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28:17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區域學校開始讓學生的成長檔案在學生綜合評價中發揮其作用,但以電子形式為區域學生建立成長檔案的尚不多見。本文僅針對如何構建區域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如何有效采集數據信息,如何基于數據信息進行區域學生綜合評價等問題,作些探索。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建立小學到高中12年電子成長檔案)1

一、中小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構建思路

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的發展主題,《教育部關于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的意見》提出建立體現素質教育要求、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科學多元的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加快形成現代化的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就是要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學生電子成長檔案成了用信息化促進區域教育現代化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扭轉單純以學生學業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評價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傾向的有效抓手。為區域每一位學生建立電子成長檔案,對區域每一位學生進行多維度發展性的綜合評價,以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為基礎建立教育發展監測評價機制,助推區域教育轉型發展。

探索基于電子成長檔案的區域中小學生綜合評價,具體思路是:基于教育部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中的五個維度的指标下,構建區域學生電子成長檔案指标體系,為區域内每一位學生建立電子成長檔案;以學籍号為關聯,通過制定采集數據統一的标準和規範,實時、真實、完整記錄學生的成長數據信息;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身心健康、品德發展、學業水平、個性技能、成長體驗等方面發展狀況并進行反思與自我激勵,及時調整自身各方面的發展目标;讓家長更清楚、更準确地了解到孩子學習和成長的不足,幫助孩子不斷地彌補短闆;讓學校及區域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在客觀數據基礎上;同時為“兩依據一參考”的高考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提供可靠性的參考依據。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建立小學到高中12年電子成長檔案)2

二、中小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指标内容

根據教育發展的趨勢和要求,圍繞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理念,對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基本指标内容進行探索。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主要評價指标為:身心發展水平、品德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社會實踐活動、課業負擔狀況、學業發展水平。學生基本情況、品德發展水平互評、身體形态機能、教師評語、小創新等作為評價參考信息。

身心發展水平主要記錄學生不同學段的身體形态機能發展情況,内容包括:身高、體重、視力、肺活量、身心發展特長以及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測試的綜合評價數據,可以及時掌握學生身心健康動态,了解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預測學生體質發展趨勢,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幹預措施,從而切實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

品德發展水平主要記錄學生在不同學段行為習慣、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理想信念的互評結果,記錄各級獲獎榮譽以及個人事迹在不同級别的媒體報道的信息數據,并記錄進步等級評價結果,可以及時、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品德發展狀況,以便學校和學生及時發現問題,尋找對策,進一步促進學生品德形成與發展。

興趣特長養成主要記錄學生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中在不同級别的參賽活動中所獲比賽成績,主要分為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基礎課程類幾種。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都存在差異性,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興趣和愛好、需要和追求,有利于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發展需要設置相關課程,改進基于未來基礎教育個性化的教育方式。

社會實踐活動主要記錄學生在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中,參加軍事訓練、志願服務活動、實踐拓展活動等相關信息。倡導學生多參加公益活動,多參加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将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校園活動、自主活動的成長體驗信息作為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課業負擔狀況主要記錄學生在不同學段自身學業負擔狀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況與課業負擔狀況,尋找解決策略,幫助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促進學生快樂、健康成長。

學業發展水平主要記錄學生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中的各年段學科學業水平的區評數據、學業進步程度,了解學生教學目标達成狀況,為學生激勵、教學診斷、教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另外,作為評價參考信息,學生基本情況内容是為了掌握學生及其父母的基本信息,主要記錄學生的學籍号、學生及父母基本信息、學生自我介紹等;教師評語内容是為了記錄不同年級教師對學生思想狀況、道德品質、學習狀況、行為習慣、個性特征和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定性評價;小創新内容是為了記錄學生不同學年的創新簡要設計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點燃學生在不同年級學習和生活過程中的創新火花,也許不成熟但這朵火花卻極其寶貴,也許不完美但在長期訓練中、在追求的路上,讓學生與創新共同發展。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建立小學到高中12年電子成長檔案)3

三、中小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評價辦法

中小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綜合評價總分為100分,跨度為12學年,其中身心發展水平10分、品德發展水平10分、興趣特長養成10分、社會實踐活動4分、課業負擔狀況6分、學業發展水平60分(每學年5分)。

身心發展水平的評價,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對學生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進行綜合評價,分别在三個階段的畢業年級時段進行。小學評價最高計4分,初中評價最高計3分,高中評價最高計3分,共10分。

品德發展水平的評價,根據學生在各級獲獎榮譽的次數以及個人事迹在不同級别的媒體報道的信息情況,進行進步等級評價。獲校級及以上榮譽或區市及以上媒體報道直接根據級别計次數,在校好人好事每達10次,記校級榮譽1次,校級榮譽每5次折區級榮譽1次,區級榮譽每3次折區級以上榮譽1次。累計校級榮譽達3次,等級評價為秀才;累計區級榮譽達2次,等級評價為舉人;累計區級以上榮譽達2次,等級評價為進士。事迹在區級媒體報道1次,等級評價為探花,事迹在市級及以上媒體報道1次,等級評價為榜眼,事迹在市級及以上媒體報道達2次,等級評價為狀元。等級評價為秀才計5分,舉人計6分,進士計7分,探花計8分,榜眼計9分,狀元計10分。

興趣特長養成的評價,根據學生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在不同級别、不同類型的參賽活動中所獲比賽成績進行評價。校級1次計0.5分,最高計3分;區級1次計1分,最高計3分;市級1次計1分,最高計2分;市級以上1次計1分,最高計2分。

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根據學生在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中,參加軍事訓練、志願服務活動、實踐拓展活動等的次數進行評價。參加各類實踐活動,每次計0.5分,最高計4分。

課業負擔狀況的評價,根據中小學生學業負擔狀況評價細則制定問卷測評,設優、良、中、差四級,優2分、良1.5分、中1分、差0.5分。

學業發展水平的評價,根據學生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中的各學科學業水平的學年度區評結果進行評價。小學階段,學業總分進入區前10%區評為A計5分,前15%區評為B計4分,前25%區評為C計3分,前50%區評為D計2分,前80%區評為E計1分,其餘區評為F計0.5分(總分較上學年有進步加1分退步減0.5分,每學年最高分為5分)。初中階段七年級,單科進入區前5%區評為A計1分,前10%區評為B計0.9分,前15%區評為C計0.7分,前25%區評為D計0.5分,前50%區評為E計0.3分,其餘區評為F計0.2分。初中階段八年級,單科進入區前5%區評為A計0.83分,前10%區評為B計0.7分,前15%區評為C計0.6分,前25%區評為D計0.4分,前50%區評為E計0.2分,其餘區評為F計0.1分(單科較上學年有進步加0.3分退步減0.1分)。初中階段九年級,單科進入區前5%區評為A計0.55分,前10%區評為B計0.5分,前15%區評為C計0.4分,前25%區評為D計0.3分,前50%區評為E計0.2分,其餘區評為F計0.1分(單科較上學年有進步加0.3分退步減0.1分)。高中階段一年級,單科進入區前5%區評為A計0.55分,前10%區評為B計0.5分,前15%區評為C計0.4分,前25%區評為D計0.3分,前50%區為E計0.2分,其餘區評為F計0.1分。高中階段二、三年級,單科進入區前5%區評為A計0.83分,前10%區評為B計0.7分,前15%評為C計0.6分,前25%區評為D計0.5分,前50%區評為E計0.4分,其餘區評為F計0.3分(單科較上學年有進步加0.3分退步減0.1分)。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建立小學到高中12年電子成長檔案)4

四、中小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數據采集

根據區域學生成長數據管理現狀以及區域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建設思路、内容框架及指标體系等,開發區域學生電子成長檔案數據采集工具和渠道。

1.用學籍号關聯用電子表上傳數據

設定區域統一的學生電子成長檔案數據填報格式,統一上傳數據标準和規範。每個學生的電子成長檔案都用學籍号進行關聯,所有上傳數據須用電子表格,上傳數據的電子表格第一列須是該學生的學籍号,以便數據導入。為了确保數據的準确性、真實性、有效性,輸入學生電子成長檔案中的所有數據信息全部采取由責任部門直接采集導入的方式進行處理,數據平台設定權限。

2.通過現有信息系統獲取數據

區域内有與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采集數據相關的信息系統,可通過現存信息進行獲取,如學生學籍管理系統獲取學生學籍信息、國家體質檢測中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網”獲取學生健康體檢以及體質測試的數據等。

3.部門上傳相關數據

學生很多的活動都是由區局層面來組織實施的,因此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核心數據信息主要來自于教育各職能科室。如學生獲得區級及以上的榮譽信息、各類競賽獲獎信息、學業水平測試信息、《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标準》測試綜合評價信息等。這些數據信息可在階段性活動結束後,由相關職能科室及時上傳。

4.學校上傳相關數據

學校工作更關注、更貼近于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學校提供的相關數據信息對學生電子成長檔案能起到很好的補充、完善、豐富、參考作用。學校負責收集學生的信息主要有:學生個人及家庭信息、學生自我介紹信息、參加班校活動信息、品德發展互評信息、學期評語信息、小創新信息、問卷調查信息等。學校提供的相關數據信息都需要經過班委會認定、班主任簽字、學校審核确認的程序,再根據時間節點統一上傳。

給每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建立小學到高中12年電子成長檔案)5

五、中小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應用探索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彌補了成長記錄隻有學業的“短闆”,收集的是學生中小學時期各個階段五個維度的成長數據,每一個學生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維度、每一個層面的成長信息清楚、可信,可從區域層面上彙集、統計、分析學生成長發展狀況信息,為學生、家長、學校以及區域教育管理提供廣闊的應用空間。

1.促進學生反思和自我激勵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對學生的五個維度的信息進行了全面的記錄,為學生描繪了一個動态、完整、立體的成長軌迹。學生電子成長檔案信息頁面,是學生成長信息合成後的一份成長報告單,學生、家長、學校都可進入平台查看學生電子成長檔案信息,也可由學校統一打印下發到學生、家長手中。通過查看電子成長檔案記錄,學生可對自己身心健康、品德發展、學業水平、個性技能、成長體驗等發展狀況進行反思與自我激勵。同時,能了解自己的優劣,可及時有針對性地調整自身各方面的發展目标,改進自身下一階段的奮鬥策略,助推自身全面而個性地發展。

2.促進家長更全面了解和評價學生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類似一份别樣的成長報告單,更類似一紙醫療診斷書,從五個維度全方位地記錄了學生發展的真實信息和成長的軌迹,并以區域同類群體的發展為參照系,學生全面發展描述被具象,各個維度在不同階段的達标程度都被清晰描述,學業分數不再是唯一指标。學生的優勢和努力方向,各個維度發展的長短闆,家長都能通過電子成長檔案時時、清楚、準确地掌握,這對幫助家長發現孩子學習和成長的不足,實現家長幫助孩子不斷地彌補短闆,有效地指導孩子的學習,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的目标将提供很有參考價值的信息服務。

3.促進學校有效實施管理策略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是建設智能化校園的重要内容,它記錄了區域學生大量的數據信息,其數字資源可共建共享。用數據說話,從區域學生電子成長檔案數據信息中,可對本校學生身心健康、品德發展、學業水平、個性技能、成長體驗等方面的數據信息進行提取,統計分析本校學生相對于區域本年級學生在某方面發展的優劣,讓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發展的真實情況,發現學生的長短闆,明确教與學的方向,調整教研角度,改進活動方式,有針對性、有效性地實施管理策略。

4.促進區域教育管理精準科學

學生電子成長檔案的建設,是區域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區域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形成現代化的教育管理與監測體系,建立全過程、全方位人才培養質量反饋監控體系的重要推手。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建設,将區域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在客觀數據基礎上,對區域學校評估及學生的評價、教育教學的統計分析、各項活動的開展、校本課程的設置、教育資源的配置等的科學落實将有很大的幫助,對區域教育政策、文件、辦法的出台提供良好的決策依據。由于學生電子成長檔案可提供數字化的教育信息服務,且數據信息量大,數據信息真實、可應用,将會推進區域教育管理精準化和決策科學化,從而實現教育管理方式轉型和教育現代化的實質突破。

5.提供“兩依據一參考”高考招生參考依據

區域學生電子成長檔案主要從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水平、品德發展水平、興趣特長養成、學業發展水平、學業負擔狀況五個維度采集數據信息,通過對學生的發展軌迹進行全面、實時記錄,并進行動态性的綜合評價,客觀真實反映了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特長、創新成果情況,數據信息的全面性、真實性、完整性、可靠性以及最終綜合評價結果的可依據性,為“兩依據一參考”的高校招生提供信度較高的參考依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