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崗鎮雞湯黃鳝羹。
稔村鎮牛肉蔥菜濑粉。
水台鎮蒸釀粉葛。
為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帶動粵菜産業發展,展示新興縣“粵菜師傅”工程工作成果,傳承弘揚粵菜文化,共同助力鄉村振興和融灣發展,7月15日上午,新興縣“十二道風味”授牌暨“粵菜師傅”新興館開館儀式舉行,雲浮市副市長、新興縣委書記王巍,新興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哲江,新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肖志堅,縣政協主席梁國華,雲浮市人社局副局長陳壯斌,縣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伍樹全,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曾光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馮海燕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
大力探索
“粵菜師傅+”發展模式
儀式上,王巍代表新興縣委、縣政府對“十二道風味”授牌儀式順利舉辦和“粵菜師傅”新興館建成啟用表示熱烈祝賀,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新興縣“粵菜師傅”工程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
王巍表示,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是促進就業創業、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的民生工程。自2018年以來,新興縣依托獨特的飲食文化、豐富的食材資源、良好的産業基礎,把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與産業振興、人才振興結合起來,大力探索“粵菜師傅 預制菜”“粵菜師傅 旅遊”“粵菜師傅 鄉村振興”等發展模式,建成了省級“粵菜師傅”培訓基地1個,打造了“粵菜師傅”名鎮4個、名村6條,成立了“粵菜師傅·天堂風味”研究培訓院,為新興縣加快一二三産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和新時代人才強縣建設注入強大的動力。
王巍強調,舉辦“十二道風味”授牌儀式和“粵菜師傅”新興館開館儀式,不僅能進一步展示新興縣獨特的飲食文化魅力,擦亮“粵菜師傅”“十二道風味”品牌,也将對新興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融灣高質量發展、奮進全國百強縣産生積極的助推作用。各有關單位要利用好“粵菜師傅”新興館這一平台,深挖新興縣飲食文化内涵,不斷提升“新興味道”的知名度、影響力。要深入挖掘培養本土餐飲技能人才,加快培訓鍊同産業鍊有機銜接,推動“粵菜師傅”工程與預制菜、餐飲、文旅等産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為“新興味道”走向灣區市場、國際市場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與此同時,新興縣委、縣政府将繼續貫徹落實省、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為擦亮“新興味道”品牌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希望社會各界一如既往關心、支持新興“粵菜師傅”工程,搶抓産業發展風口、共享産業發展紅利,攜手開創“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據悉,新興縣“十二道風味”分别為:新城鎮——一品炖元蹄,車崗鎮——雞湯黃鳝羹,水台鎮——蒸釀粉葛,稔村鎮——牛肉蔥菜濑粉,東成鎮——東成餃子,太平鎮——鹽焗雞,裡洞鎮——蒜子豆豉蒸油炸腐竹,六祖鎮——六祖齋,大江鎮——炆水庫鳙魚頭,天堂鎮——清水扣肉,河頭鎮——清蒸三鮮,簕竹鎮——紫蘇炒田螺。
儀式上,王巍、陳哲江、肖志堅、梁國華為“十二道風味”授牌;陳壯斌、伍樹全、曾廣偉、馮海燕為優秀推薦單位授牌及頒獎。同時,參加活動的領導共同在電子顯示大屏上按下手掌,啟動“粵菜師傅”新興館,随後現場參觀了解該館功能布局、名廚風采、菜品展示、産業發展等情況。
“十二道風味”品牌
促進鄉村振興
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在新興,曆史悠久的粵菜正煥發新的活力,“粵菜師傅”工程不但鋪就了就業創業之路,更開啟了鄉村振興的“風味之路”。
以美食為媒,不少沉睡的鄉村旅遊資源得到盤活。為了使新興地方特色菜系得到更好發展,新興縣人社局在尋找挖掘飲食文化特質、走差異化發展之路的同時,把“粵菜師傅”工程的地方特色串珠成鍊,各鎮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新興粵菜本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效能和服務新興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據了解,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部署要求,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帶動發展粵菜産業,傳承、弘揚粵菜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在新興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新興縣人社局和縣百源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粵菜師傅”新興館,面積共363平方米,以新興食材、新興廚具、新興名廚、新興風味——“四新”闆塊為主線,将“粵菜師傅”和新興縣一二三産業有效融合在一起,向市民展示新興“粵菜師傅”工程建設成果。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新興縣自古以來便有“魚米之鄉”的美譽,一直被稱為“飯稻羹魚”之地。肥沃的土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勤勞的新興人民,共同孕育了豐富的食材資源。此次新興縣人社局借“粵菜師傅”工程的春風,綜合全縣12個鎮的美食特點和優勢,全力打造“十二道風味”美食品牌。通過“粵菜師傅”這個平台,進一步弘揚我省粵菜文化,促進鄉村振興,不斷推進新興縣“粵菜師傅”技能人才的培養,以及“粵菜師傅”這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人才工程和文化工程”在新興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文:譚笑 圖:陳耀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