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的開一次會議?讀書筆記,記錄一些行而有效的做事方法讓您在行色匆匆中投入産出比最大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如何高效的開一次會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讀書筆記,記錄一些行而有效的做事方法。讓您在行色匆匆中投入産出比最大化。
A 開會的幾個痛點
A-1.冗長。話痨,一點屁事,從頭說到尾。
A-2.無效。不準時,無議題,無準備,讨論不聚焦,達不成共識,沒有執行。
A-3.形成對立。開着掰了,傷了感情。
A-4.冷場。走形式,宣布一下決議,沒人發言,領導一言堂。
B正确的方法
第一,會前∶不召開無準備的會議
B-1-1.會前做好五個"w"。
What,開會的主要内容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When.何時開會。要精确到分鐘。
Who。誰來開會,誰做主持,誰做發言,誰做記錄,每個人來做什麼,通知到每個人。
Where,何地開會。
Why,為什麼開會要講這個問題,要把會議目的講清楚。大家了解此事,才會對此事有動力,開會效果才會好。
B-1-2.會議材料提前一天發到參會人手上。除非是頭腦風暴會,否則給大家二十四小時的時間來消化會議内容。
B-1-3.會議主講人會前做好演講準備。做好準備,show出你自己。
花幾個小時,準備五分鐘演講,給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别人知道你的表達清晰、思維缜密,你将來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B-1-4.會前兩三個小時再發一遍細節。如果有電話撥入号碼或密碼,大家就不用再翻記錄,讓參會人的麻煩越少越好。
以上是會前的一些準備,能做到這樣,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第二,會中∶ 不結束沒結論的會
B-2-1.到場必須準時。不能準時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時間,控制不了自己時間的人,也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生命的人。
B-2-2.比較嚴肅、正式的會,最好有一個主持人。主持人是控局的人,這個人要把整個流程管理好,什麼時間讨論什麼事情,還有就是解決問題。有些人是光管時間,沒意識到時間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一個好的主持人,能一步一步地解決一個個不成形的問題,到最後讓大家達成共識。
會議主持人的一些小技巧。
(1)在最開始的時候,可以強調四個"P"。
第一個P 是Purpose,也就是告訴大家會議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個P是Preview,告訴大家這個會有幾項内容,做一個預覽。
第三個P是Procedure,也就是這個會怎麼進行。
你可以說,我們這是一個頭腦風暴會,大家有任何意見,可以随時舉手 說。也可以說咱們是一個彙報會,先由主講人講多少分鐘,講完之後,有 多少分鐘是大家的讨論時間,還有最後的總結時間是多少。先把流程跟大 家說好。
最後一個P是Pay off,就是這個會希望最後達成什麼共識,或者完成什麼決策、安排什麼事情。
一個Pay off 讓大家對于會議的效果有一個預期,最後達到的效果會很有幫助。也可以把想要達到的效果放在最前面講。
(2)如果會議室裡有陌生人,大家第一次相見,一定要彼此介紹,這是起碼的禮貌。介紹的時候突出各自的姓名,以及背景和身份。
(3)開會前介紹逃生門。萬一發生火災、地震,應該從哪裡跑,最近的逃生門在哪兒。
(4)運用白闆做關鍵記錄。有時候大家讨論,特别是在空氣比較稀薄的地方,溫度比較熱的會議室,已經讨論兩三個小時了,大家的腦子很容易變木,如果你有一個白闆,站起來記錄下讨論中的關鍵,對解決問題的推進有相當好的作用。
(5)幫助有些說不清楚的人,提煉關鍵點。有時候,有些人有點内容,但說不出來。你作為主持人就要把他的關鍵點提出來,最後跟他确認你提出的,是不是他想說的。這樣方便探究不同的意見,做好1 1>2。
(6)如果大家的争執不能産生結論,或者争論跟會議主旨無關的問題,那怎麼辦?Parking lot,你單列出一張紙,說這幾件事情,讨論完這次會議的問題之後再讨論,或者再安排會議讨論。把跟會議主旨無關的争論點單列出來,就是Parking lot。
(7)争論失控的時候,時間被拖延的時候,回到原點。提醒大家,這個會議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要解決的問題,應該如何來讨論,等等。
(8)控制好話痨和情緒化狀态的人。有兩類人,一類人把事情都想好了再說,另一類人是在說話的過程中把問題想明白。後者有他們的優點,但是在有些會議上,有可能成為會議的破壞者,說得太多了,帶着情緒說,占用太多的時間。這種時候,你可以遞給他一瓶水,必要的時候,你要站起來說某某某,您的說話時間到了。如果大家都進入話痨和情緒化的狀态,特别是有很激烈的情緒狀态,是停止會議。沒有什麼是睡覺不能解決的。明天再讨論争執的這些點,百分之九十的争執點已經沒了,甚至百分之九十的争執點已經沒了。我們隻是太累、太情緒化了,隻是為了争論而争論而已。情緒管理非常重要,我們都還是人。
(9)控制大家玩手機。接電話的時候請他去會議室外面接。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坦率地講,在現在這個商業環境裡,這個會已經做得比其他百分之五十的會要好了。
(10)總結提煉發言人的觀點,達成共識。達成共識有很多小技巧,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民主集中制。在會上要給大家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空間、足夠的自由度去說話。每個人都把話說完了,最後民主集中表決。
這種民主集中,又有幾種方式。比如從長單子到短單子,大家提供的解決方案有A、B、C、D、E,能不能把最不靠譜的篩掉,隻剩A.B、C,然後對A、B、C進行舉手表決。
還有一個方式,就是訴諸權威。開會一定有一個級别最高的負責人,如果舉手表決之後發現票數相差不多,那就讓他做最後的總結發言,決定這個會議的決策是什麼,以及他為什麼這麼定。讓他一個人的意見比平均每個人的意見多一些權重。
B-2-3.發言人遵循兩個最重要的原則∶一是要守時,二是金字塔原則。
給你十分鐘,你就說十分鐘,不要講得太長,講得長就是占用别人的時間。想守時,想用時短,又想把東西說明白,要苦練"金字塔原則"。這是一個思考問題和表達問題的結構化原則。不重不漏,你說的幾個點,要基本上覆蓋所需要說的全貌,同時又彼此沒有重複。"不重不漏"這四個字,用普通的中文表達,就是一個中心,三五個基本點,說完了就可以了。
B-2-4.參會人有反對的責任。既不是主持人,又不是發言人,這個參加會議的人要做什麼?公司給你工資,給你時間,讓你參加一個會議,不是讓你去喝水的,不是讓你在筆記本上練硬筆書法的。你要聽大家的發言,一旦有任何意見,哪怕你是最小的職員,也有反對的責任。
如果有人有反對意見,鼓勵他說出來,對整個風險控制是一個極大的幫助。
B-2-5.相對正式的會議,最好有一個的書面會議紀要,哪怕很簡單。這樣大家不會逼着彼此去想會議上講了什麼,最後做了什麼決策。因為人是有弱點的,有時候隻想聽自己喜歡聽的,隻想記自己想記的。如果我們對當時的情景産生羅生門一般的狀态,大家想的都不一樣,聽的都不一樣,記的都不一樣,怎麼辦?這時候如果有一頁會議紀要,重新看一眼,問題就解決了。
第三,會後∶不允許不落實的會
做了會議準備,好好開了個會,并不代表就結束了。離開會議室,隻是這個會議效果的開始。會後要做到兩點∶一個是Follow through,一個是 Feedback。
B-3-1.Follow through,督促執行。有可能是主持人做這個工作,有可能是一把手做這個工作,有可能是記錄人做這個工作。這就是會議做的決策∶誰,什麼時候,幹什麼,遞交什麼東西,得有人去盯着,要隔三岔五看這件事做到什麼程度了,又發生了什麼新的情況。
B-3-2.Feedback,結果反饋。具體執行的人有義務跟相關領導反饋。反饋上次開的會做了什麼決策,讓他做什麼事情,他去做了,結果發生了什麼。如果需要,再召集一次會議;如果不需要,也要告訴相關的領導,事情怎麼樣了。
不一定每件事都能做成,但是要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應。養成這個習慣,你會發現很多事也就做成了。
時間是寶貴的,願大家過的充實有意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