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都在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人際交往是我們作為“社會人”必做的事情。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探讨一下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自我增值、互相尊重、合理距離。
成為為高價值的人,是一個人能為人際交往所做的首要貢獻。
所有人際交往的質量都取決交往者本身的質量。
人際交往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互換的過程,這裡的價值包括物質價值和精神價值。
如果人際交往中出現價值失衡的現象,那這樣的人際關系很難長久穩健的發展下去。
扪心自問,我們是否能給别人提供高價值?
如果還不能,那就沉下心來好好學習,提高自身的價值。
假如你既不能讓别人心情愉悅,也無法給别人提供情感支持,或者無法給别人提出任何建設性的建議,或者也無法給别人提供任何物質方面的幫助,你什麼價值都無法提供,那别人為何要和你交往呢?
可見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交際者,這是一個人能夠為人際交往所做的首要貢獻;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句話闡述的也是這個道理。
要想維系穩健的人際關系,最好能做到互相尊重。
健全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靠的是尊重,而不是愛,因為你隻能愛少數的人,但你必須尊重所有的人。
比如在你的同學或同事之中,可能會存在着一些你非常不喜歡的人,你可以不喜歡TA們,可以和TA們保持距離,但至少要尊重TA們。
不管是對陌生人,還是對朋友、親人,還是對親密關系之中的愛人,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在我們中國的家庭中,婆媳關系等家庭問題的之所以頻繁出現,就是因為很多人在“喜歡”、“愛”和“尊重”的界限劃分上産生了混亂。
由于雙方各方面的差異,婆婆可能不喜歡媳婦,媳婦可能也不喜歡婆婆,但如果雙方都能互相尊重對方,在相處的過程中,雙方都會因為尊重而持克制态度,那就不容易有什麼大亂子出現。
由此可見,尊重他人,是一種良好的個人修養,這種修養是良性人際關系的一種底線。
合理的距離是良性人際關系的必備條件。
在任何的人際交往中,必有一個适合于各方契合程度的理想距離,越過這個距離,就會引起相斥和反感。
關于合理距離的問題,在對待陌生人和不太熟悉的人身上,我們往往做得很好。
反而是在和熟悉的人相處的時候,這個“合适距離”的問題會很突出。
尤其是在親密關系中,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會導緻嚴重的後果。
由于太過熟悉和親密,很多人會覺得沒必要保持什麼距離。
有些人總想着時時刻刻粘着對方,做什麼都想一起做,一科也不想分開,這樣沒有獨立空間的相處模式,一般來說隻适用于特殊情形,比如熱戀期、低谷期等。
而有些人出于敏感、安全感缺失等心理方面的原因,會經常翻看對方的手機,探查對方的行程,甚至有監視等行為出現,這樣沒有私密空間的相處模式,會讓對方有被控制感,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讓人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不利于親密關系的維系。
由此可見,合理的距離必然貫穿着良性人際關系的始終。
對于人際關系,非常合乎我心意的的原則是:自我增值,互相尊重,親疏随緣。
我做好我能做到的事,至于别人能不能做到,就不強求了。
如果相處下來覺得舒心,那就可以繼續相處,如果相處下來覺得難受,那也就算了。
至于在人生旅途上,能一塊走多遠,能走多近,那還是随緣好了,親情、友情、愛情皆是如此!
我是明月,每天堅持做原創,可愛勤勞的心理咨詢師一枚,既然有緣相遇,關注我可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