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朋友很奇怪地問我,“嘴巴裡面居然也會得癌症?”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口腔不但有口腔癌,發病率也是逐年上升。
而口腔癌的5年生存率30—55%,越是晚期,預後越差。也就是說,100個口腔癌患者中,五年後最多隻有一半的人幸存。
幸運的是,口腔癌有很多潛在危險因素已經明确,大家可以對照一下,看自己有沒有類似情況,是不是口腔癌的高危人群。
1、煙草
香煙包含許多緻癌物質,如焦油,砷,苯,镉,甲醛和钋-210等。長期接觸香煙的緻癌因子會改變口腔中抑癌基因的功能。這些變化最終會造成細胞生長失去控制并出現癌症早期病變。
吸煙者患口腔癌的風險比不吸煙者高6倍,而且該風險與吸煙時間長短、每日吸煙的數量有關。
要減少口腔癌風險,應避免任何形式的煙草産品,其中包括香煙,雪茄和鼻煙。
圖片來自網絡
3、長期局部創傷
多見于口内的爛牙、殘根沒有及時拔掉,長期與舌頭、頰粘膜等軟組織摩擦,導緻這些組織從最開始的創傷發展到炎症階段。
再經過時間的累積,最終導緻細胞的異常增生,發展為癌症。
比如下圖這種爛牙,銳利的邊緣就會摩擦舌頭的側面。如果确認不能治療,最好拔除。
圖片來自網絡
也有一部分人是進行了不正規的鑲牙,例如下圖,缺失的右上前牙被用樹脂、假牙與相鄰的牙齒粘在了一起。
這種不良修複體沒有考慮牙齒之間的生理縫隙,大量的菌斑在假牙的上面和下面堆積,長期刺激牙龈的情況下,有可能導緻口腔癌。
圖片來自網絡
4、口腔白斑或紅斑等斑塊,尤其是同時吸煙的人群。
白斑或紅斑的臨床表現各異,大小不一,均勻到不均勻,多表現為一種白色或者紅色的斑塊。
發病的部位也有影響,軟腭複合體,舌腹和口底的病損有更高的惡變潛能。
根據細胞異常增生程度的不同,2-5%的白斑在10年内轉化為癌症。
好消息是,停止吸煙後高達60%的白斑恢複或全部消失。
圖片來自網絡
怎麼樣,以上這些高危因素你了解了嗎?
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有類似的危險因素,請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我是口腔科海霞醫生,歡迎關注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