,來自山西的先民在依山傍水的汦水邊建立村莊,在這塊水草豐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幾千年。從孩提時的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生兒育女、為人父母,再到含饴弄孫、頤養千年,祖祖輩輩生于斯長于斯,鄉音是镌刻在腦海的深處、難于忘懷。
語言交流是家庭内部以及社會群體間最重要的溝通方式。由于地域阻隔和社會發展的差異性,不同地域間民衆的語言交流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上的差異性,這就是常說的方言現象。臨城縣整體屬于冀魯官話區,但由于家鄉偏西北地區,加上先民來自山西一帶,因此,家鄉的方言和陝西一帶的晉語有一些類似之處,甚至有一大部分口語詞彙是相同的。
一個典型特點就是帶“圪”字頭詞彙較多,涉及到人的行為舉止、物體的存在狀态或形态特征等方面。以下就列舉一些家鄉方言與陝北方言相同的一些詞彙,括号内是方言讀音,并對詞彙進行了簡易注釋。
圪棒(ge bang):較粗的幹枝段
圪褙 (ge bai):(袼褙)紙或布裱糊的厚片,用來做布鞋鞋幫或紙盒等
圪膊(ge bao):胳膊。
圪绌(ku chu):因收縮而起趨。
圪蹴(gu di): 蹲
圪嗲(ge die):小孩撒嬌。
圪堆兒(gu zui):一堆。一~山藥
圪擠眼兒(ge ji):擠眼使眼神兒;眨眼
圪痂兒(ge jia):痂兒
圪攪(ge jiao):攪,撥弄(事非)。
圪鋸(ge ju):鋸
圪崂(ge lao):山窩,角落。
圪尥(ge liao):變形。
圪囔(ge nang):低聲吞吞吐吐地說,使人聽不清,嘟囔
圪擰(ge ning):小寸步行走。
圪台(ke tai):台階。
圪咂(ge za):嚼(食物);一小點一小點地吃。
圪蚤(ge zao):跳蚤
圪渣渣(ge zha):碎小顆粒。
圪針(ge zhei):酸棗樹。
圪吱(ge zhi):吱吱作響的聲音。椅子~~哩響
圪皺(ku chu): 褶兒
圪鑽(gu zuan):躲藏。
圪嘬(gu zuo): 用唇舌吮吸
以上隻是粗略舉例說明晉語與冀魯官話區語言的一些相通的地方,但語音語調和詞彙方面的差異性也是較大的。在此探讨語言的共性與特異性,有利于了解、學習各地方言特點,便于相互間的理解和溝通,畢竟同處地球村,民間交往越來越多。推廣普通話可以使人們增進相互理解和認識,了解所接觸人員的家鄉方言更能拉近感情,體現出尊重、關懷和認同,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您說呢?可以在評論區交流,謝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